2021-4-9 | 網絡工程論文
作者:蔣紅 勵景 單位:寧波教育學院
需要學生掌握線纜制作、網絡產品的認識、二層網絡設備實現以太網、三層網絡設備實現網絡互聯、常用網絡服務的建立、工程測試和驗收等崗位技能。結合崗位實際,本課程以典型設備為基礎,將學生需掌握的各項崗位技能進行分解優化并設計成若干工作項目,以工作項目為單位組織教學并設計課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都有對應的崗位應用,教學順序按照任務編排進行展開。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以“任務驅動”的教學組織形式實施教學,完成技能型人才職業能力的培養。優化整合后的課程內容如表1所示。結合新的教學內容,自編課堂講義、課件和實驗指導書。將虛擬局域網、路由器工作原理等較為復雜和抽象概念、原理制作成動畫,提高教學效率,并制作課程教學網站,將課程大綱、課件、實驗指導、參考資料等內容上傳到網站,供學生課后自學。
適應教學對象,加強實驗教學環節
學校十分重視高職教育的實驗實訓教學,為滿足網絡工程教學與實驗需要,學校于2008年投資購買網絡設備,組建了網絡實驗室。整個實驗室共有4組設備,每組設備由4臺路由器、2臺三層交換機、2臺二層交換機、6臺PC機及一個RCMS控制系統組成。RCMS對組內的8個網絡設備進行統一管理(4臺路由器和4臺交換機),每次可容納24人同時實驗。
改革實驗教學方法人們從整個生產過程中找出或專門設計一些特定的生產步驟,將其分離成專門的學習崗位。由于這些學習崗位處于大量的生產崗位“海洋”的包圍之中,因此稱為“學習島”[3]。在“學習島”中,學員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共同合作完成實際生產過程中一項特定的工作任務。同時,實訓教師作為輔導人員對學習者遇到的問題與困難提供幫助。本課程中的任務都是以實際崗位需求為依據,每個任務皆有明確的應用場景,因此本課程非常合適使用“學習島”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配置RSR20路由器的靜態路由、實現網絡互聯任務中,教師先創設應用情境[4]:假設圖1所示的網絡中,銳捷RSR20路由器1和RSR20路由器2分別位于某高校的兩個校區A和B?,F在需要通過串行口將兩個校區的網絡進行互聯,使得兩者間的計算機可以互相訪問。接著確定工作任務:在網絡實驗室環境中,按照圖1所示,組建兩個局域網和一個廣域網,通過配置路由器的端口以及靜態路由,實現網絡互聯。學生在網絡實驗室內以“學習島”的形式完成該任務。學生6人為一組,其中1人為組長,1人為秘書(記錄員),2人模擬A校區的網管,2人模擬B校區的網管。小組成員在小組組長的指導下,分工協作,逐步按要求完成需求分析、選擇網絡設備、制定實施方案、布置線纜、安裝、測試、端口及靜態路由配置、聯調網絡、編寫施工文檔等步驟,完成任務預設目標,最終通過評價驗收。每個小組在實驗中都能得到教師的支持,但教師只有在必要時才進行協調和干預,以保持學習者工作的積極性。學生對網絡組建實驗實訓的積極性明顯高于理論學習,在“學習島”上進行分組實驗時,團結合作,相互配合,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明顯提高。
加強實驗教學管理當前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用傳統的一個實驗兩節課的方法已經完全不適應教學要求。因此,本課程采用“實驗時間不限、逐個效果驗收”的方法[5],改進實驗教學。“實驗時間不限”是指課堂內完不成實驗,網絡實驗室開放,學生可以自主安排課堂外時間、自主完成實驗,由組長給以適度指導,這樣就可以保障學生實驗時間的靈活性和實驗設備的高效利用。“逐個效果驗收”是指小組內每個同學的實驗都要單獨通過組長的驗收,然后教師對所有學生的實驗進行抽檢。通過這些環節避免了學生的惰性,督促學生認真實驗,也有效避免學生由于基礎實驗沒有掌握而影響后續實驗的情況發生。
以能力考核為核心,構建多形式的考核體系
在傳統學科考試中一般都采取閉卷筆試形式,優點是評分簡單,出卷、改卷較容易,但不適合實踐類課程。經過幾輪嘗試,最終確定筆試+現場考試的考核方式,既有書面的網絡實驗基礎知識卷面考試,又有綜合設計類實驗考試,綜合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評成績包括平時成績(30%)和期末考試成績(70%),平時成績主要為學生的實驗報告,期末考試成績由理論考核成績(43%)和實驗考核成績(57%)所組成。在實驗報告中,應重點查看學生對實驗中所出現問題的理解或解釋,而不是實驗報告的工整性。期末實驗考核方式具體如下:(1)每位學生僅允許攜帶一張A4紙大小的資料入場,且只能手寫;(2)考前由學生在七份試卷中抽取一份作為考題,七份試卷題量與難度大致相當;(3)考場內一名學生使用一組設備,四名學生同時進行考試;(4)實驗考核成績由實驗完成情況得分和實驗用時得分兩部分組成;(5)實驗完成情況得分由監考教師現場評分,實驗用時越少者得分越高。該考核形式突破了以往只考理論知識,增加了實踐環節的考核。同時實踐環節的考核不僅注重實驗報告的質量,而且實驗考核方式比較新穎。這樣的考核方式更能反映好生的綜合專業技能,而差生也更愿意多接受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課程教學質量也有所提升,改革后的實驗考核方式受到了學生的普遍歡迎。
結束語
上述四方面的實踐充分提高了學生在網絡工程崗位職業能力培養的水平,經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參加省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級考試的通過率不斷提高,并有學生獲得CCNA認證。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該課程的改革也不可能停滯不前,這促使我們必須繼續努力深化《網絡工程與實驗》課程教學改革,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網絡人才。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實踐教學:(1)選取部分實驗教學比重較大的課程進行一體化教學,即將實驗室作為課堂,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提高教學效果;(2)進一步加強實驗教學管理,提高實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