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婦產科論文
作者:丘贊梅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婦幼保健院
結合患者相關病史、B超檢查結果、積液樣本檢驗結果及臨床特征表現做出快速診斷。②治療:主要是以手術治療與保守治療為主,手術治療主要針對腹腔內出血患者,例如黃體破裂、異位妊娠以及盆腔腫瘤等所引起的腹腔內出血患者,依據患者的不同婦產科急腹癥類型及臨床表現選擇手術方式;保守治療主要采取藥物殺胚胎治療聯合活血化瘀類藥物進行治療。
統計學處理:使用Excel對全部患者臨床癥狀表現進行分類匯總,同時統計診斷準確率。2結果初診準確率為86.67%,誤診率為13.33%,具體數據見表1,各類型急腹癥具體臨床表現見表2。
臨床診斷分析:異位妊娠是本次臨床分析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異位妊娠約有70%左右的患者臨床表現可見停經癥狀[4]。因此,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有停經史、陰道不規則出血史、突發性下腹單側撕裂狀疼痛或暈厥等表現者可以懷疑為異位妊娠。
應及時給予婦科常規檢查、HCG及B超檢查,如婦科檢查見宮頸舉痛、HCG呈陽性、后穹窿表現為飽滿、穿刺抽出積液為暗紅色的不凝血液,并且B超檢查可見附件區出現低回聲區與盆腔液性暗區,則可以迅速作出診斷。黃體破裂很容易與輸卵管妊娠混淆,本組資料中1例誤診原因則是誤診為輸卵管妊娠,本組1例黃體破裂患者見月經周期不規律。大部分患者均有腹痛癥狀,發病前有腹部碰撞或者性生活等誘因,內出血癥狀的發生率低于異位妊娠,無停經史且通常不會出現昏厥、休克等癥狀。
卵巢囊腫蒂扭轉患者均有卵巢囊腫疾病史,腹痛癥狀發生前均有體位異常改變等誘因。患者臨床可見劇烈腹痛并伴有惡心、嘔吐,部分患者出現休克。婦科檢查時附件區可觸及有張力的腫塊,壓痛明顯;B超檢查可見附件區有邊界清晰的包塊。依據臨床表現可初步確診,行剖腹探查時于蒂根外側下方鉗夾,把腫瘤與扭轉的瘤蒂一同切除,不可對扭轉蒂根進行回復以避免栓塞脫落。
急性盆腔炎好發于25~38歲婦女,本組急性盆腔炎患者中有5例為生活中有2個以上性伴侶的性職業者,在發病前均有性生活過頻以及不潔性生活史。此病是由于多種病原體感染所導致的,產后、宮腔手術后、藥物流產后以及經期延長等均可成為本病的誘因,這一時期機體的抵抗力較弱,加之陰道出血為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所以易于發病,起病突然,可見持續性發熱,下腹部疼痛并伴有白帶增多,且呈膿性或有異味。
腹部檢查時可見壓痛與反跳痛,婦科檢查可見陰道及宮頸充血,大量的膿性白帶,子宮與宮旁壓痛明顯,一側附件區可見片狀增厚或包塊,后穹窿呈現為飽滿,穿刺抽出液為淡黃色的分泌物。陰道分泌物與穿刺液鏡檢,可確定感染病源體。盆腔炎的治療應及時、正確的給予抗生素進行治療,如反復發作或療效不確切應給予剖腹探查,明確并切除病灶。
臨床治療分析:婦科急腹癥的臨床治療原則為有腹腔內出血癥狀的采取手術治療為主,感染性急腹癥應采取保守治療為主。黃體破裂、輸卵管妊娠破裂、流產型以及出血量<300ml的出血性輸卵管炎患者如果其生命體征平穩,可以采取保守治療,但應在保守治療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體征及病情,如出現病情加劇、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內出血量為300~500ml則應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對于腫瘤并發癥患者、外傷所致內出血患者則應盡早手術。急性盆腔炎患者應于靜脈滴注抗生素的同時給予后穹隆穿刺術抽出膿性液,并注入藥物進行治療,可以避免開腹引流。抽出的膿液應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擇有效的抗生素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