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養生論文
作者:張子華 汪長生 單位:江西省德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江西省德興市衛生局
個人心態82名長壽老人性情開朗者47例,占57.22%;性情急躁6例,占7.32%;性格溫和27例,占32.92%;性情抑郁2例,占2.44%。與家庭成員、鄰里和諧相處的有61例,占74.39%;關系一般21例,占25.61%。
體重指數(BMI)體重指數指體重(kg)/身高(m)的平方,體重指數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28為肥胖。本次調查有身高、體重記錄者60例,體重指數正常者42例,占70%;體重指數偏低者17例(15.43~18.49),占28.33%;超重1例,占1.67%。
生活方式吸煙12例(每天吸煙量5支10例,每天吸煙量10支1例每天吸煙量15支1例),占14.63%;不吸煙70例,占85.39%。飲酒12例,占14.63%;飲酒量控制在每天2兩左右,無酗酒情況;不飲酒者70例,占85.36%。
優越社會制度為人民健康長壽提供了社會保障據該市人口普查資料統計顯示,1982年第3次人口普查,本市有90歲以上老人19例;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本市有90歲以上老人45例;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本市有90歲以上老人84例;2007年末該市老齡辦提供的數據顯示,90歲以上老人增至92例。長壽老人能逐年增加,這得益于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與生活水平、醫療條件穩步提高密切相關,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改革開放為人民健康長壽提供了社會保障。
心態好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關鍵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心理的平衡是健康的基礎”。本次調查的82名長壽老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心態好,他們中與家庭成員、鄰里和諧相處的占74.39%,幾乎無“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從82名長壽老人的個人性情來看,性情開朗者占57.22%;性情急躁者占7.32%;性格溫和者占32.92%;性情抑郁者占2.44%。這些長壽老人都具備了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和人際關系,這是他們能健康長壽的關鍵所在。
勞動是鑄造長壽老人健康體魄的基礎本次調查的82例長壽老人中,有79例是農村正統的農民,從小就參加勞動,一生都在勞動和運動中。農村的婦女既要忙家務,也要和男人一樣上山、下田勞動,他們終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不閑著。全都年過九十,種菜、掃地、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勞動仍不停頓。這些長壽老人終身勤勞,體現了動則不衰、用時廢退的道理,勤勞鑄造了他們健康的體魄,為他們獲得健康長壽創造了基礎。
傳統膳食是長壽老人健康的必備條件本次調查健在的長壽老人,出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始終保持傳統的膳食習慣,主食為王谷雜糧,除大米外,玉米、薯類等雜糧從未間斷。副食以自家種植的時令蔬菜為主,新鮮無污染。油脂以當地自主的山茶油為主,山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利于心血管健康。對畜肉吃得不多,逢年過節,家里來客人時才買點。“洋快餐”肯德基、麥當勞、炸雞腿、炸薯片、方便面等從不沾邊。這些長壽老人,始終保持中國傳統膳食,加上終年不停的勞動和運動,為鑄造健康體質奠定了基礎。體重指數顯示,這些長壽老人絕大多數體重正常。可見,這些長壽老人與代謝綜合征不沾邊,說明他們的膳食結構較為合理,有效預防了高熱量、高脂肪引發的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癥對他們的危害。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長壽老人健康的必備要素本次調查的82例長壽老人中,85.39%的人不吸煙,即使吸煙的12例,有10例控制在每天吸5支;有85.36%的老人不飲酒,12例飲酒者每天控制在2兩以內,避免了吸煙和酗酒對健康的危害。飲食方面,對喜偏淡者占58.54%,忌油膩喜清淡者占69.29%。睡眠方面,習慣早睡早起,睡眠時間在4~10h者占96.34%,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必備要素。德興市9個鄉鎮82例90歲以上長壽老人的隨訪調查結果啟示,長壽雖然與遺傳基因有關(82例長壽老人中有28.05%的人具有家庭長壽史),但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對長壽很有益處。只要心態好、習慣好、管住嘴、邁開腿,就能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