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音樂研究論文
作者:李艷艷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主題始終圍繞民族風格中國的電影音樂不論在哪個時期,都是作為主題來對電影音樂進行選材。許多被人們傳唱的電影音樂作品都是與普通大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能直接反應人們的生活,從根本上感動人們的心靈。電影音樂在各個歷史階段體現著各自的時代特征。例如,建國初期贊美愛情用的是一種內斂含蓄的表達方式,如早期民歌小調的簡潔明亮,當下交響樂的磅礴恢弘。在流動的音符之間,用善變的音樂符號表達著每一代人的精神面貌。音樂傳承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我們民族魅力的體現方式。《十面埋伏》是一首經典的琵琶大套武曲,根據公元前20年楚漢在該下決戰時,劉邦用十面埋伏陣法大敗楚軍項羽這一歷史,通過琵琶大套武曲的方式體現得淋漓盡致。曲譜初見于清代華秋萍1818年輯的《琵琶譜》。作者調動多種技法,盡力刻畫了劉邦勝利之師的威武雄姿,其中各種獨特技法的巧妙應用更顯出我國古代民族音樂文化的高度發達。特別是“九里山大戰”一段,曲中琵琶錚錚,鏗鏘有力,把戰爭的場面體現得恰到好處。此電影中,民族性極強的配樂給這部以民族樂曲為名的電影增添了不少亮色。
創作手法多元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們的審美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社會不同層次的觀眾審美觀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影創作題材的逐漸擴大不斷適應著人們的各種審美需要。同時,電影音樂風格極易受到廣泛的題材與國際環境的影響,在加上新科技的應用,電影的音樂元素開始在一部電影中出現多種風格,豐富了電影的內容,以《夜宴》為例,作曲家使用管弦樂隊和中國民族樂器相結合的樂隊編制,突出了民族風格,強調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電影中的許多武打場面的音樂,也使用了中國民族的打擊樂的元素,在配器上運用了大樂隊與獨奏樂器相結合的手法,最后在電影結尾處,以非常現代的搖滾樂來總結,更符合了現代人的時尚元素。
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中國文化是由很多少數民族的瑰寶與漢族的文化形成的結晶,這種獨特的藝術影響著音樂的風格,為我國的電影音樂提供了豐富的音樂元素,對中國電影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強烈的推動力。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豐富了音樂創作,如:來自廣西壯族的音樂《劉三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冰山上的來客》的音樂充滿了新疆民歌味道。此外,我國悠久的戲曲音樂也是電影音樂不可忽視的元素之一。我國戲曲發展悠久,民族文化的獨特風格使得電影更加豐富,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構成了中國電影音樂的多樣化結構,如:唱段、過門兒、鑼鼓點這些在戲曲音樂中十分常見和非常具有特色的藝術形態,對推動劇情發展、烘托環境氣氛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體現了東方文化的神韻。
外來元素的融入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其音樂的發展也有自己的風格,外來民族的音樂與我國的音樂發展風格,有著共同發展的空間。我國文化發展悠久,形成了一種自身的靈魂,其本質是無法改變的,如果將外來的元素加以改良,筆者相信,中國電影配樂的明天一定是前途廣闊的。中國電影音樂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這種外來音樂元素的融入,這種把國外的民族元素融入到國內電影音樂中的成功作品有很多,這為音樂的創作靈感增加了很多選材元素,例如:影片《城南舊事》中的主題歌《送別》,這種吸收了20世紀的歐美音樂特點的技巧,由著名教育家李叔同在“學堂樂歌”的歷史時代填詞;在電影《和你在一起》中出現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也體現了這種外來元素的融入。近年來,隨著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日益頻繁,作曲家“本土化”的現象已不再絕對,美國歌曲《OnlyYou》在香港影片《大話西游》中與中國古裝影片互相結合,酣暢淋漓地展現出了港片特有的出色喜劇效果,令人不禁捧腹大笑。
中國電影在經濟社會的環境下,由傳統的電影人物走向了形象化、商業化,電影制片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市場經濟時代下的電影有著強大的動力與生產力,給電影音樂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第一,社會變革推動電影音樂特色風格的發展變革。改革開放后,我國的電影局面與改革開放前相比要好得多。又由于此時電影創作人員對生活,特別是對自由的理解更加的廣闊,這也使電影在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擴展,創作人員也就更喜歡用電影音樂來達到某些渲染氣氛的目的。而在此時的電影音樂就像是一個黑洞,你會發現,不管是什么風格或者是形式的歌曲都有可能在電影中出現。而且,由于電影音樂的流行使得某些作曲家投身于電影音樂的制作中,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電影音樂的范圍。
第二,人才是推動電影音樂特色風格變革的主動力。人的潛力是無窮的,這個真理也體現在電影創作中,電影的創作不僅僅局限于專職的電影音樂創作者,還有來自于多方面的人才。一部優秀的電影不僅取決于工作人員的配合,音樂也是電影的必備因素之一。敢于創新的青年用音樂為電影增色不少,音樂可以更好地詮釋電影的內容,地方特色的音樂更能體現民族的文化,這讓中國電影文化走向世界。
第三,電影音樂變革成為音樂特色風格發展變革的主要形式。由于電影被經濟社會的商業性融合,在娛樂性增強的同時,體現出的是當前的社會文化,這種流行的文化特點越來越明顯,如《甲方乙方》,分析《甲方乙方》里面的音樂,懂音樂的人知道,在電影里運用的是電子音樂,也就是因為這部電影引發了電影內運用電子音樂的熱潮,而且這些歌非常好聽,相當上口,被人們大量傳唱,這樣的電影不但在票房上有比較好的收獲,也使音樂得到了間接發展。
第四,電影音樂特色風格發展變革應立足于民族傳統。當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影音樂發展的最佳時期,時代大背景、政治與文藝的相互關系,導致電影創作理念不斷豐富和演變,這種與時俱進的發展機會,使得電影音樂家們通過生活的變化尋找靈感,在歌聲中記述了新中國的發展,每一個作品都表達了一個民族在發展中的成長和成功。那些經典的銀幕歌聲已經被中國電影觀眾所記憶和珍藏。
電影音樂特色風格是基于電影藝術與音樂藝術互相生發的結合體,這種特色被人們認可,并逐漸成為電影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經過近百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影音樂在本土化、民族化的基礎上充分吸收、借鑒外國一些優秀的音樂風格,并將符合自己的部分巧妙運用,成功打造了中國電影音樂所具有的獨特風格。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影音樂也越來越多地擔負起創造價值、利潤乃至新藝術形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