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學科教育德育論文
本文作者:周晉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由于沒有物流專業的辦學歷史,也無物流方面的師資儲備,為了上馬物流專業,物流教師大部分是從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交通運輸、物資管理等相關專業轉行而來,他們的物流知識儲備大多來自目前出版的物流書刊,所謂“只要新華書店有這本書我就可以開這門課”的玩笑話并非空穴來風。
這種現學現教的師資,物流知識體系自然談不上完整,再加上大多數教師去物流企業實踐機會少,物流實踐經驗空缺,所以他們的教學多為紙上談兵,教學中的尷尬可想而知。
物流核心課程占所開設課程的比例過小鑒于許多學校在物流師資匱乏的情況下倉促上馬物流專業,于是出現因師設課的情況就不奇怪了。物流專業所開設的大部分課程都是通用的經濟學、管理學、財務與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師資充足的課程。
而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如物流工程、供應鏈物流、運輸與配送、現代物流技術與裝備、倉儲與終端管理、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中心規劃與設計、物流應用軟件的使用與開發、運營規劃與控制、物流分析、戰略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等需要專業師資擔綱的課程很多都開不出來。
物流教學方法落后,實踐教學環節薄弱雖然物流在我國是一門新興學科,但很多學校的物流教學卻仍然主采用“注入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忽視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削弱了學生的創造性,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負面作用。現代物流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我們的許多學校在物流課程體系設置中從理論到理論,實踐教學少得可憐。
許多物流老師上課伊始就是滿嘴純粹理論,本來象倉儲這樣讓學生到倉庫里實際操作,最多兩個星期都明白的教學內容,我們的老師竟能在課堂上掰開了揉碎了講整整一個學期,講者是云山霧罩,聽者是滿頭霧水。這種教學如同旱地里學游泳,聽得再明白,到水里照樣還是屬秤砣的。
這種情況不改變,培養出來的學生不但缺乏動手能力,而且由于理論不能與實踐相結合,學生對于理論的掌握也是殘缺不全的。當前這種紙上談兵式的物流教學已經引起了大多數學生的反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甚至對在校學習物流的意義產生了困惑和懷疑。
針對上述對我國物流教育的現狀分析,雖然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解決這些問題應分輕重緩急,重點突破關鍵環節,以期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綜觀近年來我國物流教育的發展,國內影響較大的幾所學校中的物流管理專業或物流工程專業基本上都是由交通運輸、物資管理、物資經濟等專業分化而來。雖然不同企業對物流人才有著不同的要求,但指望學校培養適應所有企業的物流通才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與此相反,學校物流人才的培養應結合原專業的優勢,突出專業知識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完善學科體系。從國際上看也是這樣,越是發達的國家越重視物流教育,但他們學校很少單獨設置物流專業,而是根據各專業的不同特點,將物流教育課程分布于其中,這應該值得我們借鑒。在發展我們自己的物流教育時,各院校一定要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各自的特色,發揮自身優勢。
就象每個企業具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一樣,每所學校也同樣具有自己的院校文化,具有自己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和師資。我們一定要十分珍惜這些寶貴的資源,在開展物流教育時加以利用。比如交通類院校可注重運輸規劃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商類院校可在采購物流、銷售物流等企業物流的基礎上進行供應鏈管理的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