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家庭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孫紅杰 單位:河北唐山
學生的學習成績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探討學習成績的決定因素中,家庭教育不容忽視。毫不夸張地說,幾乎家庭的每一方面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影響。在農村和城市學校教育資源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學生的成績也會相差懸殊,因此農村家庭教育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值得我們重視。在這里,僅結合我在農村中學對潛能生的家庭情況的調查,談談農村家庭教育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一、家長文化程度不高
在我們這個地區,有的農民的整體文化程度不高,文化素養較低。雖然希望子女學習好,但是就知識對孩子將來就業的影響認識不夠。受思維所限,目光短淺,對孩子的期望值不高。有的學生在小學成績不夠理想,就對自己的孩子的未來失去信心;有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成績不理想,也聽之任之,對孩子不抱有希望;還有的認為孩子的能力是注定的,不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有過多的投入,影響孩子的認知。雖然家長的文化程度不是影響孩子學習的直接因素,但是家長的思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不和諧,家長與孩子缺少溝通
有的家長經常在孩子面前吵鬧、打架,甚至有的拿孩子撒氣;還有的在家里玩麻將,缺人手的時候,還讓孩子幫忙;有的家長離婚后,雙方父母都忽略孩子的感受,對孩子的關心很不夠。這些不和諧的家庭氛圍,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情緒,給孩子的心理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影響,影響他們的認知,使得孩子無心向學。
三、家庭和學校教育不一致
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配合。部分家長不能夠積極地配合學校的教育。學生出現問題需要與家長溝通,但是還有些家長不能到校。有的只是讓孩子的爺爺奶奶來學校,收效甚微。就是連開家長會的時候,還有好多家長推脫不能到校。甚至還有些家長把孩子的教育推卸給學校,認為孩子的學習完全是學校、老師的責任。致使有的學生經常違反紀律,抄襲作業,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些家長發現了這些問題后直接推給了老師,更有甚者對孩子撒手不管。最后老師對孩子的學習無能為力。
四、家長教育方式不合理
有的家長對孩子非常溺愛,不愿意孩子受苦。在物質上充分滿足,很少在心理上關心子女,使得孩子在為人處事上作不好。對待孩子的學習大多使用物質刺激或金錢利誘,時間一長,這種教育方式就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對孩子的成長、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有的家長是粗暴的管教,對孩子犯錯不是命令式地說教,就是打罵,使得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待學習毫無動力,不思進取。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無暇管理孩子,只好是祖父母幫著帶。當孩子出現問題時,缺乏正確的引導,形成孩子錯誤的意識。在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的影響因素中,教育方式是否恰當、合理是最關鍵的。任何教育都不能是單方面的,都需要諸多方面的合力。家庭教育對孩子教育的影響是深遠的。隨著農村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期待農村家庭教育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