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本文作者:楊帥 單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八七會議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黨的工作重心開始向農村轉移。群眾是革命勝利的源泉,爭取占全國大多數農民的支持是土地革命勝利的關鍵,如何獲得農民的擁護是我黨土地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
一、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1.土地革命教育
大革命的失敗促使黨的工作重心向農村轉移,革命要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必須首先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以王文明、馮白駒等為首的瓊崖共產黨人將黨的土地革命的總方針與瓊崖實際相結合,提出了“目前蘇維埃的第一個主要工作便是徹底實現土地革命”[1]7的目標要求,并根據瓊崖革命形勢確立了“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土地分配原則,創造性地制定了“沒收公田”的土地政策,領導農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運動,掀起了瓊崖土地革命的高潮。
2.階級斗爭教育
八七會議確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瓊崖共產黨人立足瓊崖革命實際,細致剖析農民貧困無地的原因,號召農民反抗壓迫,參加革命,并指出“在瓊崖的工作,切不可使其變為純粹的軍事行動,一定要包含著明顯的階級斗爭的意義”[1]1,在武裝斗爭的過程中加強對群眾的階級宣傳教育,擴大我黨的群眾基礎,為實現“殺土豪劣紳,根本上推翻其政權”提供保障。
二、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大革命失敗后,要在社會經濟文化極端落后的農村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無疑難上加難。瓊崖革命黨人注重宣傳策略,采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發動、組織、教育農民,為土地革命的不斷深化提供了群眾基礎和根本保障。
1.深入群眾,走訪調查
“一切實際工作者必須向下作調查……沒有調查是不可能有發言權的。”[2]791深入群眾是了解群眾革命態度與確定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前提,是宣傳我黨宗旨與增強群眾基礎的重要方式,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中的科學運用。馮白駒任海口市市郊農協辦事處主任時,經常走街串戶,與當地農民促膝長談,了解農民疾苦,贏得了廣大農民的擁護,為土地革命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寶貴的意見。深入群眾,走訪調查使瓊崖共產黨人獲得第一手的群眾材料,確保了土地分配政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并創造性地解決了交叉土地分配等一系列的土地矛盾,使得瓊崖土地革命的土地政策走在了全國土地革命的前列。
2.開辦學校,出版刊物
瓊崖共產黨人以學校為平臺,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特點開設各類學校,通過將革命形勢、革命政策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相結合,舉例形象生動,講解通俗易懂,是宣傳教育的重要途徑,如針對紅軍干部的“瓊崖紅軍軍政干部學校”、“瓊崖高級列寧學校”等;開展平民教育,則多設夜校、半日學校和業余補習學校,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瓊崖共產黨人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文化程度出版各類刊物,宣傳革命理念與革命政策,培育革命骨干。當時出版的刊物如針對青年學生的《工農兵》、《光線》,針對黨政干部的《紅潮周報》、《領導》、《瓊崖紅旗》等。瓊崖革命黨人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宣傳我黨的革命理論,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覺悟。
3.張貼標語,編寫歌曲
張貼標語和編寫歌曲是在社會文化落后的農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為有效的方式,貫穿土地革命戰爭的始終。簡潔的標語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革命性,有利于鼓動農民參加革命,如“消滅一切地主階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田地分給農民兵士耕種”等;朗朗上口的革命歌曲色彩鮮明,歌詞形象生動、簡單易記,深受群眾喜愛。編曲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革命目的和革命目標,激發群眾的革命斗志,堅定革命信念,在農村的宣傳效果顯著,如瓊崖革命領袖王文明創作的《共產主義十好》在農村群眾中深受好評。張貼標語和編寫的歌曲使農民的覺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為土地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群眾基礎和思想保證。
4.創建協會,強化宣傳
瓊崖共產黨人將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分類創建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教育,如創建的農民協會、工人協會、婦女協會等,各縣市區支部領導下之各種民眾團體都設置獨立的宣傳組織,每逢民眾大會,或各種節期,分散個鄉村街市演講,宣傳土地革命。瓊崖共產黨人在特定節日組織大型的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宣傳效果,如“本月(1928)二十一日為列寧逝世四周年紀念,特委決定從十五日至二十一日為列寧紀念周……紀念活動有:紀念列、李、盧大會,民眾團體發言,擴大宣傳,發展組織,出版《列寧紀念專刊》等。”瓊崖共產黨人將各類不同性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客體進行劃分,并設定不同的宣傳教育內容和方式,既保證了組織的紀律性,又強化了宣傳教育的效果。
三、瓊崖土地革命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
全面性和針對性相結合。瓊崖革命黨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主要是指宣傳教育客體覆蓋了社會各階層,如工人、農民、學生、婦女、軍隊、地主、少數民族等,在最大程度上宣傳我黨的革命主張和宗旨,擴大影響范圍;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主要變現為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教育方式的針對性。教育內容的針對性是指在不同的革命階段革命側重重點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針對政策的變化而設定宣傳教育的內容,即“宣傳內容應提出每個時期的實際需要,提出切實口號和通俗的宣傳大綱。”[1]49教育方式的針對性是指根據宣傳教育客體自身的特點選擇教育方法,如“鄉村的宣傳工作必須盡力擴大到組織所不及的地方,但自然不像城市一樣多靠文字刊物,而應當多寫標語、歌曲……這適合農民群眾之要求。”[1]121將全面性和針對性相結合不僅從“量”上保證了宣傳教育的范圍,而且從“質”上強化了宣傳教育的效果。關聯性和重點性相結合。土地革命時期,瓊崖地區與內陸各省相比較,瓊崖地區的城市工人運動仍熱情高漲,對城市工人的宣傳教育仍是我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黨對農民和工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觸及兩者關系的宣傳教育,以致各自為戰,使得“城市工人與鄉村農民暴動不能互相呼應”[1]47,導致土地革命受挫,我黨在充分認識到兩者宣傳教育的關聯性后,加強宣傳教育的合作,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瓊崖獨特的自然環境、瓊崖社會特殊的生產方式及儒家傳統觀念的綜合影響,使得瓊崖婦女社會地位極其低下”[3]111,抗爭和改變自身現狀的意愿最為強烈。我黨立足瓊崖實際,對婦女進行重點宣傳教育,開展婦女運動,培養女性黨員,組建紅色娘子軍,在土地革命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瓊崖革命乃至全國革命婦女宣傳教育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