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SCI期刊 | 網站地圖 周一至周日 8:00-22:30
你的位置:首頁 >  科學傳播論文 ? 正文

科學傳播中傳教士的意義

2021-4-9 | 科學傳播論文

作者:云利英 單位:內蒙古集寧師范學院

洋務運動是晚清朝廷為了挽救自身滅亡的命運而采取的一場求強求富運動,它的產生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始。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新式人才的培養成為必然,近代科學傳播、科學教育因此也應用而生,洋務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洋務教育與近代科學傳播

洋務教育是指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所辦的官方教育,是中國教育的現代化起點。它的創辦和建設沖擊了陳舊的科舉制度,影響了近代學制的建立,導致了近代第一批知識分子的出現和社會價值觀的變化,對中國社會的現代化教育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什么是傳教士?基督教16世紀發起的改革運動以后分裂為新教和舊教,新教是一個代表歐洲新型資產階級利益的教派,它脫離羅馬公教,成為今天的基督教,而羅馬公教即天主教。新教傳教士是近代基督教對華傳教運動的主體,新教各派積極從事社會文化傳播和社會改革活動,新教來華傳教士在進行宗教布道的同時,還從事了積極的文化傳播和社會改革活動。本文所指的傳教士是新教傳教士。

什么是洋務教育?顧明遠教授主編的《教育大辭典》一書中認為,洋務教育是指在19世紀60年代到1894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洋務派推行的、旨在拯救清朝封建統治的洋務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洋務教育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推行的一些教育措施。洋務運動的失敗并不等于洋務教育的終止和失敗。中日甲午戰爭后,洋務運動中所辦的教育事業仍在繼續,如1898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其本源自京師同文館,在指導思想、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學校管理上,都明顯有洋務教育的特色,可以看成是洋務教育的產物。“中體西用”的教育宗旨仍在指導著晚清的教育改革,張之洞作為后期洋務教育的代表積極參與清末新政的改革,制定《癸卯學制》,都明顯的體現了洋務教育的基本精神[1]。洋務教育主要指洋務派的科學傳播、科學教育活動。傳教士在洋務教育中的作用巨大。

2新式學校的創立和發展

傳教士最初是想利用教會學校來擴大影響,吸收教徒。隨著中國近代科學的普及,學科學的思潮逐漸在社會上蓬勃發展,教會學校也逐漸以傳播科學為主要任務,走向世俗化和本土化,開始在中國近代科學史上發揮其作用。洋務運動時期,世人普遍對西學和新式教育產生強烈要求,教會學校成為中國第一批科學人才的培養所,以其卓有成效的效果吸引著當時欲以教育促進社會改革的中國人的眼光[2]。教會學校最早開設自然科學課程。比如一些教會學校從第一年開始有筆算數學,到第九年涉及微積分。后來新式學堂的典范———京師同文館的八年課程表中,也是強調自然科學的重要性。這份課程表從第四年開始講授數學和代數學的知識,第五年講格物,即物理以及一些自然知識,之后講授《幾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等的偏難的數學知識,最后還有微積分、航海測算等內容。到第七、八年也已經涉及到化學和天文測算。由此可見,西方課程已經被引入中國,成為洋務學堂課程設置的參照物。另一方面,教會學校還重視外語課程,以便促使學生熟讀外文原版書籍,彌補中國近代漢譯自然科學書籍的不足和內容缺陷,滿足洋務事業對新型人才的需求,為新式學堂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傳教士在洋務教育時期發揮著西方教育引入者的作用。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為適應外交和洋務的需要而設立的中國最早的新式學校,于1862年在北京成立,附設于總理衙門。京師同文館的開辦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培養外語、外交人才;其二是引進西學。美國傳教士丁韙良(MartinWAP,1827—1916),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25年。在丁韙良的主持下,同文館在近代中國的官方教育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培養出一批翻譯家和外交家,在政府中占有重要地位,據《京師同文館學友會第一次報告書》記載,在91位畢業離校生從事的職業中,在外交部或涉外部門任職的有40人,在政府機構和軍事部門任職的有27人,從事教育的有4人,在鐵路等實業部門和其他部門任職的20人。由此可見,這批優秀人才的涌現在中國近代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基本達到了洋務教育的辦學初衷。

3緩解近代科學教育的師資緊缺

傳教士進入中國后,除去其教士的本來身份,在近代中國扮演最多的就是教師角色,他們開辦教會學校傳授外語和西學知識,培養了一批具有西方教育背景的中國人。這些教會學校的畢業生在洋務教育急需新式教育的師資之時,充實了洋務學堂的教師隊伍,同時,一些傳教士還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到學堂,親自參與培養洋務人才的教育教學工作。首先,一些傳教士帶著傳播福音的使命感,在與學生相處中,采取“至誠相待,慈愛相處,審慎持重,持之以恒”的態度,贏得中國學生的好感,師生之間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關系。洋務派最初建立學校的目的是培養翻譯人才,以承擔洋務運動中的翻譯任務。京師同文館最早就是官辦的語言學堂,1867年以后才陸續增設近代科學學科,包括算學、天文、地理、礦學等,成為名副其實的近代學校,但仍以外語為主,強調“洋文洋語已通,方許兼習別藝”。其次,作為教會學校的教師角色的承擔者,他們對洋務教育的影響主要是通過教會學校的畢業生來完成的,他們是洋務教育師資的間接培養者。近代中國,傳教士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學知識的主要來源之一,他們所辦的教會學校的畢業生,由于具有近代科學知識和外語能力而進入了洋務學堂中,成為洋務學堂師資的重要來源,大大緩減了中國自辦新式教育師資的不足。

4引入西方近代教科書

翻譯西方科技書籍成為洋務派傳播西方自然科學,將西方近代教科書引入洋務學堂的主要工作之一。由洋務派主持的譯書機構主要有京師同文館和江南制造局。京師同文館成立之時,丁韙良向總理衙門建議設法鼓勵外國教習在講授課程同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兼理譯書”。總理衙門接受了他的意見,所以新式學堂編譯出版了大量的教學所用科學書籍,這項任務主要是由傳教士們完成的。1862—1898年間,光同文館就翻譯出版各門自然科學類書籍科書近30種,其中教科書11種。這些書大多數譯自西方原著,而且質量較高,因而被同期的洋務學堂和其他新式學堂所采用[3-4]。鑒于京師同文館所編譯的近代科學教科書的不足,傳教士們還成立了專門的譯書機構———益智書會。19世紀70年代,教會教育蓬勃發展,洋務派繼續建設新式學堂,增添新式課程,聘任洋教習進行教學,期間各種教材也相應增多。為滿足教學需求,新式教材的編譯活動也逐漸擴大。從1877年到1890年,益智書會出版教科書及教學圖表52種,審定他人著作5種,這些著作大多由傳教士所著。其中貢獻最大的是傅蘭雅,他一生譯書170種,在江南制造局出版66種[5]。傳教士通過編譯、發行西方近代科學書籍,傳播科學知識,使更為廣大的社會民眾開始接觸、了解近代科學知識,認識到其實用性并逐漸接受。益智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科學教科書近代化的開始,對中國近代科學傳播、科學教育教育影響極大。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本高清 | 日韩在线免费看 | 黄色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91偷拍 | 91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最新91 | 在线免费一区 | 国产三级黄色 |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999 | 成人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 怡红院综合网 |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区 | 2020国产精品自拍 | 欧州一级毛片 |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 一级特黄色片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 交在线观看网站视频 | 国产一区 在线视频 | 免费网站在线高清观看 | 麻豆视频秘密入口 | 亚洲第一色图 | 妖精视频永久在线入口 | 一级做a爰视频免费观看2019 | 黄色一级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 香蕉视频在线网址 | 黄色污片| 久久日本精品国产精品白 | 亚洲黄网址 | 在线一区观看 | 国产女同磨豆腐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网站 | 国产乱码视频 | 亚洲国产爱久久全部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