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楊立雄 單位:昆明市滇池度假區實驗學校
昆明市滇池度假區實驗學校是隸屬昆明滇池國家旅游度假區管委會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公辦學校。學校2007年9月建成開學,可以說是“生”在了云南省教育廳實施“三生教育”、發展現代教育的嶄新時代。學校開展實施“三生教育”工作以來,用扎實行動落實先進理念,使“三生教育”取得了實效。具體做法如下:
一、學習放首位
更新觀念。通過學習,使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與省教育廳實施“三生教育”的決策部署同步。學校及時成立了學校“三生教育”領導機構,明確職責,利用教職工大會、政治學習、黨團活動、校會時間,組織教職工學習省、市關于“三生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學校購買小學、初中“三生教育”全套教材配發全體教師,學校中層以上干部聽了羅廳長在昆明市的“三生教育”講座,全體教師觀看了于丹教授的《“三生”有愛》講座和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三生教育’課堂”專題節目,聽了楊立雄校長作的《云南“三生教育”與臺灣生命教育比較與思考》講座。培訓骨干教師。學校先后5次派出“三生教育”課專職教師共6人次參加云南省及昆明市的骨干教師培訓,受訓教師返回學校后,以專題講座、示范課、活動等多種形式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逐步構成了“省———市———校”三級培訓網絡。建設骨干團隊。我校“三生教育”的教師團隊以思想品德教師2人、生物課教師2人、心理與健康教育教師4人為主,全體班主任參與其中,并要求除“三生教育”專職教師外的其余教師也參與到“三生教育”的教學工作中。
二、課程是關鍵
開好“三生教育”課,在課程中拓展活動,并滲透進學科課程,與校本課程緊密結合。
1.抓“三生教育”課的落實。學校按照省教育廳的要求,將“三生教育”列入地方課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做到教材進書包,課程進課表,課時進總量,效果進考核、活動進社區,體驗進家庭。并要求教師在“三生教育”課堂中必須有活動設計,突破“三生教育”在課堂中變成純粹的教授。例如,我校五(2)班學生李一笑,小學一年級就到加拿大上學,2009年11月從加拿大來到我校上學,能說流利的法語,卻沒上過一節中文課程,期末考試他語文考32分,他卻用別扭的中文,很工整地書寫了“三生教育”課的體會:“昨天,中央臺的新聞報道,五個貴州留守兒童在魚塘里溺水死亡,讓我很震驚。我聯想到“三生教育”課里所說的要珍惜生命,如果他們知道怎么珍惜生命,那么絕對不會那么幼小就丟了生命。”
2.抓“三生教育”的學科滲透。學校要求所有學科都根據“三生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學內容,積極、主動地在學科教學中進行滲透。例如,陳金美老師講的語文課《散步》,這是一篇表現家庭成員之間真摯感情的散文。老師精心設計教學,引導學生用心去閱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心去領悟。學生在濃濃的親情氛圍中,體會到了生命的珍貴,體會到了父母的生活使命感和責任感,理解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也理解了父母的愛。
3.抓“三生教育”校本課程。學校依托度假區資源優勢,開設體育、藝術、安全等校本課程,落實學生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學校在每天下午4∶00~6∶00的時間內,學生乘坐校車,到度假區范圍內的海埂體育訓練基地、紅塔體育中心等,開設游泳、網球、高爾夫球、滑冰課程。現在,1~8年級共開設“三生教育”拓展性課程10門,學生畢業時,游泳、球類等課程能夠全部學會基本技能。
4.抓“三生教育”教師基本功。為更好地在全校各學科中滲透“三生教育”,學校專門舉行了第四屆五星杯“三生教育”教學比賽。包括語文、英語、品德、科學、地理等學科的教師積極參加了比賽,比賽形式豐富多樣,包含課例、活動、班會、“三生教育”小故事等。另外,學校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云南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三生教育”》課題研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在總結中提高。
三、活動是重點
在活動中設計課堂,讓學生通過體驗活動,感悟“三生教育”的魅力。認真組織完成“三生教育”課程中設計安排的活動,體現“三生教育”注重體驗的要求。在活動中設計課堂,活動開始、結束都有針對性的強調,提煉“三生教育”教學點,讓學生的生命觀、生存觀、生活觀發生變化。要求教師充分運用現代教學設備的優勢,創造、模擬真實情景讓學生體驗和感悟。以年級組為單位,組織學生到海埂公園開展“文明環保我當先,爭做環保小衛士”主題教育活動。學生制作了“環保生態球”、生態風箏,清理了公園內的白色垃圾,檢測了滇池水源的pH值,進行文明環保宣誓印章儀式。聘請了法制副校長定期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交通法規”等的宣傳、講座。組織學生到社區公安局實地參觀,學習和了解自我保護常識,緊急情況下求救技巧,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等,提高生命保護意識和保護生命的技能。結合昆明市“四創兩爭”工作,積極組織全校師生投入創建活動,利用學生、教師都在學校午餐的時機,滲透學生的生活教育。學生集體用餐做到文明用餐、營養用餐、節約用餐,講衛生、講文明、不挑食、不浪費。開展紅領巾關愛野生動物活動。組織學生到海埂大壩對紅嘴鷗進行投喂,邀請野生動物保護專家進校園,為學生講授野生動物相關知識,帶領學生走進昆明野生動物園,關愛野生動物,樹立尊重和保護生命的意識,和諧共享地球家園的生態保護意識。
四、文化建設為核心
營造濃厚的“三生教育”校園文化,全面建設現代化校園生態文化。學校重視用文化育人。以“三生教育”物質文化為基礎,以“三生教育”精神文化為核心,以“三生教育”制度文化為保障,以“三生教育”行為文化為重點。學校圖書室設置“三生教育”圖書專柜;在校園內專門設置“三生教育”走廊;校園廣播站播放“三生教育”典型事例;黑板報刊出“三生教育”專欄;語文學科舉辦“三生教育”手抄報活動;學校印發每個學生的《五星校報》開設“三生教育”專欄;利用先進的校園網優勢,在學校網站開設“三生教育”專頁,為全校師生、家長提供“三生教育”的交流平臺,營造濃厚的“三生教育”文化氛圍。開展“三生教育”小寄語活動。提醒學生“父母的愛孕育了我們的生命,陪伴著我們的成長,我們要學會感恩,回報父母和社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