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作者:翟青 陳斌 梁曉峰 單位:蕪湖市第二人民醫院
1概述
衛生監督是指依據國家衛生方面的法律、法規,衛生行政機構對公共衛生事業及醫療機構正常秩序的維護,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是對相應公民、法人或組織所能直接實行的具有法律效應的衛生事業的執法行為。其職能主要是根據相關衛生事業的法律法規,對傳染性疾病、食物及用品、公共衛生場所、職業病的防治、醫療部門等依法進行監督,負責檢查衛生違法物品的應用,以及負責與衛生監督事業有關的許可及執業許可項目所申請的受理、審查、初審、審批、發證等相關工作。
2衛生監督所存在的不足與分析
在體制、機制、人事及財政等原因的制約下,衛生監督部門的人員配置、資金提供、硬件設置等條件已經跟不上現代科技的發展水平,擔任不了現在繁重的任務,因此也就會影響衛生監督事業執法質量與工作的順利進行。經過考察,筆者就目前衛生監督的實施情況總結出以下幾個問題。
2.1衛生法律制度建設欠缺目前我國衛生監督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大多都是依據80與90年代之間所制定的法律法規,而現今社會所出現的問題與現象,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經不能勝任當今衛生監督的工作。
2.2地方保護與政府干預也不同程度的影響了現今法律的公正性由于每個地方都需要經濟的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會引進一些商業投資與增加一些區域的經濟建設。與此同時,就會有一些商業投資企業在觸犯法律后,就會向政府反映事情的經過,向政府申請從輕處罰甚或免除處罰,政府與行政部門則考慮經濟的建設及政府形象的樹立,就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干預,在職業衛生監管及政府招商引資方面更為突出。
2.3衛生監督的執法人員素質差異較大當前衛生監督工作者的法律意識及業務能力有待于提高,而現今我國所需衛生執法人才的素質要求較高,因此有些工作人員的衛生執法建設及依法行政的業務水平就相對較低。
2.3.1較多的衛生監督部門的工作者畢業于醫學院校,大多數醫學院校沒有開展法制課程,因此這些工作者的法律意識較差,管理及執法能力較差。
2.3.2衛生監督的工作人員編制情況相對欠缺。據調查我國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者人數在十萬人左右。而我縣的衛生監督工作者總共才46人,但還未有行政事業編制,財政的預算經費就無人管理。因此我們不僅負起法律、法規給予我們的執法任務工作,還必須做到各種臨時性的工作。
2.3.3衛生監督執法人員老化與文化素質較低。工作人員的年齡較大,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同時就會有“以權代法、以言代法”的情況出現,過分夸大執法的權威性,有時不按法律法規進行執法,隨意、粗暴的進行業務處理,而且推諉扯皮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導致工作效率嚴重降低,也降低了政府部門的執法能力。
2.3.4考核指標及評價體系不夠完善。關于衛生監督工作人員完成任務的情況與質量的考核體系不夠完善,對執法人員執法行為的評價體系也相對欠缺。
3解決衛生監督執法不足的對策
3.1完善衛生監督事業的法律法規完善的衛生監督事業的法律、法規是完成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前提。而現在針對于衛生監督事業的法律法規相對有些漏洞,因此應不斷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以達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的工作目標,提高執法行為的威懾力與可操作性,完善的解決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
3.2規范衛生執法行為
3.2.1改善衛生監督行政部門的工作風氣。加強工作人員的行政觀念、職能觀念、服務理念及政風觀念。進行服務方式、方法及內容的培訓,不斷地進行服務的創新。
3.2.2不斷加強衛生執法部門與其他部門的溝通,形成綜合執法形式進行行政管理。一是加強衛生行政部門與衛生監督部門的溝通;二是加強市、縣級的衛生監督部門的溝通;三是加強衛生監督部門與醫療衛生部門的溝通。
4要求工作人員不斷學習,提高衛生監督執法素質
4.1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轉變原來的舊念,形成一個服務為民的理念及執法為民的意識。
4.2提高業務水平,加強執法服務意識。制定工作人員的培訓計劃、開展衛生監督執法方面的講座、共同探討執法方案、積極爭取更多的進修學習機會、開展衛生監督執法的知識競賽,不斷地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及執法服務意識。
4.3增加被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讓被監管人員懂得怎樣做才是不違法,怎樣做才是按法律進行管理經營,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他們的的自律性。
4.4增加宣傳教育方式,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及高壓嚴打的氛圍。利用新聞等媒體對衛生法律法規的常識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進行自我保護及對執法部門的監督意識。不斷使社會不守法行為透明化,及時通報并加大懲治力度,努力營造一個好的監督氛圍。
4.5加強衛生監督機構的網絡建設,積極建設鄉鎮監督所派出機構并實行監督協管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