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衛生監督論文
作者:宋超 張金德 單位:云南省開遠市中和營鎮畜牧獸醫站 云南省開遠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開遠市委、市政府就推進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了專門部署,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全市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在這關鍵時期,畜牧業作為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動物及動物產品的流通頻繁易造成動物疫病的流行蔓延,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畜牧業的發展。因此,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對確保人類健康和畜牧業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正確認識防控和衛生監督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開遠市畜牧業產值6.554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3.53%以上,畜牧業已經成為全市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動物是人類病源的倉庫和人類發病的傳染源,據報道在已知的240多種傳染病中有120多種是人畜共患傳染病,人類所有病原中,除脊髓灰質炎病毒外,在動物中都存在。因此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是保護人類健康的第一道防線,是預防人類疫病流行的源頭,是社會公共衛生的基礎,是保持經濟社會健康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對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才能在保護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個別政府領導認識不到位,組織不力
個別鄉鎮領導總認為動物防疫是業務部門的事,動物防疫只停留在“開一開會、發一發文件”上,不組織開展工作,不解決具體問題,不提供后勤保障,不真正落實“黨委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相關部門共支持”的動物防疫方針。
2.2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的機構管理不健全
一是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尚未完全納入政府公共衛生管理范疇,行政機構對基礎免疫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相關法律、法規不配套,國家制定的防疫政策、技術措施難以得到有效執行;三是動物防疫監督執法力度不足。
2.3人員編制不足,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體系不完善
2.3.1市級現在我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動物衛生監督所人員編制為28人,在定點屠宰場就安排了14人負責宰前查證驗物、宰前和宰后檢疫工作,市畜牧局借調3人,所以能夠到各鄉(處)指導工作的人員就顯得不夠。
2.3.2鄉級鄉級畜牧獸醫站既要負責動物防疫工作,又要負責科技推廣工作,還常經被政府抽去參加中心工作,能夠從事動物防疫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時間非常有限。有的鄉畜牧獸醫站只有2人,就更顯得人員缺乏,連應付日常工作都顯得困難重重。
2.3.3村級每個行政村只有1~2人村級防疫員,他們既是動物防疫員,也是畜牧業科技推廣員,許多行政村住戶分散、交通不方便。
2.4防疫經費不足,制約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的開展
2.4.1部分鄉村收費困難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每月只發200元的補助金,卻承擔了千家萬戶的動物免疫繁重的工作,為了確保免疫密度,部分防疫人員不得已采取免費防疫,其勞動價值極其低廉,導致村級動物防疫隊伍不穩定。而政府投入的資金又不足,基礎設施,冷鏈設備,消毒器械等均難以改善和配置。
2.4.2免疫反應大、死亡多,補償經費不到位在每年的重大動物疫病免疫中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和死亡,其中反應率在0.5%左右,死亡率在0.3%左右。其死亡補償不到位,使一些農戶對免疫注射工作產生抵觸情緒。同時對反應治療所產生的費用得不到補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防疫員的工作積極性。
2.5產地檢疫無法到位
本來產地檢疫是控制疫病流行的重要渠道和主要手段,由于多種因素導致產地檢疫只是在定點屠宰場設立查證驗物辦公室,對入場生豬進行宰前檢疫,沒有做到病豬不出場、不出村,在其它動物的產地檢疫方面基本無法開展。
2.6農戶對村級動物防疫員有抵觸的情緒
2.6.1防疫觀念普遍淡薄在農村,畜禽養殖僅僅是副業,發生疫病對養殖者個體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小。
2.6.2防病治病不規范由于養殖者對動物疫病不重視,導致防病治病不規范,基礎免疫等技術措施難以實施,隨意拋棄病死畜禽和宰殺食用病死畜禽的現象比較普遍,影響了動物疫病整體防控。
3當前加強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的對策
3.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設
現在的《動物防疫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雖已實施多年,但由于相關的實施細則沒有制定出來,導致在執法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不強,應盡快完善這方面的工作,切實做到有法可依。
3.2切實履行動物防疫方針
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履行、落實“黨委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相關部門共支持”的動物防疫方針;要改變只是“會上說一說,文件發一發”就了事的敷衍行為和不實作風,政府領導應親自組織、親自參與、時常親自過問動物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要對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動態管理機制。在遇到較大問題時,主要黨政領導要出面組織協調,讓獸醫人員安心搞好動物防疫。
3.3強化動物疫病防控和動物衛生監督工作體系
沒有完善的動物疫病防疫體系和健全的獸醫隊伍,畜牧業毀于重大動物疫病的危險就始終存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就始終受到威脅。所以要按照國務院制定的方針,合理設置機構、合理劃分職能,全面承擔起對動物從動物及其產品到餐桌全過程獨立、公正、權威的衛生監控,以提高農村動物衛生符合生物安全的水平。應根據目前獸醫部門所承擔的工作量和職責,重新核定各級動物防疫機構人員編制,對市鄉兩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適當增補人員,至少每個村選配二名獸醫防檢員,對較偏遠的自然村還應選配一名自然村獸醫防疫員,構建市、鄉、村委會及偏遠自然村四級動物防疫網絡,以適應建設新農村進程中動物衛生工作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鄉、村兩級冷鏈體系,進一步完善檢測手段,提高預報、預警和檢測能力以及實驗室生物安全水平,形成全市動物疫病監控網絡,使畜產品在產地的生產、加工和流通全面納入監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