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成人職業教育論文
本文作者:孫立新 單位: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根據世界銀行的劃分,所謂發達國家是指除石油輸出國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屬于高收入水平的國家,而發展中國家則是指GNP處于中、低收入水平的國家(地區)。從世界范圍看,發達國家主要以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工業國為主。冷戰結束后,隨著發達國家的經濟與科技在全球競爭中的地位進一步的提高,知識經濟成為各發達國家的戰略重心,21世紀經濟與貿易競爭的需要更加促使他們對職業教育進行積極的發展改革。
一、發達國家成人職業教育的特點
1、調整教育發展重點,重視發展成人職業教育
現代意義上的成人職業教育,是隨著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戰后西方經濟的興起而興起,隨著當今高技術信息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發達國家無一不將發展職業教育作為其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尤其是成人職業教育,這在德國表現得尤為突出。職業教育在德國戰后迅速恢復并在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世人所公認的,因此被譽為創造德國“經濟奇跡”的“秘密武器”,這其中又以作為其主體與核心的“雙元制”模式最具特色。美國政府針對新增勞動力素質不高的問題,美國教育部和勞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學校到就業法案》,要求實施在學校職業教育基礎上進行企業培訓的學習計劃。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其經濟持續增長的周期和幅度甚至超過了過去幾十年里的“德國奇跡”和“日本奇跡”,這一要歸功于科研及其成果的轉化,二要歸功于教育與職業培訓的現代化。作為知識經濟時代國際競爭的基礎,各發達國家紛紛加速教育現代化的步伐,突出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如德國在制訂其新世紀的國家發展計劃時,仍然將“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定為主要戰略措施之一,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享譽世界的“雙元制”在向企業提供高素質勞動力中的重要作用;英國則于1998年推出長期培訓計劃,主張建立個人培訓貸款,甚至資助經濟有困難的個人參加收費培訓。
2、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強調成人職業教育的規范性
自60年代后,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頒布了有關成人教育的法案、法令,而其中絕大多數的法案、法令是針對本國職業技術教育的。僅60年代,美國國會就通過了五項有關職業技術教育的法案。在60年代里,頒布了有關職業技術教育法案的國家還有:奧地利的《職業技術教育法》(1962);法國的《職業訓練法》(1963);英國的《產業訓練法》(1964);加拿大的《成人職業訓練法》(1967);前聯邦德國的《職業教育法》(1969)。各國有關成人職業技術教育立法有一種明顯特征,那就是中央政府趨向于把成人職業教育穩定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3、企業界積極參與,促使職前的準備教育與職后的繼續教育有機地結合
發達國家的企業界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并努力將職前的準備教育與職后的繼續培訓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職業教育逐步成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終身教育體系的核心。1999年4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漢城召開了第二屆世界技術和職業教育(“TVE”,與我國職業教育法中規定的“職業教育”一詞同義)大會,其主題即為“全民的終身教育與培訓——通向未來的橋梁”。這次大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十分強調教育與培訓的有機結合,以構成終身學習體系,為此大會提出以TVET(“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代替以往國際上慣用的TVE一詞。這種職業教育內涵上的拓展和功能上的延伸,我們從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中已見端倪。
4、成人職業教育與社區經濟發展密切相融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既是成人職業教育的產生背景,又是目標指向。在保持職業性、應用性等根本特色的前提下,21世紀成人職業教育將繼續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目標,面向社區,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加拿大的成人高等職業學院最大的特點就是把自身融于社區經濟發展,成為社區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例如,他們都有學院董事會,董事會由社區內不同階層、不同行業人員組成,有的是政府官員,有的是行業會長,有的是銀行、商行、公司等總裁,當然也有學校有關人員參加。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決定方針大政。有的學院院長是當地政府的議會議員,直接參政議政。可見加拿大高職院與社區經濟發展已融為一體,形成了良性循環。再以美國威斯康辛州(以下簡稱威州)為例,威州位于美國中北部,全州人口508萬,是美國第一個建立職業技術和成人教育體系的州。威州的成人高等職業教育在全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他們根據當地經濟特點,設置專業并及時調整專業門類和課程計劃,使人才培養更符合本州經濟發展的需要,實現產教結合。威州是美國主要農業州之一,制造業也很發達。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威州職業技術學校領先開設了一些新的專業門類和課程。
農業綜合企業、農用機械、農產品加工、飼料等專業一直是該州職業技術學校的專業強項,而各個學校又有自己的專業優勢。如威州北部地區職業技術學校造紙專業很強,促進了當地造紙工業的發展,東部地區農用機械制造和釀造工業比較發達,這方面的專業就成為該地區職業技術學校的強項。全州職業技術學校共開設300多個專業課程,有二年制的副學士學位課、二年制或一年制資格證書課、半年或不到半年的短期培訓課等。靈活多樣,應用性強,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課。他們還創設校企聯手計劃。職業技術學校的優勢在于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為企業培養和輸送各類合格的技術人才。企業界人士也越來越認識到這一點,因此,企業從創辦一開始就與職業技術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甚至有些企業在創建地點選擇上把當地是否有職業技術學校作為重要的參考。學校聘請企業人員作顧問,以幫助學校進行課程設置和更新培訓計劃。企業向學校提供勞動力市場住處和向學校捐贈設備,還為學生和教師提供實習的訓練場所。每年學校都派教師去企業工作一段,以增加實踐經驗,并同企業人員一起研制實用的教學模型,使教學和實踐緊密結合,保證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手段能反映生產部門的需要。
二、國外成人職業教育發展對我國的借鑒
我國成人職業教育是伴隨著改革開放起步并發展起來的。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還有許多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例如對成人職業教育還存在著認識不到位、政策不配套、辦學不規范、特色不明顯、規模和水平還不能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等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使我國的成人職業教育健康地發展,根據歷史的經驗和現實狀況,國際成人職業教育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以下幾個方向,應成為我國成人職業教育先進理念實施主要領地和教育實踐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