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突出體育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不是注重教師“如何教”,而是突出學生“如何學”,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體育技能,才能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才能對自己的成功產生愉悅的心情。因此,為了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這樣學生就會主動的學習,在愉快的心情下學習。特別注意的是,體育課堂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不同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有更多的展現機會,并在動作技能練習活動中,讓學生自我表現,發揮個性,教師也應鼓勵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敢于創新和實踐,并積極爭取機會,從而在實踐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技能,例如體育跑步教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小組分組,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小組,這樣學生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標,使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進行體育練習。
在體育課堂心理環境中,為了引導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教師應建立考核評估體系,通過考試考核,學生才能正確認知自己存在的不足,實現自我批評、自我評價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能使學生在考核評估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由于體育教學內容豐富多樣,不同學生之間的個性也存在差異,這就要求體育教學應具有開放性、自由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體育課堂教學優勢,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環境中,教師應利用更多的時間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狀況,多與學生交流,關心學生心理健康,讓學生在自我認識中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在體育長跑比賽中,可以看出,一些較胖、個子較矮的體育成績并不是很好,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注重學生吃苦耐勞、勇于進取、頑強拼搏精神的培養,讓學生成功跑向終點。
游戲教學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游戲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也能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態,因此,在游戲活動中,游戲活動內容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體育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這樣學生的智力和體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尤其是缺乏自信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在體育游戲活動中,應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也能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精神,同時提高學生的集體競爭意識。例如接力棒比賽中,接力比賽需要分組進行,為了整個小組能獲得成功,每個成員將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充分發揮自己的技能,使自己小組獲得成功的機會,小組比賽不僅可以改善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能端正學生不良的個性品質,因此,游戲活動教學,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體育課后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后輔導也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體育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存在偏差的個別學生,教師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輔導,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單獨談話,并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樣教師才能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才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特別是行為存在偏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多與學生交流意見,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后,教師應適當的提出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并正確引導學生,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三、結語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得到提高,體育教學是培養社會體育人才的重要學科,當今社會的發展不僅要求未來人才具有相應的知識,也要求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體育教育中需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作者:杜曉東 單位:濱州實驗學校
第二篇
一、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1.注重學生自尊自信的培養
體育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必須有自己的明確鍛煉目標,量力而行,看到自己的長處,不斷地提高。例如,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要求學生制定練習層次目標,依次從最容易實現至最難實現進行排列。從易到難依次逐步進行練習,當通過練習每實現一個目標時,學生就體驗到了成功感,因此,就增長了信心,再去征服下一個目標,這樣不斷地增強自信,直至實現終極目標。
2.調控情緒避免心理失衡
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認識發展、個性發展以及人際關系。通過體育活動可以消除不良的情緒,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3.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
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于人的活動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參加運動負荷和難度較大,具有持久性和挑戰性的體育項目。如:在教學訓練長跑時,采用疲勞負荷法;在訓練快要結束時突然提出新的任務,或延長訓練時間,并要求學生保持運動技能的穩定性和準確性。以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本領,形成堅韌不拔、敢于拼搏的意志品質。
4.營造體育教學中的氛圍
體育教學是室外進行的,要面對許多不穩定的外界因素,因此,教師課前一定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在游戲教學中,可以通過場地的布置、器材的準備、教學場景的創設等,使學生一到運動場,就會被深深地吸引,誘發其健康的情感,給學生帶來愉快、輕松、樂觀和諧的心理享受。
二、總結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體育運動能激發學生自我意識健康發展,激發心理潛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達到自我意識日趨完善的新境界,能培養自強自立、積極向上、成熟的人。學生有了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
作者:湯大謹 單位:福建省霞浦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