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于海洋 單位:東北電力大學信息工程學院
1概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交通活動日益頻繁,城市交通系統也日趨復雜,我國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的信息管理與信息化建設水平滯后于城鎮化和城市快速發展進程,已成為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功能發揮的瓶頸。因此,研究與開發城市交通管理基礎信息支撐平臺已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2平臺需求分析
2.1平臺目標。針對交通管理基礎信息的特點,通過對數據模型內部組織結構的研究,將平臺目標定義為:集成應用GIS和GPS技術,采集城市交通管理基礎信息,建立統一的基礎信息數據庫,并對外提供靈活的訪問接口;使用現代GIS技術實現城市交通的靜態和動態信息的有效管理,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多源異構交通信息的融合和知識發現;同時,建立基于WEBGIS的分層框架結構,實現信息共享。
2.2平臺用戶主體定義。用戶主體是指誰將是被服務的對象,它明確了被服務的一方,也就是信息服務的對象。信息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把必要的信息及時傳遞給其服務的對象,即各種用戶,使其在各自的需求范圍內,對信息做出必要的反應。系統中不同的用戶主體,對信息具有不同的需求。本系統中服務主體是通過采集原始數據并將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和將分析后的信息對外發布的管理部門。主要指交通管理部門和交通規劃部門。
3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3.1系統物理結構設計。城市交通管理基礎信息支撐平臺系統是在整合來源于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的相關交通基礎信息基礎上進行構建。為了實現網絡工作模式下多種類型、多尺度、多分辨率時空數據的集成化管理,以及交通地理信息多層次、多樣化的查詢和動態交通狀態信息分析等功能系統基于Microsoft.NETFramework平臺開發,選用C#作為開發語言,使用VisualStudio作為集成開發環境,采用Oracle10g作為系統的數據庫。在物理結構上,將系統定義為三個層次,分別是基礎層、數據層和應用層,其物理層次結構圖如圖1所示。
3.2平臺邏輯結構。在平臺的邏輯結構設計上,將整個系統平臺作為分布式的多層系統,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可以分為表示層、應用層、數據服務層共三層。表示層GIS地圖的呈現部分采用.NETWinForms技術結合ArcgisEngine開發,信息發布平臺基于ASP.NET實現,考慮將來對外部系統的支持,架構中規劃了對外部接口部分實現的支持,可選的外部接口包括WebService方式或CORBA方式兩種。系統的邏輯結構圖如圖2所示。應用層封裝核心業務邏輯,這里主要考慮各種應用的集成需求,設計開發了一套交通管理基礎信息支撐平臺的應用框架,在系統架構層面上實現對系統各模塊的統一管理,通過統一的框架應用模塊接口解決各模塊間彼此通訊的問題。從而形成了一個高內聚,低耦合,靈活,易于擴展的高彈性應用層架構。主要包含地理信息平臺、信息發布平臺、綜合資源平臺,其中綜合資源平臺可以提供北向接口為其他系統提供數據服務,為多元異構數據平臺提供可能。數據服務層位于系統的最底層,提供系統所有數據的存儲、轉換服務,對象的CRUD操作,負責提供各基礎數據的提取,轉換和處理。系統的數據來源主要有兩類,一是來自GIS圖層數據的地理信息,這部分信息由ArcgisEngine結合DataConvertService來負責提取和轉換成系統中可管理的Feature對象,二是來自關系型數據庫中的基礎交通數據,這部分數據由實體Bean對象,以及關系-對象映射模塊(ORM)負責讀取和轉換成系統中的實體對象。
3.3系統實現。平臺在實現過程中,為提高編程效率,預先定義所有模塊公用的登錄界面、數據庫訪問、消息平臺訪問等功能以便實現直接復用;同時通過減少不同的系統構件(EXE,DLL文件等)之間的相互依賴,提高它們之間的獨立性,以便能通過方便的裁減、裝配,構造符合不同用戶群體要求的系統。在應用開發中,通過ArcSDE調用后臺數據實現相應的數據查詢、檢索和分析。
結束語
文中主要討論了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管理基礎信息支撐平臺的設計和實現過程,該平臺的深入研究和發展,將有力地促進GIS技術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準確、全面的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