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社會文化論文
作者:李劍清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中文系
任何人都生活在家庭(家族)所規定好的個人社會文化圈之中,只有這樣,人的情感世界才會較為穩定。個人憑借著一定的社會文化圈中,尋求自我的意義世界。當一個人明確了自我意義世界,他才會付諸于一系列的行為。尤其在中國的家族宗法制度下,個人的社會文化圈基本上是來自于家族和國家一體觀念的。在傳統社會之中,個人的社會文化圈相對穩定,情感世界也較為自足??墒窃谑谰职迨帟r代,個人的社會文化圈就會面臨破裂,人的意義世界就會斷裂。我就魏晉之際的江東大族子弟陸機為個案,探討陸機的社會文化圈的破裂與重建,剖析陸機的入洛時情感和心理世界的變化,來理解陸機入洛后交結權貴的“以進趣獲譏”。
一、陸機的社會文化圈的形成
對陸機而言,他在東吳時代的社會文化圈不是自己選擇的。而是家族給與的。陸機的家族在東吳是什么樣的家族呢?陸機出生于東吳江東大族之家,江東陸氏家族早在東漢末年就已聞名。陸機《吳趨行》曾神采飛揚的夸贊自己的家族:“四姓實名家。”[1](P72)江東四姓大族即《吳錄士林》:“吳郡有顧、陸、朱、張四姓,三國間,四姓盛焉。”[2](P18)陸氏家族以“忠義”為家族標志,《世說》:“張文朱武,陸忠顧厚。”可見,陸氏家族在孫吳時已是江東的名門望族。陸氏家族是東吳江東土著大族,孫氏政權正是建立在江東名望家族的支持中建立的。因而,在東吳政權中地位顯赫。其祖父陸遜,官至吳丞相,《三國志》有傳。其父陸抗曾任吳國大司馬,其父其祖軍功顯赫。不僅如此,陸氏家族學問道德也甚是了得。陸機的從曾祖陸績,是三國時代的有名儒學家?!度龂?bull;陸績傳》:“績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歷算數無不該覽。……雖有軍事,著述不輟,作《混天圖》,注《易》釋《玄》,皆傳于世。”[3](P1228-1229)陸機的祖父陸遜一支與陸績一支長期聚族而居,《三國志•陸遜傳》:“遜少孤,隨從祖廬江太守康在官。……康遣遜及親戚還吳。遜年長于康子績數歲,為之綱紀門戶。”[3](P1343)陸遜雖功勛卓著,但他仍能奉儒家仁厚,批評孫吳時臧否人物風氣,勸規諸葛恪以仁厚行事。《三國志•陸遜傳》:“初暨艷造營府之論,遜諫戒之,以為必禍,又謂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則扶持之。今觀君氣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又有:“南陽謝景善劉?M先刑后禮之論,遜呵景曰:禮之長于刑久矣,?M以細辯而詭先圣之教,皆非也。君今侍東宮,宜遵仁義以彰德者,若彼之談,不必講也。”[3](P1354)陸機的父親陸抗能彰德顯仁、獎掖后進。
陸機出生于這樣的名望之家,顧、朱、張等姓氏是僑居江東南以后的大族,而陸氏家族是吳郡土著大姓。可見,陸機家族在東吳江東之地的影響。雖然陸機出生時,其祖父以去世15年了,但其家族勢力不衰,其父陸康在孫吳景帝永安四年(261)“以鎮軍將軍都督西陵。”西陵之地可是東吳荊州之門戶。陸抗在鳳凰三年上疏:“西陵、建平,國之蕃表,既處下流,……臣父遜昔在西陲陳言,以為西陵國之西門,雖云易守,亦復易失。”[3](P1259)可見,孫氏政權對陸氏家族的倚重,把國之西門西陵交于陸抗之手。陸機6歲時,(吳末帝甘露二年),陸氏家族的另一位人物陸凱是陸機的從父,時任左丞相。陸機7歲時,其從父陸凱諫吳末帝孫皓,《三國志•孫皓傳》:“皓營新宮,二千石以下皆自入山督攝伐木,……大開苑囿,起土山樓觀,窮極伎巧,……陸凱固諫,不從。”[3](P1167)《世說•規箴篇》:“孫皓問丞相陸凱曰:‘卿一宗在朝有幾人?’凱曰:‘二相五侯,將軍十余人’,皓曰:‘盛哉!’”[4](P302)陸機9歲時,其從父陸凱卒。因其父陸抗“時為大將在疆場,故以計容忍。”[3](P1403)可見,陸氏門戶相應,為吳主孫皓所忌。陸機10歲時(建衡二年270),“吳以鎮軍將軍陸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治樂鄉??孤劧枷抡疃嚓I,有深慮遠,乃上十七事疏。”[3](P20)其父陸抗因閹宦干政,上書切論之。孫皓皆不納陸抗之言。陸機12歲時(鳳凰元年272),“八月,西陵督步闡降晉,遣樂鄉都督陸抗圍取闡,闡眾悉降,闡及同計數十人皆夷三族。”[3](P1169)陸機13歲時(鳳凰二年273),陸機的父親陸抗為吳國大司馬,荊州牧。陸抗與晉羊祜邊關修好。事見《三國志•陸抗傳》。陸機的童年在這樣的大家族中度過的。整個家族中,大人們終日談論的是軍國大事,發表的是卓越的政見,對陸機來說,熏陶著他的政治素養和政治能力。大人們交往的都是朝中權貴。對陸機而言,即受到的是貴族之間的禮儀交往規則訓練,又為他以后在政治環境中結下同盟。而且陸氏家族以儒學忠義為家風,家風、家學很是嚴正。在這樣的社會文化圈中,陸機在迅速的成長。正如《晉書•陸機傳》所云:“少有異才,文章冠世,伏膺儒術。”[5](P957)陸機的天資聰慧,又在一個軍功卓越的大族家庭中成長起來,家族又有儒學修養。陸機自然“伏膺儒術”,渴望建功立業。
而且家族完全可以提供這樣的機會。雖然自己的父親陸抗去世,陸機尚未成年,他十五歲了,但他已經和自己的哥哥領父兵了?!稌x書•陸機傳》:“抗卒,領父兵為牙門將。”[5](P957)陸機“身長七尺,其聲如鐘。”[5](P957)(《晉書•陸機傳》)陸機人長的有漂亮,有氣度。“其聲如鐘”是他精神風采的生動寫照?!妒勒f•賞譽篇》引《文士傳》曰:“機清厲有風格,為鄉里所憚。”陸機的氣度,“清厲有風格”正是在陸氏大族中陶鈞濡染而來?!稌x書•張華傳》:“初,陸機兄弟志氣高爽,自以吳之名家,初入洛,不推中國人士。”[5](P690)即使入洛后,也絲毫不減其慷慨之氣,依然志氣高爽?!妒勒f新語•賞譽》:“蔡司徒在洛,見陸機兄弟住參佐廨中,三間瓦屋,士龍住東頭,士衡住西頭。士龍為人,文若可愛。士衡長七尺余,聲作鐘聲,言多慷慨。”[4](P243)這段記載很難得,可謂寫其照傳其風神氣度的精彩之筆啊。陸機的“立事立功”思想和“清厲有風格”的士操人品在丞相及大司馬家族提供的社會文化圈中日漸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