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對外貿易經濟論文
本文作者:葉華光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一、引言
高職院校的一切教學改革活動,必須立足于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脫離了高職教育歷史使命和時代背景,任何教學改革既沒有高度也沒有深度,沖其量也只能是改良,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理論型學術型大學共同分擔著不同規格不同類別的人才培養任務。高職教育是以培養數以萬計的高技能的產業工人為己任,為中國工業化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要準確地把握高職教育的屬性,就必須正視兩個最基本的命題:一是高職“高”在何處;二是高職“職”以何依。高職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高在理論上,也不是高在知識的創造上,而是高在專業技能上,高在技術的應用能力上。關于“職”以何依的問題,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高職院校要依托哪些職業開展教育,這是專業的設置問題;其二是培養出的學生能夠勝任哪些崗位的工作,這是課程建設的問題。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必須緊扣職業崗位,融入教育元素,整合成典型的工作任務,設計教學情境,使學生在仿真的職業環境中通過完成相關的工作任務,學會必要的知識,掌握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增強教學與崗位的針對性與對接性。
二、體現行動導向的課程體系設計原則
對外貿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專業,其工作流程清晰,內部分工相對明確,崗位角色鮮明,具有天然的行動的屬性。同時,從事對外貿易工作所需的業務技能和工具技能相對獨立,教學與實驗與實訓能夠片斷化的分解與綜合,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也有利于在方向明確的學習活動中增長實踐技能和感性體驗。由于行動鏈較長,在組織教學時方便教學情境的設計與規劃,適合專業課程的開發與設計。基于行動導向的課程體系設計必須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1、行動性與教學性相統一的原則。任何行動總是依賴于時間與空間的延續,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通過設計具有行動特點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預設的教學情境中完成工作任務,在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中掌握必要的崗位知識和操作技能,突出了實踐→技能→知識→實踐的行動導向原則,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和高職教育的內在要求。但教學情境的設計不是現實工作過程的簡單重現,而是要求教師要對崗位的必備技能和知識進行透徹分析,然后將工作過程中的教育元素進行抽象和提煉,使之更加具有教學性和手段性,讓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中必然獲得預期的技能和素質,這正是行動導向教學改革的難點所在。教師要能夠駕馭行動導向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工作,不僅要有理論知識,還要有實際操作能力,同時要掌握教育教學規律。
2、獨立性與完整性相結合的原則。獨立性是基于橫向的工作關系,它是指開發出來的課程之間保持平行或前后銜接,盡量不出現交叉重復。完整性是基于工作的縱向關系,它是指一門課程所包含的工作鏈應該是相對完整的,鏈的始節至鏈的末端反映了一項工作從計劃到總結的全部過程。由于一個專業對應一個特定領域的崗位群,這些崗位之間相互聯系相互補充,但又保持相對的獨立。如果將對外貿易專業看作是一個集合的話,每個崗位都是這個集合中的元素,它們之間既具有共同的屬性,又存在一定的個性。按照行動導向的基本要求開發對外貿易專業的課程,就必須先從橫向的視角歸納職業崗位,然后對于每一個崗位從縱向的角度歸納出工作鏈節。有些崗位的工作具有扁平化的特點,必須科學地挖掘隱蘊在多維行動體系中保持相對獨立的工作過程,突出工作主干及動態延伸的可能。
3、仿真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原則。在行動導向的指引下,課程開發既要能夠反映工作的實際,盡量能夠重現工作的環境與任務,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完成工作任務,增強與實際崗位的對接性。又要能夠融入專業技能的教育元素,也就是說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中能夠掌握必要的崗位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不是任何一種工作的完成都能夠使工作的承擔者能夠獲得必要的技能,只有經過教育者精心設計出具有技能性的工作任務,才能夠達到做學合一的效果。
三、高職對外貿易專業主干課程體系的設計思路
(一)業務流程分析
1、顯性業務流程。從商品或勞務的流轉方向看,對外貿易活動包括出口貿易與進口貿易兩種方式,由于兩者之間在工作方向上體現了很強的互逆性,所以在開發對外貿易的課程體系時,只要沿著一種貿易方式的思路進行設計,然后加強逆向環節的實驗實訓教學,就能抓住重點,全面推進。由于當前世界市場以買方市場為主要特點,出口方的基本義務相對突出,出口手續較之繁瑣,以出口方的工作過程為主要線索開發專業課程,符合行動導向的基本思想,也有利于行動突出的課程開發和設計。也就是說,對外貿易專業的課程體系按照從尋找國外客戶開始,依次進行交易磋商、簽訂合同、組織貨源、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商品檢驗、出口報關、議付貨款等工作流程,完成一個完整的出口貿易活動。由于對外貿易業務的崗位以縱向的方式鏈接的,所以顯性的工作過程大致包含這八項子工作,其中,交易磋商與簽訂合同等業務的工作鏈很短,各自成為一門單獨的課程缺乏可行性,因此,必須進行第二次整合。
2、隱性業務流程。所謂隱性業務流程是指在顯性的主干業務鏈中,某些環節的背后又衍生出較長的隱性工作鏈,這些隱性工作要求的從業人員具備較高的業務技能和業務素質,因此在開發課程體系時不容忽視。根據特定要素的流動情況可以再在對外貿易主干業務的基礎上細分如下衍生業務:?根據商業流可以派生出對外貿易的外銷業務;?根據出口商品流動,衍生出對外貿易的運輸與保險業務;?根據資金(外匯)的流動,派生出對外貿易的結算業務;④根據對外貿易業務中單據流動情況,派生出對外貿易的單據業務。這四項衍生業務均是發生在主干業務的某些環節之中,我們統一稱為衍生業務。
(二)專業技能分析
對外貿易專業的學生除了熟悉和掌握本專業的工作業務流程和相關的職業崗位工作外,必須認真分析從事這些崗位工作需要一定的崗位技能與必要知識的支撐,具體而言,是指語言能力。從目前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貿易活動的實際情況來看,溝通交流的主要語言以英語為主,所以對外貿易專業的學生從基礎技能上講,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對外貿易函電的翻譯能力。在對外貿易的活動中,出口方尋找世界市場上的客戶,除了利用各種駐外團體和國外的商參處外,還要廣泛地參加各種商品展銷會,與國外商家接觸。在接觸過程中,函電作為主要的溝通聯系方式,成為日常出口方與進口方達成貿易意向的主要文件。因此,對外貿易專業的學生應該熟悉和掌握必要的英文函電的翻譯能力,熟知函電中所包含的貿易信息,及時掌握進口方的交易條件及具體要求。一般而言,對外貿易的日常函電句式比較模型化,對于一些特殊商品的英語表達方式可以通過英語工具書查閱。其實對學生的英語技能要求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