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三生教育教學論文
本文作者:張永順 單位:曲靖市師宗縣高良鄉中心學校
一、課程傳授策略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我校安排專用的教學時間,比較系統地向學生傳授有關“三生”教育的知識,并在各學科的日常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具體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開設專用課。每星期用一節晨會課將“三生”教育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個活動專題,系統地對學生實施教育。教育內容盡可能結合學生生活和當前社會實際,把向學生傳授生命科學知識與消除學生對生命意義的模糊認識結載允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2•1、2合起來;教學方法上盡可能把教師自上而下的知識講解與學生自下而上對具體案例的辨析結合起來。
2.挖掘各學科教材中所蘊含的“三生”教育素材,在各學科的日常教學中滲透“三生”教育。各科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三生”教育素材,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機融合和滲透有關“三生”教育的內容,寓“三生”教育于這些學科的教學之中。如,在品德與生活課和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可以運用孝敬父母、敬重老人、珍惜時間、注意安全等方面的知識開展“三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運用英雄人物舍己為國為民的事跡開展生命意義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在科學課中可以充分運用教材中環境保護等內容進行熱愛自然,保護生存環境的教育。
3.利用班會課、對會課開展“三生”教育。班會課、對會課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班會、對會課,組織學生開展以“認識生命之源”、“解讀生命意義”、“探討人生價值”、“學會求生保護”、“感悟人生幸福”等為主題的專題討論和心得交流,切實提高“三生”教育效果。
4.通過寫周記和日記,鞏固“三生”教育成效。為了使“三生”教育的效果能夠及時得到反饋,我們可以讓學生將接受“三生”教育后的心得體會記下來,并且通過在中隊會里演講、在黑板上刊登等途徑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使學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時能夠互相教育。
二、文化熏陶策略
偉人對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以及生活的態度有著許多精辟的闡述和獨到的見解,形成了有關“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深厚文化積淀,這是對小學生進行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熱愛生活教育的重要資源。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以直觀具體的演繹、潛移默化的熏陶對學生進行教育。
1.指導學生廣泛閱讀有關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圖書資料,讓學生從這些圖書資料所敘述的真人真事中豐富對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如,當學生閱讀了《張海迪的故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紅巖》等書籍后,對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會得到極大提高。一個學生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后寫道:“保爾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仍堅持寫作。是什么在激勵著他呢?是完美的人生價值和堅定的人生信念。”
2.引導學生收集名人、偉人論述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名言并學習他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和行為事跡。特別是從那些英雄人物“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死”的大無畏精神中,讓學生感悟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組織學生觀看有關生命科學的影視,了解生命的起源和進化等知識。
4.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三生”方面的信息資料。
三、師愛感染策略
在對小學生進行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熱愛生命的教育中,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尊重、對學生尊嚴的關注的實質就是對學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關愛。因此,教師用自己的真情實感關愛學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最直接、最形象、最具體、最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三生”教育的過程。
1.強化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之情,強調教師敬業愛生,強調關注學生生命的發展、為學生生命的發展奠基的理念,用教師對學生的真情實感來感染學生。
2.營造師生互敬互愛的情感氛圍,讓學生置身于“被人愛”和“愛別人”的氛圍里,讓學生懂得如何感激、報答別人給予自己的愛,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3.各種教育教學活動都要盡可能地體現“人性化”和“人情味”以及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使教育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生感受和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熱愛生活的過程。
4.教師要以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珍惜生命、學會生存和熱愛生活的榜樣。
四、環境影響策略
在對小學生進行“三生”教育時,必須營造能夠促進“三生”教育的良好環境和氛圍,使學生在這一環境和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1.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向家庭成員進行有關“三生”的調查和訪問。如,通過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生命的孕育過程和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從而知道生命的來源和寶貴,感受母親的崇高和偉大,體味家庭的溫暖和人生的幸福。
2.引導學生融入社區,通過參觀、訪問,了解現代社會對于人的生命的關注和愛護,學習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如何自救等相關知識。例如,充分運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寶貴生命,白衣天使舍己救人的壯舉、全國人民的守望相助等感人事例開展“三生”教育,讓學生從中感受生命的寶貴和生活的美好。
3.在學校和班集體中,努力營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尊重、彼此關愛的濃郁氛圍,讓學生在充滿愛的環境里感受人生的快樂。
4.組織學生參觀與生命科學有關的展覽會或博物館,讓他們感悟生命的豐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