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數學論文
一、內在的思維過程與外部語言、操作呈現相結合體現數學思考
思維是人腦加工處理信息的過程,思維加工的材料是信息,思維形式可分為內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兩個方面。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嘗試,把內在思維過程與外在的語言描述和文字呈現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增強數學思考,收到更好的效果。內部的思維活動是摸不到看不見的,數學教學強調要呈現思維過程,語言是思維的外部表現形式,操作是受思維支配的,我們可以用這兩種形式使思維過程外化,達到呈現思維過程的目的。
學生的嘗試操作是思維外在呈現的第一步,它與大腦內部信息處理過程幾乎同步進行,它是思維活動的記錄,又是推進思維活動的拐杖,可以清晰反映出思維過程。語言是呈現思維的主要手段,它和思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沒有正確的思維就沒有正確的表達,表達可以幫助理清思路,使思維更具邏輯性,思維的邏輯性又促進表達更具條理性。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在語言環境和操作過程這一顯性因素的作用下得以實現,在課堂各要素之間形成奇特的“共振”現象。
二、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猜想、嘗試與推理驗證相結合體現數學思考
猜想是一種直覺思維的表現形式,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觀察、比較、聯想,依據已有的材料和知識作出符合一定經驗與事實的推測性想象,是一種非邏輯性的思維方式。猜想、嘗試與邏輯驗證相結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又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數學教學法中,特別是在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法中,注入猜想、嘗試環節然后進行嚴密的推理論證,使邏輯思維與非邏輯思維交織協調作用將大大加強思維力度。如果猜想變成了現實,學生不僅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促進了智力發展,而且初步體驗到了科學研究領域中的猜想與嘗試的魅力和數學實踐中的各種能力,知識和數學思想的共同作用,使線性思維成為網狀思維,不僅學到數學知識,還得到了蘊藏在數學知識中的思維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大膽嘗試、探索的精神,使學生獲得嘗試成功后的愉悅。
三、突破難點,攻克重點中增強數學思考
難點是教學思考的源泉,探索的動力,重點是我們教學要達到的目標。我們突破難點的目的是為了攻克重點,解決認識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有時難點即重點,有時難點只是階梯,只有突破了難點才能攻克重點。如果在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提供了突破難點、攻克重點的鑰匙,那么在學習新教材時,能迅速聯想到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明確其新舊之間的同似性,在數學信息整理的過程中,明確其新舊之間的變遷性,同似與變遷結合,化難為易,科學的思維方式得到鍛煉和培養,思維的力度就得到了加強。
在這個過程中還應克服思維定式的影響,有的思維定式不利于教學內容的學習,在教學的組織過程中要盡量把思維定式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確保新教學內容學習的質量。這也是增強學生數學思考必須面對和處理的問題。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把學生的數學思考放在數學教學的戰略地位,才能讓學生真正走上思維發展的快車道,才能不斷從內至外全方面逐步提升。
作者:陳鋼 單位:廣東省石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