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交通經濟論文
一、經濟社會發展與運輸需求
(一)工業化與貨物運輸需求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處于從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過渡的時期,GDP中工業比重可能達到峰值。工業結構將由以能源、原材料型重化工業為主導,向以重加工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轉變,服務業也將明顯提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二五”時期經濟發展的主線,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從交通先行國家的經驗看,工業化的階段性轉型對貨物運輸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其中,主要國家在工業化中期階段貨物運輸業對GDP的彈性系數大多保持在0.9以上;同時,貨運市場的結構也發生變化。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貨物運輸需求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但增速將放緩;能源和基礎原材料仍然是運輸的重點領域,高附加值產品的運輸需求大幅增加;公路貨物運輸量增速相對加快,市場份額上升,公路貨運量增速可能大于貨物周轉量增速。
(二)城鎮化與旅客運輸需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2010年,我國城市化率49.68%,人口2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超過40個,預計2015年城鎮化率超過54%,并將逐步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載體的“兩橫三縱”城市化空間發展格局。2010年底大城市間的鐵路客運專線(含高速鐵路)達到8358公里,并逐步形成國家快速鐵路網,對城鎮化發展和旅客運輸市場結構產生重要影響。由于城鎮居民交通消費水平遠高于農村居民,城市化帶來的城鎮人口比重提高必然推動旅客運輸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城市規模擴大和大城市數量的增長將使城市交通問題更加突出,城市群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際交流將推動城際交通需求增長。因此,“十二五”期間城市交通和城際交通發展最為顯著。此外,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休閑旅游意愿提升,以及新增城鎮人口與農村千絲萬縷的聯系,將促進城鄉交通和重大節假日的出行需求。
(三)國際化與外貿運輸需求
從近期看,全球經濟、貿易、投資等將會保持較低水平,在原有框架背景下的復蘇也將呈現緩慢、曲折的過程;中長期看,隨著危機后有關各國結構、體制和政策調整的深入,全球產業分工格局、貿易格局、經濟力量對比和全球治理結構等都可能發生重大調整和變化。“十二五”時期,我國外貿總量增速放緩,將降低對外貿運輸服務的需求強度,外貿運輸總量的增速將趨緩。外貿產品結構將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對運輸質量、速度及其服務功能拓展的要求日益提高,促使運輸服務向提供多式聯運和產業鏈管理服務的具備現代物流特征的方向發展。
(四)社會公平與交通運輸發展
“十二五”時期,國家把堅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促進要素流動,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將推動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公路交通運輸的發展,中西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區域產業轉移和要素流動加快,要求優先建設區域間綜合運輸大通道。
(五)收入水平、消費結構與交通運輸發展
“十二五”期間,將逐步健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調節體系。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低層次需求比重逐漸下降,高層次需求比重逐漸增加;物質性需求比重下降,精神文化需求比重上升。“十二五”消費模式的結構變化具體表現為:以恩格爾系數為代表的食品比重下降,物質類消費即工農業產品比重降低。其中,“衣、食、用”比重下降,“住、行”比重上升,而非物質類消費即服務業比重上升。城鄉居民邊際交通通信消費增加,2015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交通通信消費比重可能接近2009年高收入戶的水平,分別達到16.98%和11.76%,比2009年提高4個和2個百分點。出行規模增加和追求更高品質的出行,要求增加運輸服務供給能力,發展高端運輸市場和一體化運輸服務,并提高交通運輸管理水平。
綜上,“十二五”及更長時期內,我國仍將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繼續推進期,經濟有望持續保持平穩較快增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客貨運輸需求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其中,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將使得貨物運輸總量增速比“十一五”時期有所減緩并影響貨運市場結構變化,預計“十二五”時期貨運量彈性系數在0.8左右;推動客運需求增長的各項經濟社會因素繼續保持發展態勢,旅客出行需求將會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可能略高于貨運增速。
二、交通運輸發展面臨嚴峻的資源和氣候環境約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著能源、土地、氣候等資源環境的重大約束,以資源投入為主的粗放式發展越來越難以為繼。交通運輸是資源消耗型產業,隨著我國交通網絡密度、通達程度越來越高,交通建設對土地占用也越來越多,土地供應與交通用地需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用地成本會大幅增加,國家對于包括交通運輸在內的建設用地供地政策日益嚴格。舒適化、快速化和個性化是未來出行需求的自然趨勢,需要更多的能源資源保障,而我國進口石油規模不斷擴大,交通運輸發展面臨著交通能源需求快速增長和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的雙重壓力。氣候變化問題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我國已主動承諾量化減排責任,并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減排責任壓力。資源和氣候變化的約束迫切要求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走節約集約發展之路。
三、適度超前,加快綜合運輸體系建設
一要適應交通建設歷史性投資不足和未來客貨運輸需求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趨勢,適度超前,穩步推進國家已經批準的各個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的有序實施,繼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發展中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鐵路、水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