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創作論文
中國油畫在當前這個歷史時期,經過對西方油畫的反復不斷的研習,雖然依舊從西方油畫中借鑒著、吸收著營養,但已經進入到“自己說了算”的境地,中國油畫的評委不再是西方的油畫傳統或是西方對于油畫傳統的顛覆。中國的油畫家們是沿著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路”前進著。這個“具有中國特色”其實就是在當代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來自于我們對于本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塑。因為文化自信心得以重塑,我們對于本民族的文化有了更好的解讀,創造“服務于人民的藝術”在這個時代也有了新的詮釋。
一、讓油畫的自然的表述方式
畢加索對中國藝術評價極高,在寫實油畫技法的“密碼”已經被我們“解密”,在今天中國寫實主義油畫具備“獨立人格”的時候,應該走出我們對西方寫實油畫的仰望的慣性,從“油畫永遠是一種引進的東西”的套子中脫出來,回歸本位。應該認識到:“中國油畫家們在研究西方寫實油畫和表現性油畫的過程中,愈是深入其堂奧,愈是反過來明白中國傳統藝術之可貴,愈是堅定地在油畫語言中做融合民族傳統因素的試驗。”[1]在積極試驗“融合民族傳統因素”的同時,應該保有油畫的特性,那種“國畫當成油畫畫,油畫的當成國畫畫”的做法,雖然也算一種嘗試,但卻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忽視了國畫和油畫固有的特性。應該認識到,國畫是以筆墨作為藝術語言,并有一套自己的色彩認識系統,油畫是以色彩的作為造型語言,這種“融合民族傳統因素”不應該是簡單個將中國傳統的筆墨、哲學色彩觀與西方科學色彩觀予以疊加或是生搬硬套的置于一處。“融合民族傳統因素”應該定位于文化層面,而不是局限于技術層面。油畫“己經成為我們主要的畫種,這從各個展覽會上就能看出來,因為它在反映我們的社會和人民方面有豐富的表現力。應該說油畫這種外來藝術已經在我國扎下了根,它本身的發展過程已經是民族化了。”[2]
二、寫實主義題材油畫創作的時代性
任何藝術要發展,就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拓展,以求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油畫在中國發展百年之后,中國寫實油畫的民族性與世界性問題的討論已經不是關鍵,經過對西方寫實主義油畫的最初的模仿、后來的學習、到如今的能夠獨立、完整的在一個體系里良性的發展,中國寫實主義油畫正在自己的體系里不斷的完成更新。中國寫實主義油畫的時代性可以看做是寫實油畫家們根植于油畫傳統,不斷的發掘、更新,使得油畫具有了油畫家自己的個性,具備了中國文化的氣質。
中國寫實畫派的成立以及成員組成,可以看到這種不斷豐富的轉變。詹建俊先生提出“構建油畫藝術中的中國學派”的藝術主張后,“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討會”的召開引發了又一次對寫實油畫的新認識和探討。[3]與此同時,在艾軒、楊飛云、王沂東等發起成立“北京寫實畫派”的基礎上,陳逸飛加入并建議更名為“中國寫實畫派”,隊伍擴大到30人。郭北平認為,雖然中國寫實畫派的總體面貌歸于寫實,但是,每位藝術家又有不同風格。當今的中國寫實畫派畫家基本可以分三大類:第一類是資深的老牌畫家。這些畫家創作過有巨大影響力的作品,獲得過巨大的成功。如艾軒,對同一個題材多年的刻畫,不曾更換模特,在同一個主題上不斷發掘,寄托情懷。另如郭潤文,作品則更崇尚古典繪畫靜穆崇高的美感,氣息高雅寧靜。第二類是新生代畫家,近幾年來,成長起來的一批較為年輕而充滿銳氣的寫實畫家,如忻東旺,作品總能牽動人的心弦,畫面中,明顯帶有新生代畫家對生活的獨特感受,并形成了獨特的人物造型特點。他的作品立足于寫生,直面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精神寫照,但卻能運用某種變形處理,某些侏儒化的形象,很多人難以接受他的作品,但是他作品里傳達的那種似曾相識的人物生活場景,卻深深觸動了觀眾的內心。第三類是從市場中起步、發展起來的畫家。這些畫家具備扎實的寫實繪畫功底,作品能夠細膩、精細刻畫,作品比較符合大眾的審美心理和眼光。[4]“中國寫實畫派”的成立,標志著寫實油畫家們開始群體性的探討和解決繪畫、生活、社會等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寫實油畫如何存在、怎樣發展的現實問題必然使得寫實油畫家們不斷去嘗試、提升、更新,中國寫實主義油畫也因此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以有生命力的多樣性面貌展示時代特征。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對此評論說:“雖然從造型意識和表現方式的角度來看,中國寫實畫派并不否認油畫的西方根源,但這個畫派又有自身的創新和突破:他們在對西方油畫的繼承發揚中,更注重對于本土情感的精心描摹、對中國式情趣的準確捕捉和對審美的民族化改造。”[5]
三、西方藝術中的積極元素的借鑒
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在出席《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開幕式時談到:油畫作為西方藝術的代表之一,進入中國后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油畫藝術家們更加活躍,這一時期,油畫專業在中國藝術界有了很高的地位。但是我們現在應該很清醒的意識到,油畫在傳入中國時,有其很深的西方文化背景,與中國人的文化、審美等有很大差異,中國的藝術家們在進行藝術創作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創新求變,融入更多的中國文化元素,再與西方先進的藝術理念融合,創作出有中國特色的油畫藝術,為油畫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做出貢獻。寫實主義油畫在今天中國的發展,取得了讓世界為之矚目的成就的同時,也有著廣闊的市場。但任何藝術的發展,如果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閉門造車,那么必然進入到對原有題材不停復制,對原有繪畫形式不斷重復的“固步自封”的境地。西方現代藝術雖然一開始就否定了寫實主義繪畫,但其對于觀念、思想的解放,對于新材料的運用,對于藝術疆域的拓展,以及不斷的思考、創新精神,都有其積極意義,有些方面值得借鑒,不能不加分辨,統統排斥。在西方現代藝術發展到概念藝術階段、最終用藝術否定了藝術,窮途末路后又回歸理性,西方藝術已經重拾對于寫實繪畫的興趣和尊重。西方藝術對自身大膽破壞后的回歸,也反證出寫實主義油畫對于人們普遍的感染力與親和力是其存在的最大價值,不能為其它形式所取代。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新的理念而堅定寫實主義的創作,寫實主義油畫也將因此長久的存在并發展下去。這種沖擊之后的“存在與發展”也不會是對原來的簡單重復,而是觀念、材料、技法等更新以后的全新創作,并使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具備更強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