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互聯網管理論文
隨著教務工作的深化改革和各個學校規模的擴大,如何將教務管理工作做好,做優,已經成為當今高校教務管理研究的重大課題。教務管理工作是學校的命脈,是發展這本,一所院校如果把教務工作做好了,等于抓住了發展的核心,因為教務工作比較繁瑣,工作人員壓力有時候很大,在如今網絡時代,我們可以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基于網絡這個大平臺上開發出一套好的教務管理系統,使教務管理真正的實現信息化,則會大大提升教務工作的效率,同時為廣大師生提供很多便利。本人長期從事教務管理工作,在我工作的院校,有一套專門做教務管理的網絡系統,本文即針對此系統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發表的一些看法和討論。
1教務管理的現狀及關于教務管理信息化的引進和建設
在任何高校中,教務管理在管理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教務管理的信息化極大的提高由于現存高校教務管理體制特點的制約,但在教務管理信息化實施和應用過程中還存在效率低、功能難以實現、數據比較不準甚至數據容易丟失等若干問題,也大大縮短了人力成本和一些繁瑣的工作,以下問題尤其明顯:1)教務管理軟件系統與高校實際管理體制不相符,影響著教學改革2)組織機構在職能上與教務管理系統流程不相符,影響系統的效能發揮[1]3)教務管理系統中數據控制不規范,影響教務管理的效率針對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1采用工作流技術的工作方式,做好現有教務管理軟件的應用
工作流技術是當前計算機應用領域和計算機信息技術領域迅速發展的一項新技術,基于工作流的管理系統已成為一種趨勢。工作流(Workflow)[2],是對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驟之間業務規則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為實現某個業務目標,在多個參與者之間,利用計算機,按某種預定規則自動傳遞文檔、信息或者任務。工作流管理系統(WorkflowManagementSystem,WfMS)的主要功能是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支持去定義、執行和管理工作流,協調工作流執行過程中工作之間以及群體成員之間的信息交互。工作流需要依靠工作流管理系統來實現。工作流技術不但應用到各個行業之中,而且逐漸成為軟件開發的一個基礎平臺,特別是信息管理系統,工作流是其開發科學性、規范性、先進性的重要標志,教務管理系統即是由一系列的業務流程組成,很適合將工作流技術引進到教務管理系統,使教務管理系統可以得到更多的改進,縮短業務處理周期,通過更好的規劃工作流程,并行執行相互獨立的工作模塊,工作模塊之間又可以相互協調,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目前就教務管理現狀而言,一般高校均采取購買現成的管理軟件,解決開發周期長、技術難的問題,快速實現流程管理的原型。
1.2完善教務管理運行規則與管理制度,加強人員培訓和系統的管理,增強工作責任心
首先,教務管理的客觀性,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教務系統管理教學工作,其基本數據來源全校各個部門,例如學生處,財務處,人事處,各系(院)部等,因此建立和遵守一套規范的教務管理運行規則和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確保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的高效性。其次,要遵守教務管理運行規則與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教師、學生等使用人員必須強化信息化方面相關管理理論知識的學習,增強風險識別能力和強化風險責任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和流程管理理念,自覺遵守業務規則,避免發生隨意性、盲目性的人為錯誤。再次,教務管理信息建設離不開教務管理人員的應用,因此,高校教務管理人員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和業務能力,還需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不停的加強學習和提高,能夠熟練操作軟件等,高校間可以定期組織教務管理人員進行參觀學習、工作交流,拓寬教務管理人員工作視野,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了日常的教務管理,也可以參與到教到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工作中來。
1.3加強教務管理隊伍組織建設,提高教務管理的工作效率
由于教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非常復雜、非常困難的系統工程,領導的重視和組織執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信息化的程度。目前高校的教務管理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職能化管理的傳統模式上,為了保證信息系統通暢、高效地運行,學校應以流程任務為出發點,對原有的組織結構,人員設置,工作任務進行必要的重新劃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如人員規模、任務進度安排、成員專業能力、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等,在保證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同時,盡量合理的安排人力資源
2高校教務網絡管理系統主要研究內容及工作流程
我所工作的院校目前使用的高校管理系統涵蓋高校教務管理工作的所有環節,涉及到教學計劃、教學資源、學生學籍、免修重修、教學安排(實踐教學/網上選課/課表編排/實驗教學)、教學考評、考試事務、等級考試、學生成績、教材管理、畢業處理、系統管理12個方面,劃分為55項教務管理工作,包含172個任務單元,提供800多種統計分析報表;能夠基于校園網/互聯網為高校教學運行提供先進、實用的信息化管理平臺,為學生、教師教輔人員及管理人員提供簡便、快捷的網絡化信息服務,能夠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的要求,協助高校建立符合自身特殊需要的個性化教務管理規范,為高校建設數字校園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與管理基礎。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本系統的體系結構。
2.1系統建設原則
高校教務網絡管理系統是個復雜的業務管理系統,根據實現目標及要求,應堅持“統一設計、統一實現、分期建設、逐步完善”的總體建設原則。保證整個系統建設具有系統性、實用性、經濟性,以及技術上的先進性、成熟性。根據這樣總的指導思想確定以下幾個原則[3-5]:實用性:符合現實需求,使用簡單,操作方便,易學易用。先進性:在平臺的選用、方法設計方面均采用當前的先進技術,以保證系統功能的可靠發揮。標準性:整個支撐平臺系統均采用開放式結構,符合國際標準和行業標準,以適應業務的發展和擴充,系統整體能夠融合新技術,且便于維護,具有靈活擴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