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外語翻譯
一、母語負遷移
心理學認為,遷移(transfer)是指在學習新知識時,學習者將以前所掌握的知識、經驗對學習新知識產生的影響。遷移又可分為正遷移(positive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兩種,在英語學習中,母語對英語能夠起促進作用,產生積極影響的遷移是正遷移;反之,母語對英語學習中所起的干擾或阻礙作用,產生消極影響的遷移稱為負遷移。(Robert,1977)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兩種語言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如果把母語的規則搬到英語中去就會產生錯誤,從而對英語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在第二語言學習的初級階級,這種現象經常出現。
二、漢英主語的差異
語言學家王力先生曾經說過,“就句子結構而論,西洋語言是法治的,中國語言是人治的。法治的不管主語用得著用不著,總要呆板地求句子形式的一律,人治的用得著就用,用不著就不用,只要能使人聽懂說話人的意思, 就算了。”(王力,1984)在漢譯英時并非所有原文句子中的主語都能被轉換成譯文中句子的主語,因此弄清楚漢英兩種語言主語的差異顯得尤為重要。漢英兩種語言主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零位主語與形式主語。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表現之一就是在漢語中有很多無主句,而英語句子中主語不可缺少,當譯者無法找到合適的詞作主語時,應想到 “it” 形式主語和“there + 動詞 + 主語”結構。如:沒有努力,就沒有成功。Without efforts, therewould be no success原句的漢語句子是個無主句,在譯成英語的時候,需要用“there be”句型結構。
(二)話題顯著與主語顯著。趙元任先生和美國 語 言 類 型 學 家 Charles N Li & Sandra AThompson都認為:英語是注重主語的語言,漢語是注重話題的語言。(趙元任,1979;CN Li&SAThompson,1976)所以在漢譯英中,有些漢語句子的主語不顯著或省略,但譯成英語時必須將主語確定并補譯。如:弄得不好,就會前功盡棄。If things are notproperly handled, our labor w ill be totally lost單從漢語句子來看,主語是不明顯的,但譯成英文時,需要確定其主語“事情(things)”,并將其補譯出來。
(三)漢、英主語的詞類不同。漢語的主語有很大的詞類兼容性,幾乎什么詞都可以直接作主語,其原因是漢語的主語可以只是個“話題”,任何事物都可以成為話題。著名的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在他的《漢語口語語法》一書中列舉了6 種漢語主語:名詞性主語、動詞性主語(如“走行,不走也行”)、表示時間處所和條件的詞語作主語、介詞引出動作者作主語(如“由主席召集會議”)、別的介詞短語作主語和主謂主語。(趙元任,1979)而英語主語則必須是名詞或者主格代詞,其他任何詞若想要作主語,必須在形式上作調整,使其具有名詞的性質。如:他想上大學的愿望最終實現了。His thought of going to college came true at last
(四)人稱主語與物稱主語。中國歷來有“天人合一”的觀點,所以漢語句子習慣用人來作主語。英美人則較強調客觀,因此英語句子的主語是從事物出發,把“人”放在從屬地位,因而常用非人稱(impersonal)作主語,強調物對人的作用,其主語可以是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自然客觀現象的時間名詞或表示抽象概念和觀念的名詞等。例如:1.我現在想不起他的名字。His name escapes me for the moment2.當夜幕降臨時,他離目的地還有好幾英里路。Nightfall found him many miles short of hisdestination
三、母語負遷移對漢譯英主語翻譯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由于漢英兩種語言在類型上的差異,尤其主語差異較大因此造成了漢譯英中,譯文在句子的結構,譯文的行文方式,翻譯時的語言習慣上極易受到漢語母語的影響,從而造成了譯文的生硬,晦澀不符合英語的習慣。以下筆者將通過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實際問題從四個方面具體分析母語負遷移對學習者漢英主語翻譯的影響及相應的解決方法。
(一)主語丟失:補譯主語
英語句子中的主謂結構必須齊全,缺了主語或謂語就是病句。漢語不是這樣,漢語造句習慣重簡潔,能省的決不重復。因此,漢譯英時,母語負遷移會影響學習者對主語的翻譯,造成主語丟失。如:原文:太大或者太小,對我們來說都不合適。
原譯:Too large or too small is not suitable for us改譯:Trousers, which are too large or too small,are not suitable for us上例表明,漢語里,在上下文清楚的情況下,就可以把主語“褲子”省去,在英語里則不能省,需要根據相應的邏輯關系,補出主語。
(二)主語與主題混淆:轉化漢語主題語
漢語是重主題的語言,其“主題—評論”句是漢語的基本句子結構,與英語的主謂結構句型有本質的不同。(方夢之,1994)“主題—評論”句的話題可以是一個事件或者幾個事件的串聯,因此主題語可能是一個詞、詞組、分句甚至是并列或復合結構,而且主題語并不單單跟評論語中的動詞相聯系,而是跟整個評論語相關,所以要將漢語中的“主題—評論”句轉化為英語中的主謂句,需要處理好漢語主題語與英語主語的關系,避免混淆主語和主題,并注意整個漢語主題語的轉化。如:原文:中國人民的不屈不撓的努力, 必將穩步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原譯:We Chinese people’s indomitable effortswill unswervingly reach our goal改譯:We Chinese people will unswervingly reachour goal by our own indomitable efforts學習者受漢語主題結構負遷移的影響,完全從漢語的習慣出發,把主題“努力”直接對譯為英語的主語,混淆了主語與主題。而“努力”并不能實施“達到目的”的動作,所以在譯成英語過程中,應將其轉化為狀語,以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