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體育
體育作為一項產業,在西方發達國家擁有巨大商機,如美國,體育產業的產值占其國民生產總值的1.3%,80年代末期體育產業的產值已超過600億美元,超過了石油化工業和汽車業等重要工業部門。
美國每年的體育贊助支出超過6億,僅“空中飛人”喬丹一人的產業關聯價值就高達50億美元。可以說,在發達國家中,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已經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體育保險業正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北京申奧的成功,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將眼光投向體育產業這塊蛋糕,奧運經濟不僅會帶來許多商業機會,也使得體育保險走近了人們的視野。然而,我國的體育保險與國外發達成熟的體育保險相比,還處于起步階段。國內體育保險發展滯后的現狀與一個世界體育強國的地位極不相稱。因此,加快發展我國的體育保險業成為當務之急,加強對體育保險的理論探討成為了時代和現實提上日程的任務。
1保險與體育保險的概念
1.1保險的概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2條規定:保險是指擔保人根據合同的約定,向保險人付保險費,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殘廢,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你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保險作為一種金融,和其他商品一樣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換,保險市場是保險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和,由買方、賣方,和中介人構成保險市場的主體。
1.2關于體育保險的界定
體育保險作為保險家族中的一員,專指體育領域中從事的保險活動。據國際著名體育運動及賽事保險經紀公司高仕華公司的專家介紹,體育保險的內涵廣泛,從體育保險實際經營操作來看主要分為:體育賽事保險和體育運動保險。體育賽事保險主要有:體育賽事參加者的安全,天氣原因造成的賽事拖延和取消,體育設施裝備、轉播以及住宿和體育場館等提供保險;體育運動保險為:為運動員提供適合專項體育項目及其訓練情況的保險方案,以及為所有參加運動的運動員、教練員及觀眾提供的保險方案。
高層次的體育保險不僅滿足于保險計劃提供的保障,更看重對于體育賽事和體育運動中的風險進行分析、預防和處理,以及體育和保險領域的專家所能提供的便利的專業咨詢服務。
2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現狀
2.1我國體育保險開始起步
最早提出體育保險的設想是在1995年3月,n位全國政協委員向八屆全國政協會議遞補交提案,要求給那些為我國體育事業做出貢獻的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建立傷殘和養老保險制度。1996年,香港南華體育會主席洪祖杭先生向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捐款1200萬元,用于建立專項保險基金為國家隊運動員進行保險。同年5月30日,體育總局正式批準設立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體育保險部,作為體育保險的職能部門,1998年9月28日,在國家體育總局,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簽字儀式舉行,所有奧運項目的1400名國家運動員獲得了運動員意外傷殘保險。1999年10月18日,完成國家隊優秀運動員人身保險第二年度投保。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經過一年的發展,已由單一的運動傷殘保險,擴大為包括運動傷殘在內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并且所有獲得“奧運會”,“世界杯”。“世錦賽”三大賽的冠軍的優秀運動員增加了一倍的保險金額,最高賠付額60萬元。
2.2世界杯促進了我國體育保險的快速發展
韓日世界杯因中國隊44年來的首次出線而在國人心中有了非比尋常的分量。國內保險公司更是不惜代價,承保權的爭奪上上演了白熱化“拼殺”。
2002年4月初,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就搶先與中國足協簽約,被指定為中國足球代表團出征韓日世界杯的國足提供人身保險。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則轉向球迷,不僅為球迷量身定做了保險產品套餐,并早在2002年3月份就正式對外公布與韓國三星在世界杯間的合作協議,即世界杯比賽期間,所有赴韓中國球迷只要到平安的業務員那里做一個簡單的登記手續即可獲贈“平安中國球迷援助卡”所承諾的10萬元意外保障,同時開通在韓國當地的24小時急難授援助服務。大運會,四國女足邀請賽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全方位進入。為第十四屆亞運會的中國代表團提供綜合責任保險,以及前不久在湯尤杯世界羽毛球團體錦標賽中,以唯一指定保險機構獨家承保比賽和獨家冠名權的絕對優勢占盡風光,使一直為人們所陌生的體育保險突然成了與重大賽事同樣惹眼的風景。
2.3北京申奧成功為體育保險發力
北京申奧成功,奧運經濟不僅帶來許多商業機會,也使體育保險走進了人們的視野,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后,北京奧申委,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中體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共舉辦了奧運會與中國體育保險”研討會,對奧運會承辦國組委會所將要面臨的經營風險進行了分析,并研討了分散這些風險,損失風險等8大類的體育風險管理技術。我國體育保險,與發達國家的體育保險相比,仍處于起步階段。體育保險正像是一座等待挖掘的金礦,它蘊藏無限商機,等待著保險公司去挖掘。
從國內的需求情況看,體育保險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運動員的保險,主要是傷殘保險。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注冊運動員約2萬人,若加上二線、三線運動員則不下8萬人,每年參加全民健民的人數在億次以上,僅國家隊運動員的保險,一單就是100萬元的保費、7.2億的保額。二是體育產業保險。
我國90年代末體育產值為1400億元人民幣;每年的傳統競技和商業性的國內外大型賽事有599場;全國各類體育場館1997年統計數字已有615693個,其他財產更不在少數。國家體育總局的有關負責人曾算過這樣一筆賬;目前,我國有61萬多個運動場館,每年有近6血場納入總局計劃的大型體育賽事在各地舉行,3億多人經常參與體育活動,各層次的專業運動員數量達8萬多人,這其中所蘊含的商機無限。而這些數字到2008年還將有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