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對保障食品質量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當前食品安全現狀出發,分析了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并提出了確保食品質量與安全的管理措施,以期為食品相關行業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食品安全;影響因素;措施
食品是生存的基礎,食品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關乎人們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發展,食品從生產到消費都構成了一個比較復雜的鏈條,涉及生產、加工、管理與銷售等諸多環節,而任何一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食品質量安全。近年我國食品安全事故頻發,需深入分析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因素,并采取相應舉措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1 食品安全現狀
1.1 農產品中的農藥超標
農業科技的發展為各種食品原材料的種植與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科學應用農藥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從而確保農作物產量與品質的提升。然而,從農作物種植實踐來看,農作物存在濫用農藥的現象,甚至多頻次使用超強功效農藥,導致農作物中含有農藥殘留,從而帶來食品安全隱患。
1.2 食用動物體內的激素種類及數量嚴重超標
可食用動物,如雞、鴨、牛、羊、魚等是食品中的重要原材料,它們的生長培育周期時間長短直接影響養殖戶的資金、時間投入、經濟收益。隨著各種動物生長激素的應用,很多養殖戶為了減少養殖成本,過于追求短期內增肥增重的養殖效果,在養殖過程中違規濫用各種動物激素,加速動物的生長進程,導致很多動物體內出現激素或藥物超標的問題。
1.3 添加劑的類型和數量超標
隨著食品加工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食品添加劑被用于食品加工過程中,如防腐劑、甜味劑等,在延長食品保質期限、提升食品口感與外觀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有些食品加工企業為了提升食品口感、外觀等,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甚至違規使用各種食品色素,這些食品流入市場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1.4 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污染是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因素。工業生產會產生富含鉛、鎘等重金屬類物質,部分地區存在工業排污處理不當的問題。工業廢氣、廢水等沒有得到有效處理會排入環境中,可能通過水循環、大氣循環等途徑對灌溉用水、飲用水等造成污染,經農作物或可食用動物等進入食物鏈。消費者大量食用,可能對腎臟、神經系統等造成不可逆的損傷[1]。
2 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
2.1 微生物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食品從生產到銷售中間有很多環節,任何環節出錯都可能導致微生物污染的出現,從而影響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行業調查數據顯示,部分食品加工廠存在食品安全意識不足的問題,在食品加工、包裝、運輸等環節由于操作不當,出現細菌污染、真菌污染、病毒污染,而食用受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可能會引發食物中毒等事件的發生。
2.2 化學性物質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為了提升食品原材料的產量與品質,在農作物或畜牧養殖過程中通常會使用一些化學性物質,化學性物質使用不當會對食品原材料造成污染,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人們已意識到這類污染的危害性,我國相關部門出臺了關于停止生產與使用劇毒性化學物質的規定,但從國家相關監督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來看,很多食品檢測出禁用的高毒農藥。
2.3 環境污染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垃圾、工業廢物增加,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各種環境污染問題層出不窮。部分農作物種植區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問題,一些污染元素會被農作物的根系吸收,并在植物體內富集,最終通過生產加工與銷售流向消費者[2]。
2.4 食品流通秩序混亂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從食品相關行業的大數據來看,從事食品行業的企業眾多,有廠商也有經銷商,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有很大比例,部分食品企業沒有意識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再加上缺乏科學的食品經營管理,導致食品在流通環節秩序混亂,食品質量與安全難以得到保障。食品都有保質期,食用超出保質期的食品可能對身體帶來傷害,然而不少廠商或者經銷商因貪圖私利,出售過期、變質食品,嚴重擾亂了食品市場的秩序,這種現象在偏遠鄉村更為常見[3]。由于食品安全意識的匱乏,很多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不會認真核驗食品保質期,而誤食過期食品,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此外,部分食品廠商會回收已過期的食品,通過修改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等方式讓過期食品再次流入市場進行銷售。
2.5 食品生產管理水平低對食品安全的影響
我國食品工業發展迅猛,各類食品企業如雨后春筍,行業內魚龍混雜,有實力雄厚、操作規范的大型企業,也有規模較小,管理水平較低的小型食品企業。企業規模與管理水平參差不齊,食品產業鏈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從而給食品質量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推薦閱讀:食品安全管理在大數據時代下的應用策略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