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精品91-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观看-国产亚洲精品aa在线看-国产亚洲精品xxx-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樹人論文網一個專業的學術咨詢網站!!!
樹人論文網

中國玉米供需平衡及國際市場可利用性分析

來源: 樹人論文網發表時間:2021-06-10
簡要:摘 要 [目的] 當前中國玉米供需形勢偏緊,產需缺口有擴大趨勢,綜合考慮到水土資源短缺的要素制約以及玉米進口來源國集中的貿易風險,加強對國際玉米市場資源可利用性研究,分

  摘 要 [目的] 當前中國玉米供需形勢偏緊,產需缺口有擴大趨勢,綜合考慮到水土資源短缺的要素制約以及玉米進口來源國集中的貿易風險,加強對國際玉米市場資源可利用性研究,分析世界玉米主產國玉米生產和出口潛力,保障國內玉米供應安全十分必要。[方法] 文章運用比較分析法,對國內外玉米供需、貿易的歷史和最新數據進行比較詳實的統計分析;采用 FAO—GAEZ模型測算世界玉米主產國的玉米生產潛力。[結果] 當前中國玉米產不足需,長期看供需格局偏緊將持續,玉米凈進口將維持常態化;世界玉米供需格局較為寬松,美國的玉米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玉米產量和出口量的份額在逐漸下降,而巴西、阿根廷、烏克蘭的份額在逐步上升,貿易格局呈多元化發展;從4個玉米主產國較好的生產與出口潛力看,未來中國利用國際玉米市場資源的空間環境較為有利。[結論] 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保障中國玉米供需平衡,要實施玉米進口多元化戰略,分散玉米進口風險,引導農業企業 “走出去”,加快建立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糧食供應體系,同時要立足國內生產保供給,優化玉米產業區域布局,促進國內玉米產業的健康和高質量發展。

中國玉米供需平衡及國際市場可利用性分析

  本文源自劉靖文; 侯麗薇; 楊艷濤,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發表時間:2021-04-25

  關鍵詞 玉米 供需平衡 潛力 進口 國際市場

  0 引言

  確保糧食安全始終是國家安全的頭等大事,要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全球化背景下利用國際糧食市場資源是中國糧食安全的必要補充。 2010年中國由玉米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2012年玉米超過水稻成為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在國家糧食生產和消費中占有重要地位。2016年國家取消玉米臨時收儲制度,玉米價格由市場供需狀況決定,供需形勢發生逆轉,長期供需向偏緊轉變,2017/2018年度首次出現產不足需。加之2020年草地貪夜蛾的危害進一步向北遷移,而全國60%~70%的玉米產自黃淮海及北方玉米產區,這使得目前中國玉米的生產形勢更加嚴峻。綜合考慮到國內耕地數量少、質量下降以及水資源短缺的要素制約,研究世界玉米生產資源可獲得性如何以及市場可利用性有多大,主要生產國玉米增產及出口潛力有多大,對中國提高統籌利用 “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包括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外國內兩種資源,保障中國玉米供應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文獻對中國玉米供需平衡的研究主要沿兩條主線進行:一是采用不同的方法預測玉米產需缺口。呂曉英、李先德通過構建系統動力模型,研究多方案模擬結果,認為2030年中國玉米總供給量將達3.18 億 t,總需求量將近 3.3億 t,從 2020年開始出現供需關系的長期偏緊格局[1] ;尹靖華、顧國達采用 ARMA 模型、指數平滑、灰色預測和組合預測等方法預計 2030 年中國玉米缺口為 0.44 億 t,占玉米需求比例的13%[2] 。二是對玉米供需平衡的分析被包含在中國糧食供需平衡的分析之中。王遼衛分析中國主要糧食品種供需形勢時,認為玉米市場產需存在缺口,臨儲玉米拍賣是保障國內玉米供給的主要渠道[3] ;黃季焜、王濟民等認為中國糧食供需失衡的局面將延續到2035年前后,隨著畜產品需求增長,玉米供需缺口會逐漸擴大[4] 。對國際市場可利用性的研究集中在對世界某一區域的糧食生產潛力分析。周曙東、朱晶研究發現,大豆增產潛力主要在南美洲國家和美國,稻谷增產潛力主要在東南亞和巴西,小麥增產潛力位于南北溫帶地區,中國利用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的小麥市場潛力較大,玉米則在世界大部分地區都有增產潛力[5-6] 。孫致陸、李先德研究發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糧食發展潛力約在 3.82億~4.10億 t,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國家的糧食發展潛力能夠增加全球糧食供給[7] 。

  根據文獻發現,目前大多數研究普遍認為中國玉米存在產需缺口,國際糧食市場也具有一定的生產潛力,但是玉米的生產、消費、供需平衡及進口是一個系統,從系統角度出發,已有研究針對糧食單一品種的聚焦不夠,而玉米作為飼料糧,具有與其他糧食品種不同的特性與地位,需要獨立進行研究。且國際糧食資源可利用性應綜合考慮增產潛力以及出口潛力等因素的影響。鑒于此,文章從分析2009/2010 至2020/2021年度中國及世界玉米供求狀況和貿易變化入手,對國際市場資源可利用性進行研究,對主產國玉米生產和出口潛力進行分析,為中國保障玉米供需平衡提供政策參考。

  1 中國玉米供需狀況及進口貿易變化趨勢

  1.1 近年玉米產量有所下降,未來將逐步增加

  如圖1所示,中國玉米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在 2009/2010至2015/2016年度呈上升趨勢,2016/ 2017至 2020/2021 年度有下降趨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為 4 128 萬 hm2 ,產量為 26 077 萬 t,較 2016 年分別減 少 289 萬 hm2 、 284 萬 t, 3 年 降 幅 分 別 為 6.55%、1.08%。玉米播種面積減壓主要原因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及大豆振興計劃,而播種面積降幅與產量降幅沒有同步,原因在于單產提高,2019 年國內玉米單產為 6.32t/hm2 ,較 2016 年提高 5.86%。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市場需求的影響以及種植結構調整的逐步到位,玉米種植面積將恢復性增加,單產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將呈增長態勢,國內玉米產量將逐步穩定上升。

  1.2 2019年玉米飼用消費降低,長期看總需求量剛性增長

  玉米主要用于飼用消費和工業消費。飼用消費方面,2019年中國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玉米需求整體放緩,用糧企業和貿易商采購臨儲玉米積極性明顯下降。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2020年 6月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飼用消費 17 500萬 t,同比減少 5.41%;臨儲玉米競價交易實際成交 2 191萬 t,同比減少78.12%;平均成交率為27.18%,同比下降18%。工業消費方面,2019年中國統計在內的玉米深加工企業總計 159家,總玉米加工能力達到 7 466萬 t,較 2018年增加 740萬 t,玉米工業消費需求在產能擴張支撐下上漲,且燃料乙醇或將成為下一個增長極,產量缺口空間較大,未來玉米工業消費將繼續增長。長期來看,隨著非洲豬瘟影響的消退、人們消費結構的升級以及經濟增長,玉米需求剛性上漲是必然趨勢。國家糧油信息中心2020年6月預計,預計2020/2021年度,國內玉米飼用需求17 700萬t,同比增加500萬 t,增幅2.91%;工業需求8 300萬t,同比增加300萬t,增幅3.75%;總需求28 004萬t,同比增加809萬t,增幅2.97%。

  1.3 玉米供需緊平衡持續,產需缺口有擴大趨勢

  如圖 1所示,2009/2010至 2016/2017年度中國玉米存在階段性供給過剩,從 2016/2017年度開始,玉米消費量高于生產量,產需缺口有擴大趨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2020 年 6 月最新發布的數據,預計 2020/2021年度,中國玉米產量為26 100萬t,同比擴大23萬t,增幅0.09%;消費量為28 004萬t,同比擴大 809萬 t,增幅 2.97%;產需缺口為 1 904萬 t,同比擴大 786萬 t,增幅 70.30%。自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國內去庫存速度加快,玉米產需缺口出現“鱷魚嘴”現象。從生產端看,2016—2019年由于面積調減等原因玉米產量下降,未來產量的恢復性增加需要經歷一個過程,短期內仍然產不足需;從需求端看,隨著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加之工業需求的產能擴張,未來玉米需求量增速將快于產量增速,產需缺口將有擴大趨勢,供需緊平衡格局依然持續。據中國農業產業發展模型 (CASM) 預測,2025年中國玉米凈進口量將達到1 587.74萬t。同時,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考慮,為了保證口糧絕對安全,由于土地等資源有限,適當放開飼料糧進口是必然的選擇,因此未來玉米凈進口將是常態化。

  1.4 玉米進口量增加,進口來源集中

  中國玉米進口貿易的變化,一是近年來進口量不斷上升,并且隨著國內玉米供需格局偏緊持續,玉米進口將呈擴大態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2020 年 6 月最新發布的數據,2019 年中 國 共 進 口 玉 米 479.11 萬 t, 較 2016 年 增 加 162.41 萬 t,近 3 年總增幅 51.28%。二是長期以來進口來源較為集中。如圖 2 所示,2014 年之前中國主要從美國進口玉米,2014 年之后玉米進口主要來源國轉向烏克蘭。其中,從美國進口的玉米量占比由2013年的90.98%下降到2019 年的 6.63%,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量占比由 2013年的3.34%上升到2019年的86.36%,貿易結構仍然較單一。隨著中美貿易關系的緩解,預計后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玉米的數量將會增加。

  2 世界玉米供需、貿易狀況及對中國的影響

  2.1 世界玉米產量不斷增加,美國所占份額下降

  據美國農業部 2020 年 6 月最新發布的數據,2009/2010 至 2020/2021年度世界玉米收獲面積和產量總體不斷增加,預計 2020/2021年度產量為 118 847.60萬 t,近 10年產量總增幅達 44.15%。增產原因主要在于玉米收獲面積和單產的提高,收獲面積和單產分別由 2009/2010 年度的 15 695.2hm2 和 5.25t/hm2 增加到 2020/2021年度的19 813.3hm2 和6.00t/hm2 ,總增幅分別為26.24%、14.29%。

  同時,世界玉米生產格局正在發生改變,美國所占份額有下降趨勢,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南美洲國家、以烏克蘭為代表的黑海地區國家所占份額上升趨勢明顯。據美國農業部 2020年 6月最新發布的數據,美國玉米產量占世界玉米產量的份額由2016/2017年度的34.1%下降到2019/2020年度的31.3%;巴西、阿根廷則由 2016/2017年度的 8.7%、3.6% 上升到 2019/2020年度的 9.1%、4.5%;烏克蘭由 2016/2017 年度的2.5%上升到2019/2020年度的3.2%。

  2.2 世界玉米消費量不斷增長,供需格局寬松

  世界玉米消費量在不斷增加,但總供給大于總需求,供需格局較為寬松。據美國農業部 2020年 6月最新發布的數據, 2009/2010至2020/2021年度世界玉米消費量近10年總增幅40.99%,但產量總體高于消費量,庫存消費比在波動中上升,2016/2017至 2019/2020 年度雖然連續 3 年下降,但是 2019/ 2020 年度世界玉米庫存消費比依然在 27.92%,處于較高水平,供需仍然維持寬松格局(圖3)。未來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世界玉米消費量將不斷增長,而畜牧業的穩定發展使得飼料在全球玉米消費中的比重有所上升,飼用消費將成為拉動玉米消費增長的主要來源。美國農業部 2020 年 6 月預計,預計 2020/2021 年度世界玉米消費量將達115 757.10萬t,創歷史消費量最高水平。其中食用、種用和工業消費量 42 715.2萬 t,占總消費量的 36.90%;飼用消費量 73 041.9萬t,占總消費量的63.10%。

  2.3 世界玉米貿易量不斷增長,貿易格局更趨分散化

  世界玉米貿易的變化,一是貿易量在不斷增長。據美國農業部 2020 年 6 月最新發布的數據,預計2020/2021年度世界玉米貿易量為 18 288.80 萬 t,比 2015/2016 年度增加 3 765.50 萬t,近 5 年總增幅 25.93%。二是貿易格局更趨分散化。進口方面,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將增加肉類消費,玉米需求量增長強勁,進口將持續增加。墨西哥、伊朗、越南、中國、埃及等國玉米進口將較快增長,日本、韓國、歐盟等玉米進口量基本穩定,仍將保持主要進口國家或地區的地位。出口方面,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玉米出口份額明顯增加,美國份額減少。如圖4所示,2015/2016年度美國玉米出口量占世界玉米出口量的35.15%,預計2020/2021年度其出口量5 500萬t,出口占比將下降到30.07%。而巴西、阿根廷、烏克蘭玉米出口份額總體上升態勢明顯,預計 2020/2021 年度 3 國玉米總出口量將占世界出口量的 57.41%,國際玉米出口市場“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在改變。

  2.4 中國利用國際玉米市場的機遇與風險并存

  從機遇上說,世界玉米生產總體維持上升態勢,在進口需求的推動下,玉米貿易量亦是保持增長趨勢,這為中國利用國際市場彌補國內缺口提供了保障。從風險上說,隨著國內外玉米市場相互影響程度的加深,中國玉米貿易有四大風險:一是國內外玉米市場整合程度提高,但玉米貿易效率較低,缺乏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與定價權[8-9] 。二是單一的進口來源與較高的集中度增加了玉米進口風險,2020年1— 4月中國共進口玉米 213.65萬 t,其中 92.33% 是從烏克蘭進口。三是突發事件的發生也會增加貿易風險,例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糧食生產受到影響、供應鏈阻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大了玉米貿易的不確定性。四是世界各國對玉米需求量的持續增長加劇了中國進口玉米增加的難度。因此中國要防范玉米進口貿易的風險,首先要對未來國際市場資源的可利用性進行探討。

  3 4個玉米主產國生產潛力及出口潛力分析

  2019年美國、巴西、阿根廷、烏克蘭的玉米生產總量占世界玉米總產量的49.18%,出口總量占世界玉米總出口量的 87.85%。研究對比這 4個國家的玉米生產潛力和出口潛力,對中國利用國際玉米市場空間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生產潛力分析

  從可開發潛在耕地面積看,4國總面積達24 903萬hm2 ??砂l開潛在耕地面積是指在考慮各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仍然可以利用的未開發適宜用于耕作的土地面積。綜合各國耕地開發的限制因素和全球農業生態區 (GAEZ) 數據庫在“雨養+灌溉”供水條件與混合投入水平下的數據,可估算得到巴西的可開發潛在耕地面積最大,為16 785萬hm2 ,其次是阿根廷為5 744萬hm2 ,烏克蘭和美國的可開發潛在耕地面積分別是1 325萬hm2 和1 049萬hm2(表1)。

  從潛在玉米單產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在 2020S ① 時期均有提升空間。該研究以 2009/2010 至 2018/2019 年度美國、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近 10 年玉米平均單產為參照期,對比 GAEZ 數據庫在“雨養+灌溉”供水條件下對玉米生產采取高投入水平時,4國在 2020S時期的玉米潛在單產之間的差距。如表 1 所示,美國目前的玉米單產水平已遠高于未來 2020S 的單產,依靠科技進步增產的空間較小。而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的單產在 2020S均有提升空間,阿根廷的玉米單產差距最大,為1.22t/hm2 ,烏克蘭的是0.43t/hm2 ,巴西的是0.14t/hm2 ,這個差距通過科技投資和管理是可以實現的。

  從玉米潛在產量看,4國合計為 40 878.81萬 t。根據玉米種植面積占國內玉米、小麥、稻米、大豆 4 種糧食作物總種植面積的比重②可以估算得出當前巴西、阿根廷、烏克蘭和美國的可開發潛在玉米耕地面積[10] 分別為 5 015.36 萬 hm2 、1 078.72 萬 hm2 、444.27 萬 hm2 和 409.53 萬 hm2 。利用 GAEZ 數據庫各國在 2020S時期的潛在玉米單產,可以估算得到未來2020S巴西、阿根廷、美國和烏克蘭的玉米潛在產量分別為 25 478.03萬 t、9 374.08萬 t、3 218.91萬 t和 2 807.79萬 t (表 1)。其中巴西的玉米生產潛力最大,對世界玉米潛在產量的貢獻是62.33%,阿根廷、美國和烏克蘭的生產潛力次之,對世界玉米潛在產量的貢獻分別是22.93%、7.87%和6.87%。

  3.2 出口潛力分析

  從玉米產需盈余及自給率看,4 國有較好的玉米出口潛力。糧食自給率可以衡量國家的糧食安全水平,在保證滿足本國玉米需求的同時,國內玉米產需盈余、自給率水平越高,玉米對外出口的潛力就越大。如表2所示,從產需盈余看,美國一直居于高位,巴西、阿根廷和烏克蘭呈現不斷擴大趨勢,這主要得益于4國玉米產量在不斷增加的同時國內消費量基本保持穩定。從自給率看,2009/2010至2019/2020年度 4國玉米的自給率水平均保持在 100% 以上,其中烏克蘭自給率自 2016年以來快速提升,2019/2020年度已達到634%,玉米出口潛力要明顯大于美國、巴西和阿根廷。

  從國家農業與貿易支持政策看,近幾年4國采取補貼政策、農場支持計劃、改革關稅與配額制度等政策措施以提高本國糧食增產與出口能力。以美國為代表的成熟國家農業與貿易政策偏向通過貿易保護為本國糧食出口提供支持,以烏克蘭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則更傾向于吸引外國投資與提高國內基礎設施以促進糧食生產與出口,了解主要出口國家農業與貿易政策的變化是研究玉米出口潛力的重要因素。美國農業的主要支持政策是補貼政策,2018年美國對農場啟動農業補助項目,用于彌補美國農戶在中美貿易摩擦中受到的經濟損失,其對外貿易政策具有“雙重標準”,會根據本國利益的需要推動改變國際貿易規則。巴西主要包括家庭農場支持計劃、促進生物能源發展和糧食出口鼓勵政策等,此外巴西還將私有化更多機場和鐵路以提振谷物出口。阿根廷是外向型農業發展國家,2015年取消玉米出口關稅與谷物出口配額制度,同時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引進外資的措施積極致力于增強其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刺激農場經濟發展是烏克蘭近幾年農業與貿易政策的重要內容,2014 年烏克蘭引入土地長期租賃制度,外資能夠獲得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2018年政府投資10億美元補貼支持農場發展,未來烏克蘭將新建36 個港口設施,大力提高海港的糧食出口能力。

  4 政策建議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取消玉米臨時收儲制度后,中國須在新形勢下重新認識國內玉米供需格局,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保障玉米供需平衡。

  4.1 實施玉米進口多元化戰略

  中國應采取不同的貿易方式加強與4個玉米主產國的合作,分散進口風險,提高國際市場有效供給水平。具體來看,可通過簽訂玉米貿易長期合作和國家協議的方式,穩定與美國、巴西的貨源供給,減少貿易摩擦;利用阿根廷優越的投資環境發展“訂單農業”,提升貿易合作效率與農業合作現代化水平;借助“一帶一路”農業走廊促進與烏克蘭在玉米種植、加工、技術等方面實施產業化合作,建立農業合作示范區。此外,中國還可以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玉米貿易合作,實現進口國家多元化,例如依托“金磚五國”的戰略貿易伙伴關系加強與南非的玉米科技交流,充分挖掘其單產潛力。

  4.2 引導農業企業“走出去”

  支持農業企業“走出去”,加快建立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糧食供應體系,一方面中國應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強金融支持、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等方式為企業“走出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進行境外投資,積極參與到境外糧食生產、加工、物流、銷售等全產業鏈的經營,逐步建立全球糧食進口供應網絡與農業資源供應鏈。另一方面,在現有農產品交易基礎上要探索建立全球糧食交易中心,加強對重點產品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掌控,增強中國在全球糧食貿易中的定價權與話語權,有效規避和防范國際糧食市場風險,全面提升中國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保障國家糧食供應安全[11-12] 。

  4.3 保障國內玉米產業健康發展

  盡管中國利用國外玉米市場彌補國內產量不足的空間環境比較有利,但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必須立足國內生產保供給。保障國內玉米產業健康發展,首先在當前“去庫存”以及結構調整背景下,應穩定優勢產區玉米播種面積,加快玉米生產者補貼,保障農戶種植收益穩定,提高種糧農民積極性[13] 。其次,要促進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延長玉米加工鏈條,形成多元化的產品結構,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產業競爭力。最后,要優化玉米產業區域布局,盡可能發揮主產區的優勢,以東北、黃淮海和北方玉米主產區為重點,建設一批生產、加工、流通有效銜接的產業聚集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综合 |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男人都懂www深夜免费网站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 妞干网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 成成人看片在线 |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 亚洲色图首页 | 黄色免费看视频 | 人成免费网站 | 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一级特黄aa大片婷婷 | 国产91麻豆视频 | 6080yy午夜不卡一二三区久久 | 黄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毛片 |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国产亚洲 | 日韩欧美黄色大片 | 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 逼逼好嫩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日本一级韩国一级 | 久久九九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国产性色视频在线高清 | 国产v在线在线观看羞羞答答 |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 免费大片网站 | 性色午夜视频免费男人的天堂 | 在线亚洲精品防屏蔽 |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无线观看 | 日韩午夜在线视频不卡片 | 欧美一级特黄毛片视频 |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