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也是很迅速的,我國也很關注農業經濟。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我國也出了一些關于農業經濟的文件和政策。本文是一篇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研究。
[摘要]在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下,現代農業發展創新出現新的契機與挑戰。為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創新,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農業鼓勵政策。廣西是一個農業大省,也是農業人口大省。在新時期,廣西如何立足現有的農業產業基礎,逐步實現黨中央提出的“四化同步”、供給側改革的目標,建立健全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體系,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這是不可避免要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現代農業,發展,創新
從近10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可以看出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從未停止過,對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給予很高的重視。廣西是一個農業欠發達的省份,廣西地理環境的典型特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根據第二次土地調查統計,全區土地總面積2376萬hm2,全區人均耕地873.77m2,低于全國人均耕地140.07m2。甘蔗、蔬菜、玉米、薯類、花生、木薯等的播種面積也較大,分別達到112.8萬hm2,107.5萬hm2,5.8萬hm2,25.6萬hm2,18.8萬hm2,23.1萬hm2。現代農業發展創新有利于保證農民的收入來源,為農業發展提供充足資金,增強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經過多年的努力,廣西扶貧開發項目取得不錯的成效。2014年年底,全區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538萬人,而在2010年時,貧困人口曾達到1020萬人。同時貧困發生率為12.6%,與2010年比,下降了11.3%。但是,至2014全區仍有貧困縣54個,現實情況決定了我國扶貧攻堅工作仍任重道遠,廣西也仍然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不管是全國還是廣西,都迫切需要尋求扶貧攻堅新路。因此,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SWOT分析
1.1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優勢
1.1.1經營主體多元化。農業部門鼓勵多種經營主體參與農業生產,借鑒土地使用權流轉向種養大戶集中的好經驗和做法,鼓勵和支持農民當“老板”,實行種養企業化管理,擴大商品生產,帶動周圍農戶生產經營的積極性。2014年廣西種糧大戶有1309戶。其中,桂林市、南寧市種糧食大戶比較多,超過300戶(詳見表1)。農民合作社18552個,比上年新增41610個,增幅達30%。廣西家庭農場2586家(詳見表2)。國家級龍頭企業31個,自治區級201個,市級1184個,詳細分布見表3。1.1.2品牌農業數量多。2014年廣西通過認定的“三品”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共902個,基地總面積36.1萬hm2。以來賓為例,優質糧食知名品牌有“鳴象”、“吉象”、“大瑤山”大米和“忻玉”珍珠糯玉米等;黔江制糖有限公司生產的“黔江”牌,“晶龍”、“荷花”、“黔江”等品牌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證。在食用菌方面,金秀縣福和菌業有限公司利用桑枝栽培的香菇、云耳、秀珍菇、金針菇、榆黃蘑、毛木耳、靈芝等七種產品獲得國家“有機食品”認證,產品經冷庫無公害化包裝后專銷港澳地區。在茶葉生產方面,全市有茶葉種植面積1353.33萬hm2,年總產量約800t,茶葉生產基地分布在金秀、武宣、興賓、象州等縣,目前金秀縣高山茶、武宣縣“雙髻龍”茶葉為代表的茶產品均創立了品牌,“雙髻龍”茶葉于2010年初獲得有機轉換產品認證,金秀瑤族自治縣是全國農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縣,出產白牛茶、銀毫茶、瑤山醇葉香茗等茶品,品牌化農業也有了新發展(詳見表4、表5、表6)。
1.2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劣勢
1.2.1金融困局。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資金供給與需求存在矛盾,一直以來是限制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瓶頸。雖然中央出臺一系列政策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農業投入不足的問題,但是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需要做的事情比較多,財政支農的資金總量有限,此外還存在監督不到位、資金投入分散,真正能夠使用在農業或者到達農民手中的資助卻少之又少。1.2.2人才缺乏。現代經濟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各式各樣的人才,在現代農業發展中,人才是創新的主體。然而廣西當前農民素質總體水平低下。據統計,在6歲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專學歷水平的占6.92%,高中(包括中專)學歷的占12.72%,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是44.17%,小學文化水平是32.57%,文盲率為3.62%。農村勞動力以初中文化一下文化程度為主。現在,廣西農村普遍缺少懂技術會經營的人才。大部分農民不會主動根據市場需求來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只會看到別人成功了,自己才跟著干。受農村人才缺少的制約,農民不能對市場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反應,往往會出現虧損現象。
1.3重大機遇
1.3.1國家宏觀政策環境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注入了強大動力。從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對于“三農”問題的關注,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關注一直沒有減少,反而有增無減。繼續實施的新一輪菜籃子工程,把“糖”列入與“糧、棉、油”同等重要的國家戰略物資,即將實施甘蔗良種補貼政策等產業政策,將有利于廣西現代農業的發展。廣西要牢牢把握住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機遇,克服現代農業發展中的困難,實現廣西現代農業的跨越式發展。1.3.2“三化同步”將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保障。依托工業化、信息化與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必然對商品農產品、休閑觀光農業以及土地集約利用提出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傳統落后的農業向現代的先進農業發展,為工業生產、消費者需求提供充足原料和物資;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或者大城市,對土地的依賴性下降,為實現土地大規模流轉提供了可能性,現代農業發展得以實現規模化;信息化的發展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1.4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面臨的挑戰
1.4.1市場環境。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順利開展離不開良好的市場環境。經濟新常態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開展現代農業發展創新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廣西土地、人員、資金等多種要素流動頻率有所提高,規模有所擴大。廣西位于我國西南部,土地類型以山地為主,資源豐富,有木瓜、芒果、荔枝等多種熱帶水果,甘蔗、木薯、桑蠶產業等優勢明顯。但是由于沒有進行有效合理的布局,同質化現象嚴重,市場競爭力不足,農產品存在買難賣難的問題。對此,需要加強市場監督的力度,凈化市場環境。1.4.2科技水平制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經得住實踐檢驗的一種真理。科技水平提高是現代農業創新的的第一要務,也是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農業科技的創新有利于把農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利于節省勞動的時間,提高勞動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勞動成本獲取更大的價值。與其他發達省份或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相比,廣西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還有待提高。
2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對策建議
2.1資金保障
沒有資金,現代農業發展創就會新寸步難行,開辟農業資金投資途徑成為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當務之急。廣西應該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改革創新,拓寬現代農業發展創新渠道,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帶頭、個體參與,形成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通過制定銀行與農村合作的長效機制,為“三農”量身打造專門的金融機構和經營管理機制。要發揮涉農金融機構支農功能,為農村提供優惠的信貸政策。同時,還要擴大農業保險的覆蓋范圍,有效規避和防范自然災害。
2.2人才保障
人才是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關鍵因素。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壯大創新人才隊伍。要深入探索人才資源開發的途徑,加大培養人才機構的建設,擴大人才隊伍的規模,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實行“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為廣西現代農業創新儲備人才資源。還要根據廣西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重點和特色優勢產業,加大人才專項基金的投入,吸引大批優秀的生產經營人才進入到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行列。
2.3制度保障
制度創新對現代農業發展創新有著積極的影響。可以通過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制度長期不變。嚴格執行基本的耕地保護制度,防止農業土地被亂占、濫用,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為現代農業發展創新提供廣闊天地。通過搭建農地流轉信息平臺,使土地流轉聯接的雙方信息對稱,有利于土地流轉。
2.4科技保障
農技水平的高低對現代農業發展創新的影響非同一般。以政府投資為主,以企業和科研機構為輔,集中精尖力量進行特色產業新品種的的開發研究。繼續深入開展“三免”技術、“三避”技術、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新型農業發展創新技術的研究。要建立農技指導員隊伍,發揮他們傳播農業科技接力棒的作用,逐漸形成上鏈指導員,下接農戶的農技推廣鏈條。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期刊推薦:《農業經濟與管理》始終堅持國家科技期刊辦刊方針,緊緊圍繞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中心工作和發展前沿,及時跟蹤和報道農業經濟與管理理論、技術,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信息,為世界各國農業經濟與管理工作者提供學術交流的園地,也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可借鑒的資料,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和歡迎。在新形勢下,該刊將一如既往,繼續辦好本刊,為我國農業經濟與管理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