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7年在帶嶺南列林場,對1989年營造紅松子代測定林中77個家系的生長性狀進行測定的結果表明,家系間存在著顯著差異,從中選出4個優良家系,其樹高、胸徑和材積比家系均值提高 8.79%、13.63%和27.14%,遺傳增益分別為10.2%、12.9%和30%。再從優良家系內選擇8株優良單株,其樹高、胸徑和材積比家系均值提高15.31%、40.35%和200%,選出的優良單株可用于紅松高世代種子園的營建材料。
關鍵詞: 紅松; 子代測定; 配合選擇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9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主辦,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期刊社出版的社會科學學術理論期刊。
林木遺傳改良是提高森林生產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育種程序,紅松子代測定后,從選出的優良家系中選擇更為優異的個體進行無性利用,將獲得家系、單株雙層次的遺傳增益,是提高紅松生產力水平的有效途徑。本文對帶嶺林業科學研究所在帶嶺南列林場營造的32年生紅松子代測定林的樹高、胸徑、材積性狀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家系和單株配合選擇,以期為高世代種子園的營建提供親本材料。
1 材料與方法
1. 1 試驗地概況
紅松子代測定林地點設在黑龍江省帶嶺南列林場,紅松闊葉林皆伐跡地,陰坡,坡度5°~15°,山地棕色森林土,土層厚度40 cm以上。
1. 2 材料來源
試驗材料來源于南列林場32年生紅松子代測定林,1984年對紅松自然分布區內的12個種源選擇優樹采種289份;1985年播種育苗;1988年秋,進行了穴狀整地,株行距1.5 m×2.0 m;1989年春,采用完全區組設計,5次重復,4株為一個小區。分析材料取自其中的77個家系,1個對照,對照種子來源于商品林混合種子。
1. 3 數據處理
2017年春,由于部分家系重復缺失,選取其中77個家系,4次重復,每個重復中選3株生長最佳的植株調查樹高(H)、胸徑(D1.3),進行生長指標測定。調查數據經過整理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平均值、標準差)、方差分析,確定各家系間變異顯著性,通過多重比較,進行家系及家系內選擇。
立木材積(V)按照平均試驗行數法計算:
V=(h+3)g1.3 fd
式中,g1.3為胸高斷面積;h為立木樹高;fd為試驗形數,紅松試驗形數fd=0.41。
經過換算:V=0.32(h+3)d2×10-4
式中,V為材積;h為樹高;d為胸徑。
根據表2,進行遺傳力和遺傳增益估算,遺傳參數分別按下列公式計算:
家系遺傳力: h2= σ2f /(σ2e /NB+σ2fs /B+σ2f)
單株遺傳力: h2=4σ2f /(σ2e+σ2fb+σ2f)
遺傳增益計算公式:ΔG=(iσh2/-x)×100%
式中,h2為遺傳力;σ2f為家系方差;σ2e為環境方差;σ2fs為家系×區組方差;N為小區株數;B為重復次數;ΔG為遺傳增益;i為不同入選率選擇強度(其大小取決于選擇群體大小和入選率的大小,可在相關表中查到);σ為標準差; x為群體平均值。
2 結果分析
2. 1 紅松優樹子代林生長情況分析
調查數據結果表明,紅松子代測定林32年生平均樹高、胸徑、材積分別為8.19 m、13.21 cm、0.07 m3。以生產混合種子為對照,參試77個家系中樹高有75個家系、胸徑有69個家系、材積有72個家系高于對照,分別占參試家系數的97.4%、89.6%、93.5%,說明優樹選擇為正向選擇。由表1可知,家系間生長性狀差異較大,材積生長最快的家系是生長最慢家系的2.25倍。樹高、胸徑、單株立木材積在家系間表現變異系數均在12.7%以上,變異系數反應遺傳因素導致性狀相對變異程度,家系間立木材積的變異系數最高,可利用的改良潛力較大,對其改良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2. 2 不同家系差異顯著性分析
方差分析結果(表2)表明,參試的77個家系間樹高、胸徑、材積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p﹤0.01),樹高、胸徑、材積三個性狀的家系遺傳力均高于單株遺傳力。這表明紅松主要生長性狀受中等遺傳控制,紅松優樹子代選擇育種應以家系選擇為主,再從選擇的家系中選擇優良單株,進而可獲得理想遺傳增益和育種材料。
2. 3 優良家系選擇
利用Duncan法分別對紅松優樹子代77個家系的樹高、胸徑、材積進行多重比較。樹高方面,有5個家系與其他家系存在差異,其均值(9.17 m)比家系均值(8.19 m)高出11.97%,高出對照(7.24 m)26.66%;其中生長最快的家系比家系均值高出14.37%,比對照高出29.34%。胸徑方面,有2個家系與其他家系存在差異,其均值(15.26 cm)比家系均值(13.21 cm)高出15.52%,高出對照(12.13 cm)25.74%;其中生長最快的家系比家系均值高出15.69%,比對照高出26.05%。材積方面,有4個家系與其他家系存在差異,其均值(0.089 m3)比家系均值(0.07 m3)高出27.14%,高出對照(0.05 m3)78%;其中生長最快的家系比家系均值高出28.57%,比對照高出80%。材積是樹高和胸徑共同反應的結果,以材積為標準選擇大于群體均值1倍標準差的為優良家系,入選4個優良家系,樹高、胸徑、材積均值分別為8.91 m、15.01 cm、0.089 m3,比家系均值提高 8.79%、13.63%和27.1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