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逐年上漲的時代背景下,林業這一重要的基礎產業,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林業企業的財務管理相比較其他企業而言普遍堪憂。基于此,相關林業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生產經營實際,積極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并提出有效建議來強化該系統的積極作用,以此來促進整個林業企業的健康發展。
《綠色科技》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萬方數字化期刊群、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維普期刊網、龍源期刊網、臺灣華藝數據庫等全文收錄期刊。本刊創辦于1963年,月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808/S,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4-9944,國際大16開本精美印刷,全國公開發行。
林業是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重要基礎性產業,是涉及國民經濟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復合產業群體,同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然而就目前來看,我國林業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卻不容樂觀。對此,很多企業開始嘗試建設或引進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予以應對。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現有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還存在一些缺陷與不足。所以,相關林業企業應該從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管理現狀入手,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可行性的改進策略,從而真正意義上的提升林業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
一、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概念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就是現代企業用來預測以及防范財務風險的主要工具。它作為一種風險控制系統,集預警、警示以及排警于一身,以企業的主要財務指標、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為依據,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以及財務活動等進行分析預測,從而準確而又快速的發現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經營風險以及財務風險,向相關管理者或者經營者發出警報,促使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和解決這些問題,以維護企業的切身利益。
二、當前我國林業企業主要面臨的財務風險類型及成因
(一)收益分配風險
林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會將生產經營所得收益分配給相關利益主體。而林業企業的收益分配又受到很多因素影響,要通過主觀判斷以及調整來執行收益分配政策,這就造成林業企業所有者權益、收益分配政策具有不確定性以及可變性。可見,企業收益是投資者判斷其未來業績的指示器,存在收益分配風險。
(二)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就是指林業企業在籌資活動中,受資金供需市場、宏觀經濟環境等變化因素影響,或者籌資來源結構、幣種結構以及期限結構等因素影響,造成企業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具體來說,在債務籌資過程中,企業會受到固定利息負擔以及債務期限結構等因素制約,一旦經營不善,尤其是投資收益率低于債務利息率時,企業就無法按時還本付息甚至破產。而在股權籌資過程中,如果企業投資收益率難以滿足投資者的收益目標時,投資者為了“保本”,會選擇拋售企業股票,進而造成企業股價大幅度降低。與此同時,還會讓企業再籌資變得難上加難,籌資成本上升。
(三)投資風險
林業企業面臨的投資風險主要出現在投資活動中,如果企業投資的收益率無法達到預期目標,就會產生一定的財務風險。其中,投資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類型,即對內投資項目風險以及對外投資項目風險。從對內投資項目的角度來看,如果投資決策不科學、其形成的資產結構不合理等,都可能導致投資項目難以獲得預期效益;而從對外投資項目的角度來看,受被投資企業投資收益不確定性制約,企業依然會面臨財務成果損失的風險,其最終都可能造成企業盈利水平以及償債能力受到影響。
三、林業企業現行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存在的漏洞
(一)傳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與當前林業企業財務管理特質不匹配
第一,林業企業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現如今,盡管針對森工企業以及國有林場制定了專門的會計制度,但是卻沒有形成與之匹配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導致林業企業總是不可避免的遭遇各類財務風險問題。而這不利于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給出精準的預警值;第二,林業企業財務管理風險的審計監管水平較低。目前,絕大多數林業企業由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國資部門、財稅以及審計部門進行監管,同時企業還會受到會計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的審計監管,從而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然而當前林業工程審計工作缺乏契合林業產業特質的規范、統一的審計制度體系,且在審計項目設計以及審計模式選擇等方面都難以與林業行業以及林業工程特點相匹配。
(二)傳統財務風險預警系統要求與當前林業企業投融資體系相矛盾
第一,林業企業的資金籌措渠道日趨多元化,這就導致其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的不適應性。林業企業通過多種渠道籌措到的資金,在籌措以及使用等方面的風險也存在很大差異,所以,林業企業很難簡單的套用傳統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第二,由于林業工程的投資周期很長,且投入資金具有持續性特征。但是傳統財務風險預警模型卻很難適應和滿足長投資周期條件下的林業工程投資財務風險監管需求,這就會使財務風險預警模型難以發揮其應有作用;等等。
(三)當前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運行缺乏強有力的組織制度保證
第一,在林業企業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只有實現信息采集制度、分析制度、財務風險報警制度、風險響應制度等預警制度體系的有效結合,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運行效率。目前,很多企業在構建和使用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過多的將重點放到了預警系統的建設上,而沒有逐步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進而影響到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實際使用效果;第二,當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管理權限過于分散,當財務風險發生時,很難及時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從而增加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
四、積極應對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管理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分析的準確性
企業是一個整體,其財務管理必須要與企業的其他管理活動保持良好溝通與協作。同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也應該與其他子系統保持協調一致,實現數據共享。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建立高效的預警分析機制。通過預警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的排除那些對財務影響小的風險因素,將主要精力集中到可能造成重大損失的財務風險上,分析其成因、評估其可能帶來的損失。基于此,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需要與企業的各項制度結合起來,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具體來說,企業要在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期間,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并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基礎上,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從而幫助林業企業遠離財務危機,使企業具有出色的盈利能力,為其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配套管理制度
第一,優化財務信息管理制度。林業企業應該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建立健全財務預警信息管理制度,對財務信息的收集、整理、傳輸以及存儲等工作實施規范化管理,保證財務信息的實時性以及準確性。與此同時,為提高自身財務信息分析處理水平,企業還需要建立一個專門負責財務預警信息管理的機構,配備和吸收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以強化財務信息分析處理效率。
第二,完善財務風險內控制度。林業企業需要提高對現代公司制度以及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在財務風險內控中的積極作用,明確企業內部管理權責利三者之間的關系,用制度治理企業的模式取代傳統的人治模式,以此來降低企業財務風險。與此同時,企業要積極推行全面預算管理理念。將財務預算指標科學分解到企業各獨立核算單位,在強化財務預算對企業內部各單位經營活動硬約束作用的同時,保證企業財務運作的穩健。
五、結語
總而言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作為當前林業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工具。想要發揮該系統在林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積極作用,需要針對當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管理問題,制定可行性措施,強化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分析的準確性,建立和完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配套管理制度,從而維護企業自身利益。
參考文獻:
[1]陳茜,田治威.林業上市企業財務風險評價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J].財經理論與實踐,2017(01).
[2]盧熙明,鄧超,黃和亮.試論現代林業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構建——福建永安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5(08).
[3]吳國忠.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企業文化旬刊,2014(03).
[4]喻琳.新經濟形勢下林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探究[J].中國外資,2012(15).
[5]李杰.林業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管理問題與對策[J].林業經濟,2013(01).
[6]張玲.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0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