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甘肅天水、隴南進行紅豆杉的種子育苗,但出苗率不高,生長不理想。本文就多年試驗摸索出的經驗進行介紹,可用于規模化生產。文章是一篇農林工程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山林區紅豆杉播種育苗技術。
摘要:本文從種子采集處理、圃地選擇、整地作床、播種和苗期管理5個方面對紅豆杉育苗技術作了介紹,以期為紅豆杉生產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林木遺傳育種,育苗技術,播種,紅豆杉
1種子采集與處理
1.1種子采集小隴山林區,一般10月上旬,大多數果實呈深紅色時就可采收了,采收來的果實拌入少量的草木灰和細砂,倒在水泥地上用腳輕踩著揉搓,搓去紅色的假種皮和果肉,用清水沖洗干凈,準備貯藏[2]。1.2種子的砂藏將準備好的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洗凈后與濕砂以1∶3的比例混合,裝入透氣性好的編織袋,扎好袋口;在室外選擇排水良好、背風的地段,挖深50cm、寬60cm的溝,長度視種子多少確定,溝的底部鋪一層磚以利滲水;將裝種子的袋子平放在磚上,在袋子上覆一層濕砂,中間略高于兩側,中間插上塑料管以利透氣,塑料管的下口要放在袋子里的種子中間,上口露在外面,最好離地面10cm左右。砂藏期間要定期檢查,冬春每隔2~3個月檢查1次,夏季每月檢查1次,發現有霉變種子應及時進行處理。1.3種子催芽層積的種子在翌年春天就可播種,播種前半個月掏出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min,再用清水沖洗后晾干。將消毒后的種子放在20℃左右的條件下催芽,催芽時要勤翻動,保持通風,適時灑水保持濕度,待30%的種子裂口露白時即可播種。
2整地作床
2.1圃地選擇和施肥圃地選擇以土層厚、富含有機質、排灌水良好的沙壤土為宜。前一年土壤封凍前深翻一次,次年早春結合施肥再翻一次,施入腐熟的豬牛糞75000kg/hm2,速溶優質復合肥1500kg/hm2,并拌入呋喃丹或甲拌磷30~45kg/hm2防治地下害蟲、拌入150kg/hm2硫酸亞鐵預防病害。2.2作床把地整成床面寬1.2m,步道寬0.4m,高20cm的圃地,長度取決于地形。床邊要稍傾斜拍緊,床面要平整并略加鎮壓。
3播種
3.1播種時間及播種量播種時間在天水以5月初為宜。用種量225kg/hm2。3.2播種方法播種可撒播或條播,撒播是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床上,用篩過的腐殖土覆蓋種子,以不見種子為度;條播按18~25cm的距離開溝,溝深1cm,寬2~3cm,用木板將溝壓實,把種子均勻撒在溝中,再用腐殖土覆蓋種子。播種后用遮陽網搭建好陰棚,透光度50%,可利用網的高低調節透光度。如遇久旱不雨,可在早晨或傍晚用噴霧器噴水,保持苗床濕潤。
4苗期管理
4.1防鳥獸播種后幼苗未木質化前,派人經常驅趕鳥獸,防止其危害種子和幼苗。4.2病蟲害防治為防止紅豆杉發生猝倒病,在幼苗出土后每7d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一次,直至苗木半木質化為止。一般噴灑3~4次。4.3間苗播種后20~30d即可出苗,當幼苗長至3~4片葉時,選陰雨天間苗移植,間密補稀,行距20cm,株距10cm,移植后澆一次水。4.4松土、除草在幼苗生長期,及時松土除草,30d/次,以改善土埂的通氣度,促進幼苗生長。整個苗期要除草8~10次。4.5肥水管理紅豆杉喜陰涼潮濕的環境,播種后到幼苗生長期要適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施肥結合澆水同時進行,苗木生長前期追肥,以氮、磷肥為主,撒施磷酸二銨75~150kg/hm2。8月份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葉面噴肥,澆水次數和澆水量要逐漸減少,以促進苗木木質化,提高抗寒力。通過精細管理,一年生苗高可達到8~20cm,產苗木75~90萬株/hm2.
農林工程論文投稿期刊推薦:《林業實用技術》本刊主要為農、林業生產提供先進的實用技術和信息,涉及林業、果樹、花卉等的栽培育苗、病蟲害防治、林產品加工及綜合利用、園林綠化等方面的技術、市場和政策信息。技術先進實用,信息快捷可靠,文字通俗易懂。服務對象為農林、園林綠化等科技推廣人員,農林院校師生,林場、苗圃和林業專業戶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