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非經常性損益是一個公司發生的不具有可持續性的損益。如果不在分析財務報表時剔除掉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就會干擾財務報表使用者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是佳電股份的非經常性損益。佳電2015-2016年連續兩年虧損被戴上ST帽子后在2017年扭虧為盈且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27.60%和115.67%,非經常性損益逐季攀升遭深交所問詢。本文對佳電非經常性損益的來源和對利潤的影響進行分析,通過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重新調整了財務報告中關于佳電盈利能力和成長性的相關指標。最后通過對佳電非經常性損益的分析發現了佳電在非經常性損益披露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披露;利潤影響
一、選取佳電股份作為案例研究的原因
我國證券市場上有著“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連續為負值或者被追溯重述后連續為負值”會被實施特別處理的ST制度.佳電股份由于2015年已存在虧損,在披露2016年的年報后,因為再次虧損被冠以ST的帽子。2017年,公司以凈利潤1.21億扭虧為盈。值得注意的是,年報中顯示2017年四個季度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552.14萬、-3360.41萬、207.51萬、7176.75萬,扣非凈利潤逐季度大幅攀升,但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只有7.35億元,不及高達15.88億元的營收的一半。此前,佳電股份就曾因利潤造假被證監會依法處罰,而眼下又有迫切需要扭虧,所以在發布了2017年年報之后佳電股份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要求其解釋報告期內的收入確認政策和扣非凈利潤逐季攀升的原因及合理性等。
二、佳電股份非經常性損益的來源
本文主要是分析佳電股份非經常性損益的來源及對利潤的影響,那我們就先來看一下佳電股份2013-2017年年報中披露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構成及金額情況。
佳電股份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是由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政府補助、投資損益、債務重組損益、資產減值準備轉回及其他營業外收支構成的。2013年公司發生的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相對較小;2014和2015年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金額相差不大,政府補助收入在2014年較多,但2015年比2014年多了投資收益和債務重組收益,總體金額較大;2016年非經常性損益金額差不多為2015年的二分之一,且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項目為負數,政府補助收入和債務重組收益較低;2017年是列舉的這幾年中金額最大的一年,除了政府補助收入是這幾年中最低,其他營業外收支為負之外,其他項目均遠遠超過其他年份,并首次有了應收款項減值準備轉回項。
三、非經常性損益對佳電利潤的影響。
(一)橫向比較分析
2015年和2016年營業利潤、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均為負數.2017年,公司扭虧為盈,公司在披露中指出了公司本年盈利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公司通過債務重組、資產處置、投資等方式也獲取一定收益。其中第五個方面便是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從非經常性損益的貢獻率來看,佳電股份近三年的非經常性損益貢獻率逐年攀升,2017年的貢獻率比2016年高出了45%。
(二)財務比率分析
(1)總資產凈利潤率
總資產凈利潤率是指一個公司每占用1元資產的獲利水平。2015-2017年佳電股份扣非前的總資產凈利率分別為-12.41%,-14.43%,4.34%在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之后,佳電近三年的總資產凈利率調整為-13.82%,-15.13%,2.58%。佳電2015和2016年扣非前后總資產凈利潤率變化不是很大,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后總資產凈利率均有了小幅的下降。相比之下,非經常性損益對2017年的總資產凈利率影響較大,從扣前的4.34%降到了2.58%。財報信息使用者應該對此重視起來,正確分析佳電的資產利用效率。
(2)凈資產收益率
相對于總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也稱權益報酬率,它是衡量公司運用自由資本的效率。與非經常性損益對總資產凈利率的影響類似,非經常性損益對凈資產收益率在近三年中也屬2017年最為明顯。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的凈資產收益率為7.75%,在扣除之后變為4.80%。
(3)每股收益
非經常性損益同樣影響著每股收益。2015年的每股收益扣非前后分別為-0.78元和-0.86元;2016年的每股收益扣非前后分別為-0.80元和-0.84元;2017年的每股收益扣非前后分別為0.22元和0.13元。佳電的盈利能力比利潤表上表現出的略低。
四、佳電股份非經常性損益披露問題及建議
(一)佳電股份非經常性損益信息披露中出現的問題
1.披露內容不具體
由于非經常性損益在披露規范方面還不是很完善,所以會存在著披露問題不具體的問題。佳電股份在2017年年報中關于非經常性損益的披露也只是列出了項目和本期及上期發生的總金額,未披露出具體的情況。
2.對非經常性損益不重視
不僅是佳電股份,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普遍沒有對非經常性損益重視起來。對于重大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是很有必要對它進行附注說明的。
(二)完善非經常性損益披露的建議
1.進一步完善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
對于非經常性損益界定采用列舉法可能會出現的列舉不全面的問題,證監會應該多從企業日常的經濟活動出發去發現目前列舉的情況中不全面,不準確的地方,使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更加完善。
2.加強對債務重組收益事項的監督
債務重組收益在很多ST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都占了很大比重,所以證監會應加強對這個經濟事項的監督,防止ST公司有意地增大非經常性損益的金額,美化利潤。
3.與企業會計準則接軌
除了證監會發布的關于非經常性損益的《問答1號》規定,企業會計準則中并沒有對非經常性損益方面的具體會計準則,導致企業對其的重視度不高。所以將非經常性損益列進企業會計準則應盡早提上日程.
參考文獻:
[1]陳建岐.試論非經常性損益的改進[J].西部財會,2015(12):23-25.
[2]陳蘊華.淺論上市公司非經常性損益的界定和披露[J].西部金融,2007(12):25-26.
[3]鄧妮媚.上市公司2015年非經常性損益情況及問題研究[J].證券市場導報,2016(11):64-68.
[4]高菲.對非經常性損益新標準的思考[J].財會月刊,2004(7a)48-48
推薦閱讀:衛生經濟學論文如何發表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