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經濟論文范文發表了“錢荒”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什么是“錢荒”,這是一種由貨幣不足引起的金融危機,這種危機會對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以及中小企業都有一定影響,那么針對這種情況造成的影響,論文提出了幾點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經濟論文范文,中國經濟
錢荒,指的是由于流通領域內貨幣相對不足而引發的一種金融危機。隨著貨幣政策不斷加大緊縮力度,“錢荒”從銀行體系內萌生、在資本市場被放大,而利率市場“冰火兩重天”的現狀則直接影響實體經濟的運行。錢荒,一面是資金“饑饉”,一面是游資“過剩”,中國式不對稱“錢荒”,折射出的是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匹配。銀行業“錢荒”的出現,對社會經濟的諸多方面都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股市、房地產以及中小企業等,面臨“錢荒”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一、“錢荒”所帶來的經濟影響
(一)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股市資金面持續偏緊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央行貨幣政策偏緊,從源頭上遏制了寬松貨幣投放格局,將貨幣投放總量減少。第二,銀行在吸取以前錢荒經驗教訓后,會更加注意本身資金保存量,出借給市場的資金將減少。第三,對于股市‘錢荒’對其影響是巨大的。對于股市來說‘錢荒’的到來對其影響是巨大的。因為股市是一種頻繁拆借的金融行業,很多機構手中并沒有過多的現金資源,不斷的和銀行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是必然,尤其是很多機構并非只賺不虧,特別是大的機構要想控制住一只個股的流通盤遠不是幾個億的資金,因此頻繁的拆借便為銀行提供了放貸的機會,而如今股市的低迷并沒有讓機構獲利豐厚,股市的‘缺血’運行是必然,國家的貨幣政策‘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對于股市來說增量資金是不太現實的,實體經濟并沒有顯現復蘇跡象。隨著新股重新開閘,市場將源源不斷被抽血。源頭上流入資金減少,而新股發行將再度抽血,股市資金面將持續偏緊。市場層面來講,股市很難有大的變動。自從貨幣政策從緊格局確定以后,資金增量將減少,流入股市的資金也將減少,對行情推動產生影響;由于權重指標股多處于傳統產業,而傳統產業信貸投放又更加受限,基本面更加難以樂觀。
(二)對房地產的影響
房地產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錢荒的出現,帶來地產行業融資的緊張,這種背景下,房地產行業資金鏈有可能出現斷裂,或者出現資金的流動性緊張,市場中的投資者不看好地產股,使得地產股暴跌。隨著流動性緊張的內在壓力以及政府對于風險較高的地方融資平臺和房地產領域投資的控制,銀行、尤其是非銀行體系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資金將會有所減少,開發商不得不通過以價換量的方式來保證維持運轉,加大房價下行壓力。對銀行業而言,必須更審慎地約束信貸投向,更有規劃地解決期限錯配風險。對房地產開發商而言,傳統資金渠道將面臨阻礙,其必須探求新的資金渠道,加快資金周轉速度。不過盡管資金流動性緊張局面持續會加大房價下行壓力,但是剛性需求平穩釋放將促使房地產市場不會應聲下跌。此外,在需求被壓抑、資本賬戶管制情況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緊張局面不足以刺穿房地產泡沫。總的來說,“錢荒”對房地產行業是有影響的。它會短期內將增加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融資成本,特別是加劇了中小型房地產項目的風險和融資難度。而從中長期看,影響將會逐漸減弱。
(三)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錢荒”現象的出現使得中小企業面臨的資金短缺問題更加突出和嚴重。實施穩健貨幣政策后,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信貸資金更加困難,融資成本提高。銀行對于貸款企業的挑選,也日趨嚴格和謹慎,別行業甚至遭到了銀行的全面停貸。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的傳統制造企業,是目前銀行放貸時審核最為謹慎的行業。為了防范信貸風險,銀行在對這類企業進行審核時,對于抵押物、企業規模、經營者素質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嚴苛的要求。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如果因為錢荒而紛紛倒閉,必將會影響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經濟刺激政策雖然使我國經濟成功應對經濟危機,但由于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影響了中小企業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的步伐,因此換一個角度看,“錢荒”現象也會迫使一些中小企業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轉型。
(四)對煤炭、鋼鐵等重化工行業的影響
“錢荒”除了對鋼貿業的沖擊外,對下游用鋼行業的影響很大,一些建筑工程項目由于資金沒有到位,延遲開工時間,尤其是房地產,受此次“錢荒”沖擊更大,業內人士認為對于錢荒持續可能造成的后果,將給房企的“資金鏈”造成很大壓力,開發商的資金成本也會相應增加,房企應該會加快預售以回籠資金;房企的拿地積極性預計將大幅降低。由于資金緊張,一些房企可能會出現資金鏈斷裂的情況,尤其是缺乏融資渠道的中小房企,將面臨更高的風險。而房地產業的降溫,對鋼材需求將會明顯減少。
二、對于以上影響提出幾點對策與建議
(一)深化金融改革
“錢荒”不是實體經濟流通領域內貨幣相對不足而引發的危機,而是銀行體系內流通貨幣相對不足所引發的短期性危機。在金融領域有著自我膨脹、自我循環和自我服務的特點,它沒有發展生產力的功效,但是卻有著使生產力萎縮,并能夠使這種悲慘狀況永久化的特點,就如同它的起源--在歷史上有過的大量發放高利貸所帶來的后果是一樣的。這也就說明了,它既能有效的短時間資金余缺,使市場配置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從而轉型經濟結構,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累積風險,導致危機的發生,使實體經濟的發展受到限制。因此,發展中國家的主題仍然緊緊圍繞發展社會生產力,有效規范金融交易的范圍,杜絕過度投機等情況的發生。
當前我們要支持金融實體經濟以及防范金融風險兩方面入手,不斷地對金融體系進行改革:第一,消除在資金正常流動的體制機制中存在的障礙;第二,逐步引導金融體系內不良的逐利資本投入到良好前景的實體經濟中去,形成良性互動,使實體部門的盈利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得到充分提高和發揮。
(二)促進金融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
央行將合理調節流動性,維護貨幣市場穩定。而為保持貨幣市場平穩運行,央行應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一些自身流動性充足的銀行業開始發揮穩定器作用向市場融出資金。
從“錢荒”上看,“對金融資源配置合理優化,最大程度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在以后的階段里將會成為一個新的金融政策。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解決金融市場的結構問題;第二,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解決金融要素的價格問題;第三,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解決金融體系的戰略問題。我國正不斷擴大經濟金融的對外開放程度,將外匯匯率的彈性伸縮空間的擴大和資本監管適當合理有效地降低,并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都已經取得了一致的意見和看法。因此要有序地把個人資本項目的交易、資本市場的交易等可兌換程度相對提升,合理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資源。要強化“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創新的能力來分散這類高收益高風險的“差異化金融服務”所帶來的對金融體系造成的不穩定沖擊;尤其要注意在今天的發展階段,如果財富金融沒有發展到位,那么消費者很有可能會濫用“消費金融”的服務平臺去完成他們渴望的 “財富金融”平臺上投資需求。
綜合考慮各方面,我們應當立足長遠,從貨幣紀律加市場自由兩方面著手,合理有效地協調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這才是解決“錢荒”最關鍵的。要合理利用金融的力量,促使實體經濟得到真正的服務和發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
推薦期刊:《鐵道經濟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鐵道部經濟規劃研究院主辦。綜合經濟科學雜志-運輸經濟學術刊物。關注中國鐵路改革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現實難點問題,系統報道國內外鐵路發展狀況,跟蹤國內鐵路改革進程。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