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正確、科學、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成績,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金融系2016級金融管理4班2016-2017學年的考試成績,通過平均分排名與主成分綜合得分排名進行比較并結合各主成分得分情況對學生在排名中的優劣勢進行分析和說明。
本文源自現代商貿工業,2020,41(36):133-134.《現代商貿工業》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國商辦工業雜志社主管主辦,湖北省商業經濟學會、武漢大學地方政府管理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協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經濟管理類核心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687/T,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3198。1988年創刊,大16開本,半月刊。
成績作為評價學生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一個關鍵性指標,決定著學生在校期間的評先評優或者專升本排名。因此,如何正確、科學、客觀的評價學生的成績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各高校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評價主要是采用平均分、平均績點等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對學生的成績評價都過于籠統,沒有能夠很好的反映出學生在各個課程學習中的優勢與劣勢。因此,本文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很好的反映出學生在各個課程學習中的優勢與劣勢,從而為正確、科學、客觀的評價學生的成績提供參考依據。
1、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是通過降維的方式,將多個復雜的相關性的變量轉化為少數幾個關鍵的不相關的變量,并盡可能多的保留原來變量的信息,而少數幾個關鍵的不相關的變量就稱為主成分,每一個主成分都是原始變量的線性組合。
2、主成分分析的具體步驟
假設有n個樣本,p指標,第i個樣本的取值為xi1,xi2,…,xip,則所有樣本數據可以表示為
(1)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
(2)計算相關系數矩陣R=(rij)n×p。
(3)求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根λ1,λ2,…,λp及其對應的單位特征向量。
(4)求各個主成分的貢獻率λi/∑j=1pλjλi/∑j=1pλj和前k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i=1kλi/∑j=1pλj∑i=1kλi/∑j=1pλj,使得前k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不低于某一個水平(例如大于80%)。
(5)提取主成分,一般情況下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作為主成分,根據相關專業知識給出主成分的含義,并對其進行解釋。
(6)綜合評價。各主成分得分由原始指標標準化后的數據X*1,X*2,…,X*P計算得到,即:Z*k=a*1kX*1+a*2kX*2+…a*pkX*P,其中k=1,2,3,…,p。取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計算綜合評價得分,即Z=ω1kZ*1+ω2Z*2+…ωPZ*P,其中ωi=λi/∑j=1pλjωi=λi/∑j=1pλj。
3、實證分析
本文以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2016級金融管理4班47名同學2016-2017學年17門課程成績:體育Ⅰ(X1)、國際金融(X2)、綜合英語Ⅰ(X3)、基礎會計(X4)、個人理財(X5)、金融基礎(X6)、傳票翻打(X7)、字符錄入(X8)、計算機應用基礎(X9)、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X10)、形勢與政策(X11)、國防教育(X1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X13)、職業生涯規劃(X14)、點鈔技能(X15)、互聯網金融支付(X16)、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X17)作為變量,將47名學生17門課的成績看成是一個原始數據的矩陣,利用SPSS將原始數據的矩陣進行標準化,并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的特征根λ1,λ2,…,λp,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特征根、貢獻率、累計貢獻率
表2因子載荷矩陣
從表2可以看出:國際金融、綜合英語Ⅰ、基礎會計、個人理財、金融基礎、字符錄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互聯網金融支付、銀行業法律法規與綜合能力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認為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可以概括為專業基礎知識因子。
傳票翻打、點鈔技能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認為第二主成分代表了學生的專業技能素質,可以概括為專業技能因子。
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生涯規劃在第三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認為第三主成分代表了學生的專業綜合運用能力,可以概括為專業綜合運用能力因子。
體育Ⅰ在第四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認為第四主成分代表了學生的體育素養,可以概括為體育能力因子。
國防教育在第五主成分上有較大的載荷,因此可以認為第五主成分代表了學生的國防教育素養,可以概括為國防教育能力因子。
計算各主成分得分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為權重,計算各學生的綜合得分,即Z=ω1kZ*1+ω2Z*2+…ωPZ*P,綜合得分的情況如表3所示。
4、結果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用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綜合得分排名與按平均分排名基本相符,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32號同學,平均分排名第一,但是綜合得分排名第三。原因是32號在第二、第三、第四主成分上的得分相對較低,說明該同學專業技能、綜合運用能力和體育能力相對較差,應該加強傳票翻打、點鈔技能、計算機應用基礎、職業生涯規劃、體育Ⅰ的學習與訓練。
又如45號和47號平均分是一樣的,但是綜合得分的排名差距較大,47號排名第九,45號排名第二十四,原因是47號的第一、第三、第四、第五主成分得分均比45號高,說明47號的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綜合運用能力、體育能力和國防教育能力均比45號掌握得好,但是專業技能素質比45號差。由此可知,47號應該加強專業技能訓練,而45號需要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專業綜合運用能力、體育能力和國防教育能力的學習。
表3綜合得分
5、結論
主成分分析法既可以全面衡量學生的綜合水平,又能夠把學生各科成績的差異體現出來,這為學生有針對性的尋找學科差距和為教師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錢浩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學生成績評價[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2(4):21-24.
[2]楊淑菊.主成分分析法在學生成績評價中的應用[J].數學的實踐與認識,2012,8(16):103-112.
[3]黃會明.應用多元統計方法評價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9,12(4):411-41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