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目前逐漸受到重視,構建職業教育集團對強化組織結構,促進組織資源協調十分有幫助。為此,本文基于組織理論,簡單介紹職業教育集團的現狀,尋求出我國職業教育集團組織運行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政府角色不清晰,行政介入痕跡明顯,內部分工不明確等問題。為了強化職業教育集團組織運行管理水平,站在組織理論視角下對促進職業教育管理提供幫助,構建虛擬團隊組織,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的一體化戰略,促進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
關鍵詞:職業教育集團,組織理論,職業教育集團管理
組織理論又被稱為大組織理論,是以行為科學為依據,以人際關系為研究重點的組織理論。該理論強調人的因素,著重研究人和組織活動過程,如群體和個體行為,人和組織的關系、溝通、參與、激勵、領導藝術等。它包括了組織運行過程中包含的一切問題,主要研究對象包括組織的目標、組織運行的環境和價值系統、組織結構,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及其相互關系,溝通與控制過程,權力、職權與影響,群體行為和個體行為,組織的穩定與發展,以及組織變革等。
組織設計理論被稱為小組織理論,從屬于組織理論,是以組織結構為核心的組織系統整體設計工作,包括靜態的設計理論和動態的設計理論,靜態的設計理論主要研究體制、機構和規章,動態的設計理論主要研究組織結構設計和組織運行等問題。本研究主要依托于現代組織理論,圍繞小組織理論進行分析。
一、我國職業教育集團的現狀及形式
縱觀目前國內的職業教育集團,可以將其分為多種不同的形式。郭蘇華(2005)認為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集團有結構型、專業型、區域型和混合型。其中結構型主要通過政府行政手段對原有職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后使產權歸屬發生變化,聯合主要在校際之間進行,企業很少參與其中,這屬于職業教育集團的初級形態,如邗江職業教育集團、廈門電子職業教育集團等。而專業型、區域型和混合型均屬于校企之間合作的形式,相對處于較高級的形式。其中專業型職業教育集團往往通過企業辦學或學校辦企業方式進行構建,往往具有行業性特色,如蘇州旅游職業教育集團等。
區域型職業教育集團一般由區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參與或直接牽頭將區域職業教育資源進行整合后形成,這種職業教育集團往往可以獲得較多的政府支持,如北京西城區旅游職業教育集團。而混合型職業教育集團往往依據一定的專業特色,集合專業相同或接近的學校和企業構成資源優勢比較集中的經濟聯系比較松散的集團組織,混合型在校企合作上合作范圍更廣、合作對象更多,目前河南省在全省范圍內推行。
在此基礎上,楊柳,易玉屏,夏金星(2007)則對中國職業教育集團的組織形態進行了進一步的劃分。他們認為目前中國的職業教育集團是“以職業教育的教學、科研為主要活動,不以盈利為目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校、企業或社會團體為成員單位組建的聯合體”,具體可以根據連結紐帶、擴展方式、業務活動的范圍、主導關系以及組成的成分為標準進行劃分。其中根據連結紐帶劃分為資產聯結型、契約聯結型,根據擴展方式可以劃分為內部裂變式、外部擴張式、內外混合擴張式,根據主導關系劃分企業主導型、政府主導型、股東主導型和學校主導型。
二、我國職業教育集團組織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職業教育集團在組建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行業、專業、地域和企業、院校的發展。但是職業教育集團在組織運行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政府角色不夠清晰,行政介入痕跡明顯
政府在職業教育集團設置過程中用行政指令的方式替代集團的運作,如采用行政命令替代集團決議,以政府官員兼任集團理事會負責人,甚至政府指定集團理事會負責人??陀^而言,職業教育集團創立初期,需要政府機構的大力支持,以解決職業教育集團在資源整合、資金,以及政策扶持上的需求,但是在職業教育集團成立后,政府行政力量的過度介入,卻很大程度上束縛了集團的積極性和凝聚力。
(二)職業教育集團內部分工不夠明晰
這主要表現為職業教育集團在成立后,集團內的核心單位對集團的發展尚不能起到真正的領導作用,要么一家獨大,忽視其他單位在集團中的作用,將職業教育集團視作自己單位的附屬部門;要么不能起到應有的核心作用,關注“名分”勝過關注職業教育集團建設本身,起不到領導整個集團的作用。
(三)職業教育集團內部制度建設尚不完善
組織制度可以規定各成員的地位和角色、權利和義務,促進職業教育集團核心價值觀的實現。但是現實中,職業教育集團內部制度卻存在著種種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職業教育集團照辦其他集團的規范制度,忽視規范制度中的個性化因素和差異;另外部分職業教育集團內部制度陳舊、僵化,拘泥于形式,制度本身缺乏可操作性,也大大影響了職業教育集團實際運行中的效果。
三、從組織理論角度對優化職業教育集團的前沿思考
綜上所述,集團化的職業教育組織往往以一個或多個實力較強的龍頭學校或者企業為核心,以資源和合同為紐帶,集團內成員具有較為一致的發展愿景,由多個學校、企業、政府或其他社會團體共同參與職業教育的教學科研活動的聯合體。為了能夠促進職業教育集團的發展,除了應采用制度激勵、利益激勵等方式,并且借鑒國外成功職業教育集團的管理經驗外,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也應該應用于其中,具體策略有以下幾方面:
(一)推進職業教育集團的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組織應對層級結構的組織形式在現代環境下面臨的難題而實施的一種管理模式。當組織外部環境劇烈變化時,采用增加管理幅度,減少管理層次的方式,將原有的組織金字塔狀的組織形式就被“壓縮”成扁平狀的組織形式,從而達到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目的。馬成榮(2005)提出了將傳統的馬克斯·韋伯的科層組織結構向橫向互動的扁平化組織結構轉變,建立一個高效的組織和管理結構的策略。
根據馬成榮的觀點,要實現扁平化的組織結構,首先必須打破科層制下的指揮鏈,將傳統的管理模式調整為基于信息過程的增值管理模式。其次需要實現內部組織的團隊化,通過建立職業教育集團理事會、校企專業指導委員會、工學結合企業合作團隊,以任務為基本單元,來建立跨職能部門、跨專業的項目團隊,從而達到分散決策權,提高和調動集團成員積極性的作用。另外,組織結構的柔性化也是職業教育集團扁平化必不可少的一步,可以通過建立跨單位、跨部門的協調組織、虛擬組織、戰略聯盟和學習型組織,從而打破舊的工作聯系,建立適應集團一體化發展的新型組織。
(二)構建虛擬團隊型組織
由于越來越多的職教集團具有跨區域、跨行業的特點,為有效的實現扁平化和柔性化管理,必須要變革傳統的金字塔型的信息傳遞結構,由此必須引入虛擬團隊的管理理念。虛擬團隊通常和虛擬的或網絡的工作組織、虛擬工作空間、虛擬團體等概念交織在一起。Tounsend等(1998)認為虛擬團隊是由一些跨地區、跨組織的、通過通訊和信息技術的聯結、試圖完成組織共同任務的成員組成的結合體。
當然為實現職業教育集團下的虛擬團隊管理,需要能夠做到三方面的網絡化,一是集團內部單個單位內部組織關系的網絡化,二是職業教育集團內部成員之間關系的網絡化,三是職業教育集團和外部客戶關系的網絡化。其主要標志是以建立跨單位、跨部門的協調組織、虛擬組織為單位,實現信息的網絡聯結,消除傳統職業教育集團管理過程中溝通不暢、決策緩慢和靈活性差等缺陷,從而促進組織間的有效溝通和合作,更好地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利用。
(三)推進職業教育集團一體化戰略
一體化戰略原本是戰略管理中的概念,是由若干關聯單位組合在一起形成的經營聯合體。在戰略管理中,主要包括縱向一體化(同一行業中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合)、橫向一體化(同行業企業之間的聯合)和混合一體化(不同產業部門、不同市場且相互之間沒有特別的生產技術聯系的企業之間的聯合)。職業教育集團中的一體化戰略是對傳統職業教育集團組合的進一步深入。在職業教育集團的聯合中,橫向一體化一般指職業教育集團與處于相同、相近的行業、產業的集團實現聯合,實質是資本在同一產業和部門內的集中,目的是進一步實現擴大規模、實現資源進一步集中。這樣可以使同一級別的職業教育擴大規模,通過集團成員之間的協調,實現規模經濟。
而縱向一體化戰略是指在職業教育集團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處于同一產業鏈中的上下游的行業、產業的職業教育集團實現的職業教育集團和職業教育集團之間的聯合。這種形式的一體化,能夠更大范圍地豐富專業類別,可以使企業在大集團內進一步的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讓學生在大集團內的成員學校和培訓機構間自由地選擇專業,并實現學分互換,這可以極大地滿足職業學校學生在專業選擇方面的需求,以獲得柔性化地教育。
[參考文獻]
[1]馬成榮.關于職教集團基本問題的思考[J].職業教育與培訓,2005(10):83-86.
[2]郭蘇華.論職教集團發展的核心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05(22):13-15.
[3]匡瑛.美國高級技術教育革新計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6(12):53-55.
推薦期刊:《教育發展研究》上海市教育論文版面費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