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中,高等教育為我國培養了不少人才,隨著人才的增多,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這也是現在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焦點。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
一、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大學生就業總體難度日漸加大。[1]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不能很到對接社會需求,與就業、勞動力市場脫鉤;一方面大學生擇業盲目,職業定位不清晰,缺乏就業主動性和明確性。[2]畜牧行業及附屬產業作為中國各行業中的朝陽產業[3],發展起步晚,發展空間大,用人需求多,學院學生就業難的主要矛盾體現在在校學生擇業盲目,職業定位不清晰,對就業環境期望高等方面。結合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學院專業特點,注重頂層設計,專業設置和課程安排及時順應社會需求,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以學生為就業指導中最基本的要素,重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為促進大學生科學、高效就業奠定堅實基礎。[4]
二、堅持以人為本為學院學生就業指導的核心
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為核心,始終圍繞為學生服務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堅持以學生為本,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將著力點由市場的需求轉向供給方面,致力于解決大學生擇業盲目,職業定位不清晰及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同時堅持以學生為本,構建就業平臺,提升供求匹配效率,從根本上解決學院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三、堅持兩大助力,助推學生就業,實現“有效供給”
第一,科學的就業、創業指導體系助推學生就業。結合專業特色,將就業、創業指導按照時間分為三個階段。準備期:其一,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就業指導課程,有效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位,明確擇業目標,早做準備,形成初步求職概念;其二,成立就業年級助推會,由各班主要學生骨干和輔導員組成,定期召開就業座談會,及時掌握畢業年級同學就業意向和就業情況;其三,建立就業困難學生以及意向創業學生個人檔案,重點跟蹤,及時指導。啟動期:其一,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專項活動,舉辦模擬招聘會、入職經驗交流會,提升大學生對求職和職場的認識,幫助大學生真切感受求職;其二,開展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普及及宣講,為學生就業過程提供政策保障,防止畢業生上當受騙;其三,舉辦就業招聘周,聯合專業對應企業在集中時間分時間段舉辦專場招聘會,為學生提供良好就業環境和就業平臺;同時結合多媒體及時向學生有針對性地發送有效就業信息,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總結期:其一,針對部分就業難同學進行個別輔導、重點指導,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就業難同學更好地實現就業;其二,結合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編寫學院學生就業指導手冊,就業招聘周章程,學生就業經典案例文集。第二,作為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屬于傳統農科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好,但是就業環境較差,多在偏遠地區,為隔絕病菌等多為封閉式管理,與學生期望值差距較大,對學生專業技能要求較高,造成大學生就業主動性不強,初次就業后穩定性較差等。結合專業特色,積極制定學生就業激勵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就業創業,提升學生就業主動性,提高就業質量。第三,立足專業特色,與專業相關企業聯合辦學,形成校企合作班,以校內講座和企業實習結合的方式共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專業學習氛圍,同時設立企業獎學金,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提升學生專業認知度,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實現畢業就業無縫對接。以動科學院為例,學院先后設立夢得班、生泰爾班、輝山班等多個校企合作班,在專業課程之外進行校企聯合培養,每平均開課30余次,同時提供企業獎學金和企業實習機會,輸送學生到企業實習工作,為企業與學生提供良好的溝通平臺,大大促進了學院就業工作。第四,制定畢業生就業獎勵機制,鼓勵全體教師參與就業工作,提供就業信息,調動學生就業主動性,積極樹立學生就業典型,幫助困難學生實現更好就業。充分發揮往屆優秀畢業生傳、幫、帶的作用,積極鼓勵應屆畢業生及時有效簽約,同時鼓勵學生報考西部計劃、“三支一扶”、基層公益性崗位、公務員等,實現多途徑就業。第五,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在公開場合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2015年,國家先后出臺24份文件,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2016年“雙創”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推進大學生創業創新能力的發展,發掘大學生創新潛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大學生就業水平的提高。
四、堅持學校、學院、社會三方促進原則,促進學院學生就業
解決學生就業難問題,必須堅持按照學校的就業方針政策作為指導,積極動員學院、社會的就業支持力,引導專業教師、班主任、學生家長重視學生就業問題,多方位、多渠道為學生提供有效就業信息。第一,堅持思想引領,科學、有序地部署就業工作,及時向學生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幫助畢業生了解就業手續相關流程,積極準備,組織學生參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月、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校級專場招聘會等活動,按部就班,突出重點,深入落實,做到就業信息及時、準確通知同學,同時通過班主任、專業教師、年級推動會,多方位、多渠道宣傳、推薦有效就業信息,為推動畢業生就業奠定堅實基礎。第二,堅持積極動員,形成專業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合力,積極鼓勵專業教師、班主任主動聯系企業單位,收集有效就業信息,班主任定期召開畢業班級就業推動座談會,幫扶畢業生,及時解答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困惑,輔導員專人專管就業工作,保證信息流暢,相關政策上傳下達,及時落實,及時跟蹤指導就業困難同學。第三,堅持多方聯系,重視社會力量的支持,建立歷年招聘企業詳細目錄,主動聯系,為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鼓勵企業介紹相關行業進行招聘;建立畢業生家長聯系群,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學生就業過程,幫助家長了解就業形式和傳統專業就業環境,解決學生就業過程中來自家庭的思想壓力,結合學生專業優勢,鼓勵學生參與國家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幫助學生實現有效就業,高效就業。
五、結束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畜牧產業發展與時俱進,立足專業特色,結合專業特點,以就業為導向,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積極主動開展大學生創業創業教育,引導大學生深入認識專業發展,正確定位,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樹立正確擇業觀,加強校企合作,實現“有效供給”,調動學校、學院、社會三方力量參與大學生培養,構建以人為本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促進大學生就業,真正實現人才培養,提升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曹容玫.大學生就業指導模式研究[J].教學研究,2005,28(3):221-223.
[2]楊偉國.國外大學生就業指導及其借鑒[J].中國高教研究,2007(1):81-83.
[3]倪志梅.大學生就業指導科學化研究[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
[4]姚文.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以西南大學榮昌小區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5):251-253.
高等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高等教育研究》作為高教研究類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雜志注重學術性、前瞻性和時代性,在長期的辦刊實踐中形成了注重反映高教研究前沿的學術動態,大力倡導不同觀點的學術爭鳴,特別重視扶植中青年作者,積極加強與海外專家學者的聯系等辦刊特色。雜志不定期地組織各種專題研究,刊登的論文具有選材面廣、觀點新穎、針對性強和勇于探索等特點。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