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就業為導向,以演講態勢語的課堂實錄為載體,探索演講口才之態勢語的教學方法,試圖通過對高職學生態勢語言的訓練,提高高職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語言交流溝通能力,同時深化高職教育演講口才之態勢語言的教學策略,讓高職學生對態勢語言的訓練引起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高職學生;態勢語言;演講訓練;教學實錄
《中國就業》雜志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主管、中國就業促進會主辦。是我國勞動就業工作和就業服務戰線唯一的國家級期刊,是政府勞動就業職能部門、各級勞動就業服務與培訓機構、大中型企業勞動人事部門、人力資源研究與各服務機構及大專院校就業指導中心等必備的就業指導雜志。
在講話時那些幫助人們表情達意的動作、表情和姿勢,可以稱之為“態勢語言”。“態勢語言”也即與有聲語言相對的“無聲語言”。“演講”中的“演”即無聲的語言也可以稱為態勢語言。為了更好的解決高職學生在就業面試過程中出現的態勢語言問題,高職院校的教師可以通過改變演講口才之態勢語言的授課方法來達到訓練高職學生態勢語言的目的。
1 依托教材,結合課內外資源學習態勢語言
高職院校教師在進行態勢語言授課時應以教材為依據進行充分備課,精心制作每一次講課所用的課件,同時把教材上態勢語言的理論知識和課外資源相結合。教師可以下載并剪輯一些當下正被學生喜歡的節目中的經典演講片段融入教學當中。例如: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開講啦》、安徽衛視舉辦的《超級演說家》等,這些節目中的部分演講視頻與教材理論知識相融合來提升態勢語言教學的課堂趣味性。
《開講啦》是由中央電視臺和唯眾傳媒聯合制作的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該節目通過調查邀請青年們認為是他們心目中的榜樣的嘉賓,這些嘉賓涉及演員、企業家、舞蹈家、偵探、導演、歌手等各個行業,他們來分享他們的人生經驗和個人的對生活的感受和體會。嘉賓還和十位青年代表進行話題的討論,解答每一個青年提出來的問題。這個節目有思想碰撞中產生的閃亮火花,每一場演講都是一場充滿智慧和正能量的演講。
安徽衛視的《超級演說家》是以演講為主題的傳播正能量的節目。其由著名主持人陳魯豫、獨具一格的演講家樂嘉和演員及歌手林志穎等共同做導師的演講語言類節目。這是活生生的演講資源。
教師還可采用山西衛視的《老梁故事匯》中“總統的口技”這一期節目。通過讓學生欣賞,來了解總統演講過程中奧巴馬、希拉里等演講時所使用的表情語、手勢語和身姿語。借此分析演講中演和講的相關資料,也由此來達到讓高職學生知道在演講中“演”的技巧。
教師也可從網上下載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或是學校演講比賽中一些視頻資料來給學生欣賞和講解,重點關注成功演講者所使用的態勢語言。教師把這些資源和教材上的態勢語言知識點充分結合,達到以教材為依托,放眼社會做到課內外資源相結合。
2 依據學生特點,確定態勢語言教學方法
正在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我們稱之為高職生。他們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有一樣的地方即他們都處于身體和心理的發展的關鍵期。但,他們又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有著不同。他們大多數是因為學習成績差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才選擇上高職的。他們身上的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高職生特點
2.1.1 不便管理
高職生作為被大家忽略和不受重視的群體,他們在學習上不積極,經常出現逃課,打架等違法違紀的情況。在紀律上,高職生更不好管理。上課的出勤率較低,尤其是部分男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高職生中途輟學的情況會時有發生。
2.1.2 渴望認可
高職生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但是又不能很好的遵守學習各規章制度。基礎知識的學習較差,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弱。他們想學習但是又不夠努力,在學習上缺乏動力和學習方法。
2.1.3 自卑感強
他們在學習上的自控能力不如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學生。他們不愛學習。在高中的學習生活中,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得不到老師的夸贊家長的表揚。但是他們從內心深處是渴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欣賞的,所以他們和學習好的學生相比往往具有深深的自卑感。
2.1.4 思維意識活躍
對學校的活動能夠積極參與,渴望在活動中來表現自己的才能。他們說話很直率,不能很好的他人相處,不善和他人交流溝通,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不好。
2.1.5 迷茫焦躁的就業期
雖然高職生不愛學習,學習基礎知識的能力較差,但是同樣要面臨就業的問題。畢業前,很多原本逃課的學生也不再逃課,逐漸開始安靜了下來,也有的學生開始在周末的時間自己去找工作,在嘗試幾次面試之后,他們深深的感受到良好的口才能力是很重要的。猛然間醒悟,自己荒廢了很多時間,沒有學到知識;還有部分學生希望找到工資高又對口的崗位,但是學歷不高,處于矛盾當中。
結合上述情況,在校的高職生格外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高職院校的教學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真正的體現以生為主的教學,使學生盡最大可能學習知識。
2.2 演講口才之態勢語言訓練方法
2.2.1 指導學生欣賞演講名篇,體會演講風格,學習“演”的技巧
在演講口才之態勢語言的教學中,要想調動高職學生學習態勢語言的積極性,得先讓學生對演講口才中的態勢語言感興趣。為讓學生對態勢語言感興趣,高職教師應結合高職學生現階段的心理特點以及演講口才的性質與特點,在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同時,讓學生多欣賞一些優秀的演講視頻資料,把欣賞和講授結合起來,可以把這種方法貫穿教學的始終。
教師把學生感興趣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資料融入教學中,教師在整個演講口才態勢語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指導學生欣賞演講名篇,體會演講風格,學習態勢語技巧。例如:讓學生欣賞樂嘉的有關性格色彩的演講、有“演講帝”之稱的13歲孩子楊心龍的演講,還可欣賞俞敏洪的“相信奮斗”的演講、文章的“越幸運,越努力”的演講、李昌鈺博士的“不可能的可能”、地震中失去雙腿的熱愛跳舞的女孩廖智的演講,女演員海清的“人生路,我們都是新手”的演講、周杰倫“你可以不平凡”的演講、東山杯第三屆演講比賽中的部分演講以及鄧小平在聯大的演講等。每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演講不僅讓學生能收獲到不同的心靈感悟和對生命的珍視,同時還可以讓學生模仿和塑造屬于自己的態勢語言風格。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