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自然資源工作基礎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對自然資源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當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面臨著一些難點,結合具體實踐提出幾點個人意見。
關鍵詞:自然資源;檔案;難點;對策。
推薦閱讀:《檔案》(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由甘肅省檔案局(館);甘肅省檔案學會主辦。雜志的辦刊宗旨是“傳播知識、交流經驗、啟迪思想、指導工作”。
現階段,自然資源管理改革的機構并轉、職責整合已基本完成,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門將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著力解決自然資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間規劃重疊等問題,實現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作為自然資源工作基礎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對自然資源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當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面臨著一些難點,本文試對此做一分析探討,并尋找一些對策。
1當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面臨的難點
1.1歷史檔案資源有待整合利用
組建前的自然資源職責分散在國土、規劃、水利、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此次機構改革,多數地方將原國土、規劃等部門歷史檔案及檔案工作人員劃轉至自然資源部門管理,水利、農業等與自然資源職能相關的歷史檔案仍由原部門保管。如何整合利用這些歷史檔案資源成為擺在自然資源部門的重要課題。
1.2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亟待建立
新形成的自然資源檔案與國土、規劃等原職責部門檔案有很大差別,不能簡單套用或沿用國土、規劃等原職責部門的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目前尚無統一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不利于自然資源檔案工作的開展,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亟待建立。
1.3自然資源檔案庫房容量緊張
自然資源檔案案卷數量龐大,尤其是不動產登記檔案,每年數以十萬卷(件)甚至數以百萬卷(件)的速度遞增。目前,多數地方自然資源部門針對不動產登記檔案的普遍做法是保持原歷史檔案存放地點原狀,即歷史房屋登記檔案存放于原房產檔案庫房,歷史土地登記檔案和新產生的不動產登記檔案存放于國土資源檔案庫房,紙質檔案分散管理,檔案庫房存儲容量較小。隨著不動產登記檔案的逐年遞增,館藏空間告急、利用效率低下、檔案管理成本劇增等問題日趨凸顯。
1.4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人才匱乏
如今是大數據、云計算和“互聯網+”的時代,新成立的自然資源部門檔案數量大、種類多、業務性強,這一切都對自然資源檔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自然資源部門剛剛組建完成,從事自然資源檔案工作人員多是由國土、規劃等原職責部門的檔案工作人員劃轉而來,總體而言,檔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學習創新動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原職責部門和工作人員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檔案工作者對于檔案管理工作缺乏興趣和主動性。為了適應新形勢下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亟需培養一支專業化、科技化的檔案管理人才隊伍。
2對策
2.1整合利用歷史檔案資源
國土、規劃、水利、農業、林業等與自然資源職能相關的歷史檔案是自然資源職能分散時期的真實歷史記錄,能否整合利用好這部分歷史檔案,關系到自然資源工作能否順利開展。
首先,對移交自然資源部門管理的國土、規劃等歷史檔案實行整合管理,關鍵在于整合檔案管理職能,將劃轉至自然資源部門的原國土、規劃等部門的檔案工作人員整合成一支隊伍,進行合理分工,實行統一管理;其次,有序移交歷史檔案資料,包括紙質檔案、電子檔案及全宗卷,嚴格檔案交接手續,確保檔案的完整齊全,實現歷史檔案資料集中統一管理;最后,整合歷史檔案數據,國土、規劃等原職責部門的歷史檔案數據因使用的檔案管理系統不同,可先通過局域網實現資源共享,逐步過渡,待建立統一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系統后,再將歷史檔案數據整體遷移至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系統。
對未移交自然資源部門管理的水利、農業等與自然資源職能相關的歷史檔案,自然資源部門可與水利、農業等部門共同協商,建立部門間歷史檔案信息共享機制,從而實現歷史檔案數據信息共享。
2.2完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建設
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制度和業務標準體系關系到確立自然資源檔案工作原則、業務標準和制度要求,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起到方法和指南作用。制定自然資源檔案管理規范需要加強頂層設計,認真規劃,充分調研國土、規劃、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檔案管理歷史狀況,深入了解自然資源檔案特點和規律,依據國家檔案管理法相關律法規和檔案業務標準,建設包含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制度、檔案業務規范等方面的內容,同時要考慮到各地機構改革做法不同、未來自然資源業務拓展的可能性及檔案信息化管理等多方面因素,預留一定的自主操作空間。
2.3采取有效措施緩解庫存壓力
為緩解檔案庫房壓力,自然資源部門應將檔案館庫建設提上日程,積極爭取專項經費,按照相關建設標準和要求,引進信息化技術,建設高標準、大面積的自然資源檔案庫房,配備先進的安全防護設施,并指定專人負責檔案庫房的安全工作,確保檔案庫房的絕對安全。
擴建檔案館庫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庫房緊張問題,不動產登記檔案增速較快,其深層原因在于當前的不動產登記模式?,F行的不動產登記模式要求申請人在進行不動產登記時提供各類紙質材料,待發證結束后對申請材料進行數字化掃描,實行紙質和電子兩種載體形式并存的“雙軌制”檔案管理模式。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庫房緊張的問題,關鍵在于減少甚至不再產生不動產登記紙質檔案。
一是從收集源頭抓起,減少不動產登記紙質檔案的生成。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基于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集成機制,加強部門協作和信息互聯互通,同時推動業務辦理流程集成,優化流程、精簡材料,實現相關職能部門業務網上整合銜接,減少重復性和不必要的紙質材料的收取。
二是實行電子檔案單軌制,不再生成不動產登記紙質檔案。國家應盡快出臺電子檔案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電子檔案的法律效力,加快電子檔案單軌制研究和試點工作,探索電子文件管理機制,完善電子檔案管理手段,為實行不動產登記電子檔案單軌制提供法律依據和政策支持。
2.4加強檔案人才隊伍建設
做好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人才是關鍵。自然資源部門要高度重視檔案工作,對新形勢下高素質復合型檔案人才的迫切需求有一個清醒、深刻的認識,對檔案人才隊伍建設應給予大力支持。
首先是重視檔案工作,將檔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將檔案工作納人本單位的工作規劃,建立和完善檔案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各項硬件設施,積極推進檔案工作,關心愛護檔案工作人員,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待遇。
其次是優化檔案人才隊伍結構。結合自然資源檔案工作需要,根據年齡、專業背景、知識結構、工作年限等條件配置現有檔案工作人員,優化人才布局,合理分工,并保持檔案人才隊伍的相對穩定,同時積極吸引高層次檔案專業人才到檔案部門工作,為自然資源檔案工作補充高素質人才。
再次是加強對檔案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檔案工作人員的素質。自然資源檔案業務性強,檔案工作者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工作經驗,同時也要通過專業培訓、繼續教育、參觀交流等方式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培養精通自然資源業務、檔案管理業務和信息化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以適應不斷發展的自然資源檔案工作的需要。
最后是采取激勵措施,積極營造成才氛圍。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及時表彰先進,在職務晉升、崗位任用等方面向優秀檔案人才傾斜,不斷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為管理好自然資源檔案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