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年都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技術人才,發布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將高職教育明確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是一篇吉林教育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與實踐。
【摘要】隨著教育領域不斷改革,我國教育模式不斷創新。高職教育注重培養高等技術人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操作性都很強的專業課程,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就需要在課堂中不斷創新,這樣才能適應現在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本文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職教育需要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新型的教育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高職教育模式的轉變影響著教學方法、教學管理、教學內容等等,高職教育主要是注重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培養學生的素質,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增強操作技能。本文對《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改革進行進一步探討。
1《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特點
高職機電和電氣化課程體系里《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電機與拖動原理》和《工廠電氣控制技術》,這三門課程是高職機電和電氣化課程體系里的主干課程。在學習《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中會運用到安培全電流定律、基爾霍夫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電磁力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基本理論。在這門課程中學生可以增強理論知識、實踐能力、技術能力和操作能力。該課程專業性很強,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結合了動力學、電學、熱學和磁學等學科知識。在知識點中主要包括電機、常用機床的電氣控制、特種電機、變壓器、橋式起重機的電氣控制等等。所以在這門課程中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需要學生掌握一些知識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這樣不但提升了學生所學知識的應用還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
2《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不是很完善,教師注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滿足不了現在學生的需求,不注意學生是否接受這種授課模式,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思想,對學習沒有興趣,對自己沒有自信。由于學生動手能力訓練的機會很少,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得不到充分的應用。《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知識量和實際操作相互結合,教學內容的不足導致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很困難。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是枯燥的授課模式,仿照以前的教學觀念,缺少現代化教學思想,沒有先進的教學設備,導致學生對學習反感。還有就是教師主動的講解知識點,學生被動的接受,這不是一個高質量的授課方法,學生對學習產生了厭惡的心里這對今后的學習非常不利。課堂教學與現在社會的實際操作存在不同之處,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訓練,并且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交流,導致學生的應用能力得不到提高。目前來看,在課程考核上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現在的考核方法不能體現學生實際操作水平能力,學生的在課堂學到的知識掌握了多少,沒有明顯的體現出來。設定的指標不合理,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不利的影響。
3教學內容的改革
《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是高職機電和電氣化課程體系里的主干課程,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只有把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才會適應在崗位中的操作。由于該課程內容和理論知識較多,還需要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所以在課程中務必要讓學生掌握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還需要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觀念,將職業道德觀念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增強學生職業道德觀念,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改革需要推行單元模塊和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有計劃的制定符合每個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促進每個學生全方面發展。首先就要對課程理念進行改革,利用單元模塊開展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在通過實踐操作中完成任務,增加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學校開展實訓課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素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分配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課程比例,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3.1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育是注重人才的培養,為了人才以后能夠更好的就業,尊重學生,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教學創新,要注重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其在今后走向社會的過程中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在實現教學目標之前要更新教學理念,調整課程的定位,創新教學方法,改革課程考核等等。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所以要注重學生的主導地位,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設計每位學生能有充足的實踐時間,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還有就是注意教學任務的進行,體現教學的要求,在課堂中增加趣味性,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平臺,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很大幫助。
3.2創新教學模式
我國教育領域不斷在改革創新,《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的課程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所以這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利用“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把理論知識的講解和實訓課結合,教師在講解完課程的理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在理論知識的吸收后學生印象深刻,對實際操作很有幫助,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感覺很輕松,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了遇到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課程突出了高職教學的實踐性。比如教師在講解了電動機正反轉控制原理后讓學生主動的去做控制電路接線實訓,連接完畢后如果設備通電不成功的話,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能避免下次問題的發生,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有效學習。教師在講解故障問題時,對照實際機床線路邊講解,邊調動學生主動思考,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教學內容,理論和實踐操作結合在了一起,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得到了提升。教學課堂與工廠實習的結合是進行教學的有效形式,教師在車間中教學,由于高職學生基本沒有工廠的工作經驗,對工廠的生產和流程都缺乏了解,書本上講解的知識設備電氣控制線路、電氣控制的內容不是很容易理解。把課程的知識點安排在生產廠中進行,讓學生看到實物有利與學生的理解。在講解機床電氣控制線路時由于學生對于機床本身結構、功用、加工操作流程等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現場教學,將機床各部分結構、運動控制要求等知識傳授給學生,還可以給學生演示一遍正確的操作步驟。學生這時就可以動腦思考電氣控制線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在哪里會出現問題,將理論教學放到工廠、車間、生產廠的教學模式是現在高職機電和電氣化課程教學的發展趨勢。
3.3考核方法的改革
現在普遍的考核方式就是考試,怎么實行這個考核是很重要的。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定考試方式,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考核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要在考核中觀察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有利教師在下一個課程中進行教學活動。在考核的改革中應該在保留筆試的基礎上,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核,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的改革是十分重要的,在課程教學和職業資格考試相結合,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好的幫助,推行改革需要教師觀念的改變,引進現代化設備,鼓勵教師自主動手開發實驗設備,繼而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增強對人才的培養,推動高職教育的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勇,李言武.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建設與改革實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2):685~686.
[2]陳杰金,郭穩濤.高職《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教學改革芻議[J].亞太教育,2015(25):328~329.
[3]陳昌松.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課程改革的實踐[J].電子制作,2014(4):132~134.
吉林教育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吉林教育》恪守“搜索前沿校外教育視點,探求校外教育理論,傳播校外教育信息,開掘校外教育實踐”的辦刊理念,通過高端的校外教育研討和各種教育論文征集等活動,使本刊成為全國教育界和社會各界互通校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全國教育界進行校外學術交流和論文發表的重要陣地,將本刊努力打造成為中國校外教育理論方面的權威期刊,成為中國校外教育期刊中的第一品牌雜志。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