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選取深市 2010—2018 年 A 股非金融上市企業財務數據,對現階段普遍存在的成本粘性在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中的作用與影響機理加以檢驗,并進一步探討獨立董事特征對兩者關系的調節作用。結果表明: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顯著負相關;政治關聯獨立董事、連鎖獨立董事和金融背景獨立董事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而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能顯著降低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同時技術型獨立董事對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并未體現出顯著提升作用;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和連鎖獨立董事均能顯削弱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之間的相關性,政治關聯獨立董事和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顯著增強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而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并未起到顯著調節作用。
劉根霞;, 財會通訊 發表時間:2021-10-18
關鍵詞:成本難粘性 會計信息透明度 獨立董事特征
一、引言
會計信息是資本市場中各種交易活動呈現的數據體現,更是各方利益相關者制定決策的主要依據,其透明度至關重要,會計信息透明度越高,越能將更多的企業特質信息融入至股價中從而有效緩解股票市場中高度的股價同步性現象,同時也能保障整個資本市場的穩定與健康發展,即高會計信息透明度是資本市場中各方利益相關者共同的訴求,但在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與干擾下我國上市企業整體存在會計信息透明度低的現狀,因此對會計信息透明度影響因素展開研究并尋求出對應的解決方法就具有極強的現實必要。在競爭愈發激烈資本市場中如何高效利用既有資源、控制成本就成為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成本粘性的存在使得企業在資本這一關鍵資源利用上存在一定的非效率程度,加重企業的負擔,發現企業在業務量顯著降低是成本降低的比例遠遠低于業務量增加時成本的增加比例,并進一步把這種成本與業務量間存在的非對稱性關系成為成本粘性,大量研究表明我國上市企業中普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成本粘性,以對我國產業轉型與結構優化產生嚴重的負面沖擊。那么成本粘性是否會反過來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產生影響呢?也就是說企業大股東及其高管會出于利益攫取等目標采取更高程度的成本粘性財務策略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及其披露嗎?為解釋這一問題,本文以深市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實證檢驗成本粘性在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中的作用與影響機理,為更有效治理成本粘性提供證據支撐。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
成本粘性作為一種常態化的財務策略會對企業及其管理層的各項財務行為產生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到其會計信息質量尤其是透明度。Chen et al.[1]發現作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兩個重要概念的會計穩健性和成本粘性間存在較高內在關聯程度,即在標準盈余與股票回報模型中由于未降低成本粘性影響作用納入其中會得出相對較高的會計穩健性,進一步發現基于標準盈余-股票回報模型得出的會計穩健性與基于修正盈余-股票回報模型得出的會計穩健性存在顯著差異,充分表明成本粘性會對企業的會計穩健性產生顯著作用,進而影響到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吳應宇和蔡佳麗[2]研究發現,成本粘性會對企業會計穩健性的選擇產生關鍵影響,成本粘性越大管理層就會實施更高程度的盈余管理等平衡盈余與成本粘性間的關系,也就是說成本粘性過大的企業會通過標準盈余-股票回報模型對自身的會計穩健性急性測度,進而得出較高的會計穩健性應對相關利益者對會計穩健性的要求,進而加劇信息不對稱程度,其會計信息透明度也就隨之降低。但也有研究表明成本粘性的存在會更利于企業的價值創造,如Kama & Weiss[3]從成本粘性和成本反粘性視角探究了上市企業在并購過程中成本粘性預期價值提升之間的關系,發現成本粘性對企業并購后的價值提升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成本反粘性的存在卻對并購后價值提升產生抑制效應,成本粘性對價值提升的促進作用和成本反粘性對價值提升的抑制效應在制造業企業中表現更為顯著,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粘性的存在顯著提升的管理層風險承擔能力,會提升管理層在并購后通過創新等高風險項目對資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提升的主動性,會通過更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緩解由于成本粘性產生的委托代理問題等,由此便會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正向影響;彭飛[4]研究發現,我國上市企業中普遍存在的成本粘性會降低管理層通過盈余管理獲得超額收益的動機與概率,有效緩解了管理層與股東間的委托代理沖突,降低了代理成本,同時管理層會通過高質量的會計信息披露對成本粘性產生的負面影響加以緩解。
可以看出在既有成本粘性的相關研究中對其經濟后果仍存在不同的認知,但究其根本成本粘性的存在會加劇企業的非效率投資程度,會降低其資本配置效率,降低其資本價值創造能力和效率,同時會加劇股東與管理層間的委托代理沖突,代理成本會顯著增加,進一步講成本粘性的存在使得股東對管理層的監管效應顯著削弱。林晚發和李殊琦[5]認為,成本粘性的存在會降低企業發行債券時的信用評級,這種成本粘性對發行債券主題信用評價的抑制作用在高風險企業中表現更為顯著,其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粘性越高管理層就越有動機實施盈余管理等操作對盈余進行粉飾以應對股東的考核,同時其投資失敗也有更高的承受能力,因此會加劇股東與管理層、企業與外部投資者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從而使得管理層更傾向于通過選擇性的會計信息披露實現特定目標,會計信息的透明度也就無法得到保障。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1:成本粘性越高的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就越低,即成本粘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顯著負相關
(二)獨立董事特征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
獨立董事機制已成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經濟后果研究成果豐富,不同研究基于視角認為獨立董事機制職能效應發揮與其背景特征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Fich & Shivdasani[6]研究發現,具有金融背景的獨立董事一方面能為企業帶來成本更低、規模更大的債務融資支持,還能通過自身的專業能力為董事會提供更好的專業性建議,優化管理層的財務策略,既能提升企業的資本配置效率又能通過較好的監督與約束效應降低財務策略制定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等機會主義行為,從而有效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程度,對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能起到較好的保障與促進作用;邢秋航和韓曉梅[7]發現獨立董事網絡位置越趨近于中心,越傾向于選擇高質量審計師,也就是說獨立董事能利用網絡位置中心度選擇能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提升外部治理水平,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但這種對審計師的選擇及會計信息的提升作用在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或存在政治關聯的企業中表現會受到抑制。
依據代理理論,企業管理層作為實際的經營者為獲得更好的薪酬獎勵會選擇風險性相對較低的項目進行持續投資,規避風險相對較高的創新項目,也就是說管理層會通過選擇性的信息披露一方面應對股東的業績考核,另一方面獲得更好的私有收益,因此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約束。股東尤其是大股東作為企業擁有者,會通過董事會的方式對管理層的各種經營與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并制定相應的激勵機制來緩解彼此間存在的委托代理沖突與降低代理成本,但董事會職能效應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獨立董事機制的構建。作為為董事會提供專業建議、引導管理層決策并抑制代理問題的有效公司治理機制,獨立董事在企業發展中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崔也光等[8]基于企業生命周期視角對獨立董事特征在研發強度中的作用與影響機理進行檢驗,發現技術型獨立董事對各個生命周期的研發強度均能產生顯著促進作用,學術或科研背景獨立董事則會對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研發強度產生顯著促進作用,而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對成熟期企業研發強度起到顯著促進作用,由此可以看出獨立董事背景特征會對企業各項財務決策及其呈現出的會計信息質量產生關鍵影響。由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2a:政治關聯獨立董事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
假設2b:連鎖獨立董事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
假設2c:金融背景獨立董事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
假設2d: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能顯著降低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
假設2e:技術型獨立董事對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并未體現出顯著提升作用
(三)獨立董事特征的調節作用
從本質上講獨立董事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會通過為董事會提供更為專業和合理的咨詢等服務提升董事會的監管職能發揮,另一方面也會通過自身專業能力和關系網絡獲得更多的行業發展信息并向管理層進行反饋,從而顯著提升管理層各項財務決策制定的合理性。劉浩等[9]研究發現,具有金融背景的獨立董事一方面利用專業知識為董事會和管理層提供更好的決策咨詢服務,優化各項投資決策的合理性,同時還能為企業帶來充足且成本相對較低的融資支持,利用最大化價值創造行為的開展,另一方面也會對資本使用形成更好的監督與約束,能更好的甄別出管理層的盈余管理等機會主義行為,提升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和透明度;郝東洋和韓穎[10]研究發現,具有事務所背景的獨立董事對會計信息透明度起到顯著抑制作用,且這種抑制作用在內部控制質量較低的企業中表現更為顯著。由此可以看出不同背景的獨立董事對企業財務決策及實施效果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具有金融背景的獨立董事和連鎖董事一方面能為企業籌措更多的資本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利用更為廣泛和精準的信息掌握形成更好的監督與約束效應,因而會使得成本粘性真正成為緩解股東與管理層間委托代理沖突、降低代理成本并更有效激勵管理層的合理性財務策略,并會提升管理層利用高質量、高透明度會計信息獲得更好激勵的主動性,會計信息透明度也就得到更有效的保障;而具有政治關聯和事務所背景的獨立董事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身的政治網絡為企業謀求更好的關鍵發展資源和更強的稅收優惠等,并降低政府等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督強度,加劇了企業與外部利益相關者間的信息不對稱,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背景為企業選擇更為“合適”的事務所進行外部審計,更容易獲得標準審計意見的同時會計信息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就是說政治關聯和事務所背景獨立董事使得管理層為獲得更高的成本粘性降低會計信息透明度的行為得到了保障,由此使得成本粘性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的抑制作用更為顯著;最后,技術型獨立董事的治理效應主要體現在引入專業知識、技術及資源,為董事會擴大視野決策提供幫助并發現較好的創新機會等,較少參與到公司治理尤其是財務決策的制定與實施中,基于聲譽機制理論,技術型獨立董事的聲譽主要來自于創新等戰略的實施效果,因此企業在保障較好的創新投入時其公司治理效應就會顯著削弱,由此對成本粘性也就無法產生有效的抑制或促進作用,進一步講對成本粘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關系也就沒有調節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
假設3a: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和連鎖獨立董事均能顯削弱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之間的相關性假設3b:政治關聯獨立董事和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顯著增強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假設3c: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并未起到顯著調節作用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鑒于數據的可得性與可靠性,本文選擇深市A股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時間區間為2010—2018年,剔除其中的金融企業、研究期間被特殊標記(如ST及*ST)企業、資產負債率異常(小于0或大于1)的企業、未披露成本粘性所需相關數據的企業以及關鍵財務指標缺失的企業,經篩選后獲得 2016個企業的30278個觀測樣本。確定觀測樣本后,由樣本企業年報獲得獨立董事特征及成本粘性等相關數據,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官方網站獲取會計信息透明度相關數據,其余數據均通過國泰安數據庫,最后對所有連續型變量數據均采取1%分為上下的縮尾處理以消除數據中極端數值對研究穩健性的影響。
(二)變量定義與模型構建
為檢驗假設1,構建如下模型,: Tran=茁0+茁1CS+茁2Size+茁3ICQ+茁4SOE+茁5Board+茁6MHS+茁7CHS+茁8AG+∑Ind+∑Year+著 1 模型1
其中,Tran為會計信息透明度,借鑒李曉慧和楊坤[11]的研究成果,采用深圳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評級結果進行測度,當企業信息披露評級為優秀或A級時賦值為4,考評結果為B級或良好時賦值為3,考評結果為C級或合格時賦值為2,考評結果為D級或不合格時賦值為1;CS為成本粘性,借鑒章貴橋[12]的研究方法,首先在Richardson[13] 模型基礎上利用如下模型計算個體企業的成本粘性Sticky: Stickyi,t=log 駐cost 駐sale 蓸 蔀 i,子軃 -log 駐cost 駐sale 蓸 蔀 i,子軃子軃,子軃沂{t,……t-3}(1)
其中,sale為營業收入,cost為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的總和,子 為最近四個季度營業收入的下降或上升值。通過式(1)計算出的Sticky值越小企業的成本粘性就越高。其次,為方便研究,本文取Sticky的相反數表征企業的成本粘性程度,用符號CS值表征,CS值越大表明成本粘性越強;其余為控制變量,Size為企業規模、ICQ為內部控制質量、SOE為產權性質、Board為董事會規模、MHS為高管持股比、CHS為機構持股比、審計師變更AG,還引入行業和年份兩個啞變量對行業和年份的固定效應進行控制。本文變量說明見表1。
為檢驗假設2,構建如下模型: Tran=茁0+茁1DACI+茁2EACI+茁3JACI+茁4SACI+茁5TACI+茁6Siz e+茁7ICQ+茁8SOE+茁9Board+茁10MHS+茁11CHS+茁12AG+∑Ind+ ∑Year+著2 模型2 其中,DACI為政治關聯獨立董事,EACI為連鎖獨立董事,JACI為金融背景獨立董事,SACI為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TACI為技術型獨立董事。為檢驗假設3,構建如下模型: Tran=茁0+茁1CS+茁2DACI+茁3EACI+茁4JACI+茁5SACI+茁6TACI +茁7DACI*CS+茁8EACI*CS+茁9JACI*CS+茁10SACI*CS+茁11TACI*CS+茁12Size+茁13ICQ+茁14SOE+茁15Board+茁16MHS+茁17CHS+茁18AG +∑Ind+∑Year+著3 模型3
四、實證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本文主要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的均值為2.627,最小值為1,最大值為4,標準差達到1.012,表明樣本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有待于進一步提升,且不同企業間會計信息透明度存在較大差異;成本粘性(CS)的均值為-0.013,表明現階段樣本企業中成本粘性普遍存在,其最小值為-0.422,最大值為-0.001,充分表明不同企業的成本粘性存在極大差異;獨立董事特征中,政治關聯獨立董事(DACI)的均值為0.133,連鎖獨立董事(EACI)的均值為0.089,金融背景獨立董事(JACI)的均值為0.142,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SACI)的均值為0.335,技術型獨立董事 TACI的均值為0.082,表明現階段獨立董事機制已成為重要的公司治理組成部分,樣本企業普遍重視對獨立董事機制的構建與完善,其中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所占比例更高,也就是說樣本企業在聘用獨立董事時更為注重其會計專業背景。
(二)回歸分析
表3列(1)為模型1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成本粘性(CS)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間回歸系數為-0.526,顯著為負,且通過1%水平下顯著性檢測,充分表明成本粘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顯著負相關,驗證本文假設1。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資本配置效率已成為關鍵,存在成本粘性的企業一般表現為在營業收入上升時成本隨之提升,且提升強度顯著高于營業收入降低時成本的降低幅度,一方面會造成資本配置效率下降,同時也為管理層獲得更多私有收益提供了機會主義實施空間,使得管理層傾向于進行選擇性的信息披露應對股東的業績考核,也就是說管理層為獲得更高程度的成本粘性以提升私有收益進而會通過盈余管理等操作對真實會計信息進行掩飾;另一方面,成本粘性越高,股東對管理層的約束效應越弱,管理層在會計信息政策方面就具有更高的靈活度,因此其機會主義行為概率大大提升,信息不對稱顯著加劇,由此在成本粘性多方面作用下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就顯著降低。
表3列(2)為模型2的回歸分析結果,可以看出獨立董事特征不同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產生的影響也就不同,其中政治關聯獨立董事(DACI)、連鎖獨立董事(EACI)、金融背景獨立董事 (JACI)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回歸系數均為正值,且均通過顯著性檢測,由此可以看出政治關聯獨立董事、連鎖獨立董事和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均能顯著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SACI)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回歸系數為負值,且通過顯著性檢測,由此可以看出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會顯著降低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最后,技術型獨立董事(TACI)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回歸系數雖為正值,但并未通過顯著性檢測,由此可以看出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會計信息透明度并未體現出顯著的促進作用。
表3列(3)為模型3的回歸分析結果,在引入獨立董事特征與成本粘性的交乘項后對獨立董事特征在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關系中的調節作用進行解釋。其中,交乘項DACI*CS、SACI*CS與會計信息透明度 (Tran)顯著負相關,由此可以看出政治關聯獨立董事和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會顯著增強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關系起到顯著增強作用;交乘項EACI*CS、JACI*CS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顯著正相關,結合假設1的結論,可以看出連鎖獨立董事和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均能顯著削弱成本粘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程度;最后,TACI*CS與會計信息透明度(Tran)回歸系數雖為正數,但并未通過顯著性檢測,由此可以看出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成本粘性與會計信息透明度關系并未體現出顯著調節作用。獨立董事機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會通過提升公司治理的方式提升對管理層各項財務決策制定與實施效果產生優化作用,提升企業的資本配置效率,利用自身專業優勢為董事會提供更好的咨詢及信息服務;另一方面也會對管理層形成更好的監督與約束作用,降低其機會主義行為的實施概率和動機,對會計信息質量及其透明度提出更高的標準與要求;最后,獨立董事也會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形成與股東及其管理層的 “合謀”,以降低會計信息透明度為代價獲得更多私有收益,其會計信息透明度就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特征的獨立董事會對成本粘性的經濟后果尤其是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的影響產生不同作用。
五、研究結論
本文以深市2010—2018年A股非金融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對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影響因素及機理進行實證檢驗,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結論:成本粘性會顯著抑制企業的會計信息透明度;不同特征的獨立董事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產生異質性影響,政治關聯獨立董事、連鎖獨立董事和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均會顯著提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但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則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產生顯著抑制作用,而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會計信息透明度無顯著影響;進一步發現金融背景獨立董事和連鎖獨立董事均能顯削弱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之間的相關性,政治關聯獨立董事和事務所經歷獨立董事顯著增強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而技術型獨立董事對成本粘性與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間的相關性并未起到顯著調節作用。針對研究結論結合上市企業會計信息透明度現狀,從以下幾方面提出相應對策:首先,企業應制定更為合理的成本粘性策略,一方面充分發揮成本粘性在提升管理層風險承擔及更好激勵效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也應避免因成本粘性產生的盈余管理等機會主義行為,也就是說企業應通過更合理、有效激勵機制的實施控制成本粘性,緩解代理沖突并降低代理成本,實現成本與營業收入實施的動態且合理調整,不斷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價值創造能力;其次,應不斷完善獨立董事機制,使其真正成為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可以通過構建多元化、多席位獨立董事機制的方式更為充分的發揮獨立董事的專業資源及社會資本,另一方面也要更好保障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其對董事會和管理層各項決策制定過程中的咨詢與優化職能,并與高質量內部控制機制相結合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從根本上提升會計信息透明度。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