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論
城市是區域發展的經濟、社會、文化中心,是居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區域,兼有集聚性、流動性的特征。隨著城鎮化推進,城市規模急劇膨脹,城市人口迅猛增加,應急事件呈現較強的突發性和復雜性,應急體制面臨嚴峻考驗和挑戰。國家要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主要途徑在于提升預先感知、高效應對、聯合處置等能力,各地在推進“智慧城市”、“數字城市”建設背景下,需要科學、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領導駕駛艙是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服務的新方式,是利用新技術創新城市服務的新嘗試,是政府和社會協同建設的示范工程,對城市發展及治理、構建共治型政府影響深遠。
二、應急事件特征
縱觀近年來突發的應急事件,具有以下特性。
(一) 復雜性
由于城市的發展導致城市組織結構和環境趨于復雜,處理應急事故難度增大。人們對發生的事情認知不清,特別是在應急事件早期發展和影響的認識很少,給應急管理帶來很大影響。
(二) 緊迫性
應急事件處理需要快速響應,如果響應慢,將無法將事故損失降到最低。此外,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處理,超過了最佳時間,救援將顯得毫無意義。
(三) 臨時性
臨時性是區別于平時管理的特征,同時也是應急管理與生俱來的特征,應急管理不是平時發生的事情,大多是臨時突發事件。
(四) 危險性
在應急管理中危險會經常發生,一方面是事件本身帶來的,另一方面是突發事件引發的一系列衍生事件而產生的危險。
三、建設思路
城市應急管理涉及公安消防、醫療衛生、交通運輸、能源供給等領域,需要部門參與、信息連通、聯動處置,因此領導駕駛艙建設遵循“數據匯集--平臺互聯--專題應用--分析決策”的建設思路。總體架構如圖1。
(一)建立數據資源中心
基于城市運行數據共享交換中心體系,匯聚整合各方面數據資源,融合互聯網和第三方機構數據資源,統籌建立城市運行數據資源中心,配套城市數據治理業務建設主題庫,形成完善的數據治理體系,為城市數據治理提供資源服務。
(二)建立應急支撐平臺
連通各業務平臺,形成數據治理中心、業務支撐中心、服務共享中心、管理控制中心,實現對應用的支撐作用。實現“一次配置(接入)、持續匯聚,集約管理、高效融合,有效共享、服務應用,全程追溯、量化評估”的大數據“匯管用評”的一體化能力。
(三)強化運行監測應用
匯集經濟運行、城市保障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情況形成城市運行監測應用,匯集經濟社會發展、輿情分析、重點風險管控、重點群體管理和關懷等專題形成專題分析應用,通過部門間、平臺間協同形成城市應急協同應用平臺。
(四)建立領導駕駛艙系統
以信息為基礎、平臺為中心,建立集運行感知、信息資源統籌協調、決策指揮于一體的領導駕駛艙系統,對城市運行日常業務處理,提升處置協同能力,對公共安全、自然災難等突發事件預警和決策,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更科學的監測分析和預警決策服務。
四、技術要求
(一)數據匯聚與云端應用的新需求
為實現更加惠民的智慧政務,政務云作為未來“數字城市”基礎設施,需要滿足數據匯聚及云端應用需要。云端應用包括政府管理和運行本身所要提供應用服務,以及大量的政務APP。政務云要繼續優化基礎支撐,保障應用整體平滑遷移至云平臺,利用云化特點,實現系統資源彈性擴展,保障云平臺發揮應有效益。
(二)充分發揮AI使能平臺的能力
在政務云和政務數據建設比較完備情形下,人工智能為智慧政務提供技術支持。人工智能與政務大數據、政府管理和服務的融合,充分發揮其自學習、自適應和自服務優勢,使其能夠不斷進化和發展,實現更加高效的服務。
(三)區塊鏈與政務數據的結合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體維護、公開透明等優勢,這些特點保證了數據的“誠實”與“透明”,奠定了信任基礎。而區塊鏈巨大的應用場景,將主要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多主體間的協作信任與一致行動。在智慧城市場景下,區塊鏈的應用電子證照系統等案例,有助于全面升級基于信任的智慧城市應用與服務。
(四)CIM平臺建設
CIM平臺投入使用意味著數字孿生城市的實現,也是城市數字孿生后續階段的基礎。在空間范圍和技術基礎上,CIM的建設是“大場景的GIS數據+小場景的BIM數據+物聯網”的有機結合。BIM技術對城市中各個建筑可以做到構件尺度的數字孿生,從而將建筑物的信息數字化。
(五)符合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方向
智慧城市建設內容主要圍繞“一云一網一平臺”,即搭建政務云、政務服務網和政務數據共享平臺。智慧城市重點平臺和重點應用建設已成為新焦點。重點平臺建設包括政務云、城市感知與CIM平臺建設以及數據開放與應用平臺。重點應用建設包括城市集成APP、城市決策研判系統以及MaaS與自動駕駛。在智慧城市建設新階段,將由以底層基礎設施為重點,向以平臺、數據和應用為重點轉變。
五、建設內容
(一)城市管理體征評價體系
城市指標體系:包含經濟運行、城市保障、公共服務這三個維度的城市運行的指標體系,全面呈現城市運行態勢。通過城市運行體征來判斷城市運行狀況,對城市運行管理對象進行全面監測,挖掘城市發展內在規律,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提高全民決策力,提升城市軟實力。
推薦閱讀:寫城市管理問題治理相關論文有哪些參考文獻http://m.jsdzr.cn/xybz/44886.html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