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從1994年開始設立首批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后,產業園始終是我國經濟現狀的一種比較特殊的運營產業形態,是各個地區的經濟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產業形態。當前,城市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受到區域性的影響,各個地區會出現管理模式以及運營模式上的巨大差別,其管理與開發存在著很多內容,需要一定的智慧才能把握到位。
引言
當前,城市產業園區的運營與管理已經顯得越發重要,伴隨著高新技術的持續進步、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當前,產業園區已經在社會經濟中逐漸地形成更具活力、發展前景更廣闊的產業。尤其是在沿海地區,城市產業園區的發展水平正在大幅度提升,繼而促進當地經濟的飛速增長。有鑒于此,我們應當高度關注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并著重分析各種管理模式及運營模式的具體特點。
一、管理模式對比
在城市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中,以開發區管理模式的角度來分析,它總共有3種管理模式,即主導型及公司治理型、混合型。在此之中,開發期早期建設時比較常出現的是行政主導型,當時,許多產業園都具有極其明顯的政府宏觀調控的職能,也就是說,由政府來進行主導地開展建設初期的各種資源的投入以及規劃工作,并且當園區建設完成之后,同樣實行科學的行政管理以及服務。行政主導型又可以劃分成2種較小的模式,即橫向協調型以及集中管理型。具體來說,橫向協調型需要由該市(所在的城市)政府來全方位地領導整個園區的建設以及管理工作,同時,要設置相的管理委員會,其成員是原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來組成,在城市園區內,各個企業所需的行業管理以及日常管理責任,依然由其原先的行業主管部門來具體負責,而管理委員會需要做的是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所在區縣的政府則需要負責整個園區內的綜合性的管理,消防、衛生、公安、網點等。和橫向協調型相比,集中管理型出現得晚一些。由市政府在該園區內專門設立一個特定的派出機構,即管委會,來負責對園區的整體建設以及發展全權負責,給予較全面的經濟管理權限以及行政職能。從整體來看,管委會能夠自行地去設置規劃、財政、項目審批、稅務、工商行政、土地、勞動人事等各個部門,同時,可享受城市中的各個級別的管理部門權限,并受到主管部門的指導以及制約。管委會的職權因此變得更大,因此,同有關管理部門的許多協調工作就變成了一種直接的管理事務,繼而提高了城市園區的實際管理效率。不過管委會具有比較強的政府色彩,通常要由企業來完成運作的內容很難實現。主導型產業園具有比較濃的政府性質,行政職能比較強。園區內的各種政府職能內容(稅務、工商、人事、公安等)需要由園區管委會來展開管理。而且園區的開發以及管理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其今后的發展就成了又一個問題,對于主導型產業園而言,這也是其薄弱項。基于此,在我國經濟發展持續變化的推動下,公司管理特征明顯的園區管理模式開始出現。
公司治理型其實就是企業型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是以企業來作為整個園區的開發者以及管理者。當前,在城市開發區以及高新區中,這類管理模式用得比較多。通常,當地政府并不會設立相應的派出機構,而是由開發公司來擔當經濟法人,并由其組織整個園區中的各項經濟活動,同時,承擔一部分的政府職能,譬如協調職能,等等。這種管理模式實際上是由總公司來直接向市(縣、鄉)政府承包經營,負責各種相關職能,比如土地開發和項目招標、企業管理、建設管理、行業管理以及規劃管理等,而在園內的其他的管理事務,比如財政稅收、公共安全、工商行政、勞動人事等,則仍然依靠當地政府的一些相關職能部門來負責,如此一來,就讓企業、政府的職能劃分明確,更具科學性。還有一種是混合型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政府不但設立了專門的園區管委會,而且還設立了相應的投資開發公司,前者需要負責政府的行政管理,后者則需要負責企業的運作。這樣的混合模式相當復雜,分為管委會下設專門的投資公司、管委會以及投資公司相同級別設立兩種模式。
二.運營模式對比
(一)政府運營模式
政府部門在對城市產業園區作出不同的定位時,同樣的,園區也會有不一樣的運作模式,而且,此處提到的政府運作模式是同前文所述的主導型產業園區相關聯的,不過也是不同的概念。具體而言,政府運作模式多半常出現于主導型產業園區之中,園區是由當地政府投資開發的,而園區還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相關的稅務代理服務以及行政事務代理服務,并收取一些相應的服務費,此外,政府部門有時也會有針對性地為一些企業提供相關優惠。這樣的作模式比較適于規模比較小、可以實現簡單管理的園區。對于那些規模較大的園區,此運作模式則完全不能保證產業園區的長期穩定運作。
(二)投資運營模式
投資運營模式與政府運營模式相比更像一種混合型管理模式。它由政府來負責投資建設園區,緊接著,通過合作資產(房租以及固定資產等),來孵化出潛力非凡的中小型企業,當企業得到一定的成長之后,再引入一定的外部戰略投資者參與其中,或者直接上市,繼而達到資產增值的目的、收回投資的目的。這類運營模式非常考驗長期穩定性,很難在短期看到回報,不過它能夠極大地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是比較受政府歡迎的。
(三)服務運營模式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許多企業已經不只是滿足于單純的投資,而開始注重產業園區的整體服務環境以及其中的具體要求。基于此,誕生了許多服務運作產業園區。服務運營模式的產業園區能夠為入駐的企業提供可靠的、多樣的服務,例如信息服務以及人才派遣服務等,讓企業得到更好的生存環境與發展環境。這種運營模式讓園區能夠同企業展開更具體的合作,使得園區有了更多元的收入來源。
(四)土地盈利模式
因為我國房地產市場一度比較火熱,所以,土地增值盈利模式的產業園區得以一度盛行。土地增值盈利模式的產業園區通常具有土地收儲以及初步開發等功能,通過大面積土地的控制,在開始初步的開發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提高土地價值,而后開始開發或者轉讓。此類模式比較像規劃性比較強的地產開發商,能夠快速獲利巨大,并且使得園區的后期開發擁有了更好的財力基礎。
(五)產業運營模式
許多比較重要的產業開發區其實都會有一定的調節以及強化、完善區域產業鏈的運作的功能,園區設立之初其實就是想要打造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譬如說某些新能源產業園和物流產業園、創意產業園等,它們在投資初期均需要招商引資,然后和一些企業資本合作,不過,園區也需要配合企業一起活動。園區會招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來入駐,開展投資,或者是投資一個在園區內運作的全資子公司(產業項目)。該運營模式下的城市產業園有三類職能,即企業投資運作職能以及服務職能、行政職能。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城市產業園區的運營管理模式各有不同,它們在管理模式以及運作模式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同時也各有局限,總體來看,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混合型的管理模式、產業運營模式將會成為今后比較有發展前景的管理模式以及運作模式。
參考文獻
[1]李瑩晶.產業園運營模式比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0).
[2]王滋承.濟南保稅物流園區運營模式研究[D].濟南:濟南大學,2014.
[3]劉曉東.768創意產業園戰略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2.
[4]鄭皓懷,楊舒妮.產學互動鳳引九雛——朗科國際存儲科技產業園運營區設計綜述[J].華中建筑,2014,32(8):31-36.
推薦閱讀:中國房地產雜志有哪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