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已進入數字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房地產業作為勞動密集型傳統行業,在質效提升方面存在巨大空間。房地產企業在投資分析、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品牌宣傳、物業銷售、項目運營和客戶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不同環節,都可以利用科技創新成果提升自身的質效。
關鍵詞:房地產企業;科技創新;提質增效
《中國房地產金融》(月刊)1992年創刊,是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專業性學術經濟期刊。是我國目前唯一一份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房地產金融專業期刊。
1投資分析階段——建立大數據平臺,提高研判精度和效率
房地產企業的投資拓展部門通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項目投資分析報告,為土地或項目獲取提供決策依據。由于房地產投資涉及的信息量巨大,僅依靠投資拓展人員逐條收集和分析各類信息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容易受到投資拓展人員自身經驗和主觀判斷影響,造成分析結果不全面、不準確等問題。
大數據平臺可將房地產企業的政策研究、市場營銷、商業管理、客戶關系等多部門納入同一體系之中,共享跨部門的基礎數據和研究成果,并將新技術與專家經驗深度結合,高效整合數據。房地產企業投資拓展部門通過建立和使用大數據平臺,可有效避免投資分析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大幅提升拿地投資分析的精度和效率。
萬科等國內領先的房地產企業已通過建立大數據平臺,以規范化、標準化的工作方式提高項目投資分析和決策的效率。以重慶萬科大數據平臺為例,其將重慶38個區縣劃分為328萬個250m×250m面積大小的柵格,將197個維度、3000萬條以上的人口、商業、辦公等數據導入,可以實現海量數據秒級輸出分析結果。
2規劃設計階段——借力建筑信息模型,提升設計效率和品質
傳統的二維建筑設計手段常出現設計圖紙中的“錯、漏、碰、缺”等問題,造成施工階段的返工,影響工期。此外,設計過程中僅有業主和建筑設計單位雙方參與,缺乏與其他工程參與主體的協同,往往導致最終效果不盡人意。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是在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多維模型信息集成技術,是對建筑工程物理特征和功能特性信息的數字化承載和可視化表達。對于房地產企業,BIM可發揮四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可準確識別及協調設計圖紙中的錯誤,減少因設計不合理造成的返工;二是提供創新的行業協作方式,讓業主、建筑設計單位、施工方、供貨商等工程各參與方共享數據、協同作業,確保各參與方形成統一的有機整體,提高溝通效率;三是可大幅提高項目成本測算的速度和準確率;四是便于項目運營階段進行數據儲備、共享以及設施設備管理維護。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陸續出臺BIM相關政策,加速了其在國內建筑業中的發展與應用。碧桂園、萬科、融創等國內領先房地產企業也都成立了專業數字化部門,研究BIM的發展路徑和具體措施。
3施工建設階段——機器換人,降成本并提高安全系數
我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但目前勞動力短缺、勞動生產率低、工作環境差等問題突出,安全事故頻發,整體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仍然較低,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為破解建筑業面臨的瓶頸,未來房地產企業可通過研發和推廣,讓機器人進入建筑工地各生產環節,實現安全、優質、高效的智慧建造。建筑機器人的應用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工成本,緩解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用工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解決施工安全問題。
碧桂園已提前布局高科技業務板塊,正聚焦、重點攻克建筑機器人的研發、應用和逐步量產,目前研究的產品涵蓋土建施工、裝修施工和物流等建筑工藝流程。截至2019年6月,碧桂園已有8款建筑機器人進入工地現場測試,房地產業將迎接“機器人建房子”時代的到來。
4品牌宣傳階段——創新信息載體。增強宣傳效果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加速發展,報紙電視廣告、宣傳單等傳統宣傳載體和手段已難以適應當前廣大客戶群體日異月新的消費需求。
科技創新正帶動房地產企業宣傳手段和渠道的多樣化。企業品牌層面,既可以通過與公共空間智能廣告牌、手機終端熱門APP等信息載體開展合作,擴大宣傳廣度,也可以通過大數據手段對客戶進行分類,針對不同群體的顯著特征開展精準營銷。具體項目層面,相對于示范區、沙盤等傳統展示手段,智能可穿戴設備、5G物聯網設備以及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VR(VirtualReality,虛擬現實)、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等工具將更具吸引力,使顧客擁有身臨其境的沉浸式體驗。
5物業銷售階段——引入數字化手段.加速去化并減輕財務人員負擔
當前,房地產企業在物業銷售階段的各類步驟繁瑣,且由于信息不對稱、數字化水平低等原因,營銷和財務人員疲于奔命,卻仍難以精準滿足客戶需求。
通過引入數字化手段,房地產企業可在物業銷售階段加速去化、提高效率。首先,通過大數據分析可對客戶意向進行篩選,鎖定高意向客戶;其次,采用“在線開盤”等模式有利于渲染氛圍、加快簽約速度,同時可對所有客戶動態進行實時監控,便于及時跟進了解客戶訴求;最后,通過啟用智能收款工具,與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數據全面打通、實時同步,實現多場景、多賬戶收款應用,可簡化收款流程,減輕財務工作,充分釋放財務生產力。
富力、建業等房地產企業通過在試點項目中引入以上數字化手段,已實現整個交易環節的智能化升級變革,進而加速去化和回款。
6項目運營階段——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實現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房地產企業在追求規模擴張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商業、園區等持有型項目管理水平的打造和提升,部分項目管理粗放,資產價值難以釋放。當市場上同類產品供給增多時,這些項目往往由于管理水平低下導致客戶大量流失。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