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業特色小鎮是扎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載體,在實現農業特色產業由“特”轉“強”、“聚”“合”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分析南京市農業特色小鎮發展的現狀、優勢,發展面臨的問題,從科學規劃、尋求特色產業支撐,完善基礎設施、拓展小鎮功能,推進創業創新、引進人才,加強項目審核、建立環保指標四個方面給出建議。
關鍵詞:農業特色小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南京市
《廣西城鎮建設》前身為《廣西土木建筑》,創刊于1974年。2002年,為了配合推進城鎮化工作,擴大宣傳面和內容含量,更好的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農業特色小鎮是特色小鎮建設的一部分,是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和優勢資源,兼具產業、文化、休閑和社區功能的農業特色產業發展集聚區[1]。南京市農業特色小鎮的創建,對推動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有著積極作用,為南京市經濟聚合各類高端要素,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一條可行之道。
1 南京市農業特色小鎮發展現狀
南京市2016年頒布《關于優化全市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在全市規劃建設一批相對獨立于市區,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游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特色小鎮”。同時,江蘇省農委成立了農業特色小鎮培育工作協調小組,把農業特色小鎮納入農業結構調整重點支持領域,在省級現代農業發展資金安排上予以傾斜扶持。2017年,江蘇省發改委公布的25個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南京有2個小鎮入選,分別是位于江寧的未來網絡小鎮和位于高淳的國瓷小鎮。
南京市將田園風光與農耕文化傳承、鄉村旅游等有機結合,推廣各地休閑觀光農業新型經營模式,打造推介休閑觀光農業產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017年共有9個小鎮入選江蘇省農業特色小鎮,分別是永寧街道蓮香小鎮、盤城街道葡萄風情小鎮、谷里街道大塘金香草小鎮、橫溪街道甜美西瓜小鎮、橫梁街道E田園民宿小鎮、龍池街道云廚小鎮、白馬鎮藍莓小鎮、洪藍鎮草莓文旅小鎮、椏溪鎮慢城小鎮。
南京市農業特色小鎮主要是依托獨特自然環境和農業景觀,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發展起來的。優美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獨特的農業景觀是發展農業旅游,提高農民收入來源構成的重要資源。以此為依托的農業特色小鎮不僅可以滿足城鄉居民不斷提高和增長的物質需求,同時也為農民收入增加新來源。
2 南京市農業特色小鎮發展優勢
“十二五”以來江蘇現代農業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形成了鮮明特色,為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江蘇省既是經濟大省又是農業大省的獨特戰略地位和特殊的區位優勢,給現代農業建設帶來重大機遇。
2.1 區位優勢
地理位置上,南京經濟腹地廣,靠近上海,為長三角經濟圈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公路網密集,京滬線、京滬高鐵,長江流經,離海近,海運河運發達,是重要的航空港。2017年南京市生產總值為11 715.10億元,比上年增長8.1%,增速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經濟水平的提升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環境,旅游業正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間接帶動經濟發展。2002年開始,南京市就著手開展旅游農業,制定了農業旅游發展規劃,根據各區縣的情況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知名農業節慶活動、開發了一批景區和經典、創造了農業嘉年華,品牌農業建設成效明顯。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