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思想的逐漸開放,女性地位也在不斷提高,婦女參政成為了衡量女性地位和社會進步的標準,但是,由于女性和男性自身的不同,比男性更是多了一重角色,在撫育子女和投入工作二者之間也會有一定的沖突。在職場壓力逐漸加大的今天,女性很難在職場與家庭中保持平衡,從而出現了工作-家庭沖突,這也是政府單位和私營單位不可忽視的問題,只有做到工作-家庭的平衡,才可以極大程度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關鍵詞】女性領導干部,“工作—家庭”沖突, 平衡
1 文化環境下的“工作—家庭”沖突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內的價值觀念是女性領導干部工作家庭沖突最為相關的文化特質。這種價值觀念往往傾向于認為男性氣概與成功取向相連, 女性氣質與家庭取向相連。“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封建思想仍會對當代女性產生影響。因此,女性工作者在投身于工作的同時,不僅僅要承受來自工作場所的巨大競爭壓力,還要同時擔負起子女的養育和教育的責任。在許多情況下,“女強人”不僅僅不會得到社會和親屬的認可,反而會成為一種變相的批評稱謂。許多女性領導干部在傳統文化輿論的影響下,過分關注外部評價,在工作崗位上被動從政,避免競爭。導致有能力成就事業的女性高層次人才在價值取向上發生大逆轉, 從追求女性獨立自由發展變為自覺回歸男性世界的附庸地位。她們不敢或不愿涉足社會、對在社會上充任的角色也缺乏信心和進取心。
對比而言,男性工作者感受到的工作家庭沖突會小很多,因為儒家文化認為從“孝養”到“盡忠”是自我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大多數男性把“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最高理想,社會輿論認為,勤奮工作是一種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事業有成的男性工作者成了散發男性魅力的代表。當男性工作者為了工作而犧牲家庭時,他們的親屬大都給予極大的理解和支持。當他們出于工作需要而放棄與家人的團聚是司空見慣、自然而然的事,因此通常不但不會遭到家庭成員的反對,反而家庭成員會盡可能的對其提供幫助,減輕其家庭方面的負擔,助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2 制度環境下的“工作—家庭”沖突
我國法律規定,女性從業人員要比男性從業人員提早退休5 年。客觀來說,該政策是對女性從業人員的保護,但是,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和死亡年齡的推遲。女性的平均生命周期要長于男性,許多女性領導干部進入四十五歲以后,孩子剛剛成家離開家庭,此時家庭負擔減少,工作家庭沖突減弱,正是投身于單位工作的黃金時期,但馬上到了退休的年齡,就要提早回歸家庭。許多女性領導干部只能在工作家庭沖突難于平衡的時期努力的進行自身的調節。
組織規章制度在對女性領導的干部比例規定上很不協調,同等崗位的領導干部男性數量與女性數量存在較大的差距, 許多單位規定,同等崗位領導干部中至少要有一名女性領導干部,但是,“至少有一名女性”的名額配比在執行過程中變成了“只有一名”,女性在領導班子中成了絕對的少數。這種“適當名額”留下了很大的制度縫隙,女性領導干部在晉升的過程中壓力徒增,工作家庭沖突愈演愈烈。
3 經濟環境下的“工作—家庭”沖突
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進步,健康的經濟環境為人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 為人才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此時女性領導干部的經濟地位得到了提高,家庭的經濟負擔產生的壓力對工作的滲透減弱,心理壓力隨之平復。從而工作家庭- 沖突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現出了弱化的趨勢。從而使她們能更好的協調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系。但是,我國經濟在發展的同時也對女性領導干部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產力的發展對女性領導干部的能力水平和業務水平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其解決問題的性質、水平和難易程度也都趨向高水平, 同時也促使人才成長向著這些方向發展。此時,許多女性領導干部由于家務負擔和育兒的需要,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任務中。她們無法勝任新的挑戰與要求,工作滿意度降低并產生懈怠感。
4 “工作—家庭”沖突的平衡
為了有效的平衡好工作和家庭沖突, 首先,社會輿論氛圍要適當增加對女性參與勞動的支持度。針對社會上存在的在就業和工作領域的性別歧視,政府要引導社會文化環境予以糾正,尤其對歧視女性的公開、半公開以及潛規則應從根本上予以糾正, 創造輕松的適宜女性勞動者工作學習生活的文化環境,使女性領導干部能夠從男性主宰文化的社會格局中脫穎而出, 從而增加其在工作環境中的自我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滿意度, 從而達到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平衡。
其次,從組織層面來講必須堅持用人標準,落實以德為先,以品德為標準選拔優秀女性領導干部。要加大競爭性選拔干部力度,完善選拔方式,提高選拔質量,要嚴格把握競爭性選拔干部的基本條件,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拓寬選人視野,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在選拔的過程中,要提高民主測評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全面準確地了解干部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以人崗相適取人,突出崗位特點,注重實績能力, 不簡單以考試和演講成績取人。
再次,女性領導干部必須學會自我調適,樹立心理保健意識并掌握心理保健技巧,所謂心理保健意識,就是要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夠救自己,一切外部的幫助都是間接的,都只能通過自己的調整才能起作用;要懂得善待自己,學會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學會避免某些悲觀認識,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既不因他人的評價而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沒有必要為取悅他人而違心行事。
在中國具體的宏觀環境下,宏觀文化環境對女性領導干部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產生的影響不容小覷,要加大力度營造有利于女性領導干部予以充分認可的文化環境, 對歧視女性的公開、半公開以及潛規則應予糾正, 使女性領導干部能夠從男性主宰文化的社會格局中脫穎而出。針對組織文化中出現的急功近利、浮躁等偏離的價值取向,應該著重建設和培育整個組織機構健康奮發、積極進取的文化土壤。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須努力立足于中國的具體國情和環境,從而找出東方文化環境下工作家庭沖突與西方成果的差異性,從而發現工作家庭沖突帶來的綜合性影響。
【參考文獻】
[1] 宮火良. 工作家庭沖突研究綜述 心理科學 2006 124-126
[2] 宋義麗. 職業和家庭—兩難選擇中的職業婦女. 德國研究.2004 64-68
[3] 陳興華. 工作- 家庭沖突及其平衡策略. 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 26
[4] 李曄. 工作- 家庭沖突的影響因素研究. 人類工效學.2003 9 14
[5] 安貞. 已婚職業女性工作家庭沖突的調查研究.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
相關閱讀:人力資源雜志人資職稱論文征稿郵箱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