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都會在閑暇的時間去旅游,我國也在加大對旅游行業的建設,蓬萊島也是一個旅游圣地。本文是一篇城市建設論文范文,文章題目是海陸空交通樞紐,為蓬萊經濟騰飛插上翅膀。
【摘要】現在的蓬萊,是旅游勝地,是臨港工業、葡萄及葡萄酒基地,是對外交流的橋頭堡,隨著蓬萊潮水國際機場的建成通航,蓬萊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將來的蓬萊,隨著已經立項的旅順――蓬萊這條跨海大橋的建成,即將進入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時代,將會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商家必爭的黃金寶地。
【關鍵詞】海陸交通,樞紐,旅游,葡糖酒,八仙文化
蓬萊地處膠東半島最北端,瀕臨渤、黃二海,東臨煙臺,南接青島,北與天津、大連等城市以及朝鮮半島隔海相望,是山東、河北、遼寧、浙江等地漁船進出渤海灣的必經之路,是海上重要的交通樞紐。因此,蓬萊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現在的蓬萊,是旅游勝地,是臨港工業、葡萄及葡萄酒基地,是對外交流的橋頭堡,隨著蓬萊潮水國際機場的建成通航,蓬萊的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區位優勢更加明顯;將來的蓬萊,隨著已經立項的旅順――蓬萊這條跨海大橋的建成,即將進入海陸空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時代,將會成為國內乃至國際商家必爭的黃金寶地。到那時,用寸土寸金也不足以形容它的區位優勢。
一、古蓬萊區位優勢略述
(一)重要的戰略要地:為抗擊倭寇的侵擾,在明初的一百年時間里,就舉全國之軍力在登州府轄區共組建野戰營兩個,守御衛六個,千戶所二十七個,百戶二百七十個,其中包括守御千戶所四個,軍人總數約達到四萬多人。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登州升州為府。在《明實錄》一書中提到登州升州為府的原因,“時以登、萊二州皆瀕大海,為高麗、日本往來要道,非建府治,增兵衛,不足以鎮之。”管轄范圍是東至黃海,南至即墨縣界,西至掖縣界,北至海北隍城島的廣大地區。下轄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寧海州、文登七縣一州,府治蓬萊。清代府治蓬萊下轄:蓬萊、黃縣、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招遠、萊陽、福山、文登(、榮城、海陽共9縣;寧海(今牟平區)1散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歷代以來蓬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對外交流的窗口:在我國歷史上,登州港同東南沿海的泉州、揚州、明州并稱中國四大古港,登州是重要的對外通商口岸之一,也是南北海上交通的中樞,因此自然成為中國北方海洋文明的傳播中心和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尤其是在對日本、韓國等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作用巨大,無可替代。
早在秦皇與漢武時期,自膠東半島出發,渡黃海,沿朝鮮西南沿海航行去日本的航線就已經開辟,形成了登州為起點的東方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由登州――廟島群島――遼東旅順老鐵山――鴨綠江口――朝鮮西岸――朝鮮東海南岸――對馬島――沖之島――大島――北九州等連接起來的。日本朝貢也大致沿著這一線路,從登州登陸后,前往漢代帝國首都的。據史籍記載,秦漢時期通過登州與海外的交往活動,主要有經商、移民和交易。中國的鐵器、銅器和農業生產技術也是從這時開始傳入日本的。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繼續不斷發展。隋唐時期,雖然有隋唐帝國對高麗、百濟的戰爭,有日本對新羅的戰爭,有高麗聯合百濟對新羅的戰爭等,但相互之間交往仍然沒有被阻斷,且日益頻繁。北宋之初,登州仍是對朝、對日交通的窗口,朝鮮到中國朝貢的使節大多是由登州入境。明朝以后,交流逐漸衰落。古代的登州,作為北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為后人留下了中日韓三國人民交往的真實記錄和美好回憶。
二、現代蓬萊的快速發展
(一)大力開發旅游資源:提起蓬萊,人們自然會想到仙境,自古以來,蓬萊就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風景秀麗,旅游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里有山海自然風光,有百里黃金海岸,還有綿延百里的生態谷、半島最大的天然氧吧―艾山國家森林公園,并且還有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以及“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的美麗傳說。近年來,蓬萊市圍繞打造半島地區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標,著力整合旅游資源,完善旅游設施,增加休閑功能,擴大空間領域。投巨資開發建設了戚繼光故里、文化廣場、八仙雕塑、田橫山文化公園等標志性景點,以及韓菲樂園、八仙渡、海洋極地世界、三仙山等新興旅游景區。2010年又引進了世嘉旅游綜合開發、海洋王國、旅游休閑服務中心、太陽島俱樂部等旅游項目入駐。據2013年統計,全市就已經擁有5A級景區1處,4A級景區4處,三星級以上賓館酒店15家,年接待游客400多萬人次。
(二)造船重工產業發展迅速:秉承歷史優勢,目前蓬萊擁有兩個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和65公里海岸線。結合岸線、港口的自然優勢,蓬萊對產業進行整體規劃和包裝,較早就確立了“修造船與海洋重工并舉、主導產品與配套產品并重”的思路,大力發展造船重工產業,走在行業的前列。“十一五”期間,全市造船重工企業由2家發展到22家,年產值由4.3億元提高到40.3億元,年造船能力達到100萬載重噸,海洋重工產品加工能力達到20萬噸,持有各類船舶訂單37艘、總價20多億元。被省政府命名為“山東省船舶工業聚集區”。隨著“十三五”的開局,蓬萊造船業在調結構、上檔次方面進一步下功夫。
(三)著力打造葡萄酒名城:蓬萊立足世界七大葡萄海岸,與法國的“波爾多”同緯度,葡萄生長期長,糖度適中,酸度較好,獨具中國三大釀酒葡萄產區之一的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匯集了中糧長城、君頂酒莊、華東百利、金六福香格里拉、法國拉菲等國內外著名葡萄酒企業,是國內葡萄酒產業聚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2010年統計,全市葡萄酒企業就有60多家,已建成高檔酒莊5個,在建酒莊項目8個,國家級葡萄酒標準化種植基地14.3萬畝,年產葡萄酒12萬噸。2008年6月,國際葡萄酒、烈酒設備技術和葡萄種植博覽會,國際葡萄酒品評賽兩大行業國際盛會在蓬萊舉辦,蓬萊產區葡萄酒榮獲1項金獎、9項銀獎,并榮獲“最具競爭力葡萄酒產業之都”稱號。
(四)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蓬萊以科學發展統攬全局,科學務實,著力發展臨港工業、旅游業、葡萄與葡萄酒和汽車及零部件加工四大主導產業。2010年,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的意見》,重點培植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育種、新醫藥、節能環保、信息技術六大新興產業,風能、生物制藥等項目順利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三、未來蓬萊發展展望
(一)省級規劃:根據山東省和國家建設部聯合論證通過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把濟南、青島、淄博、威海、煙臺、濰坊、日照和東營8個城市稱之為“山東半島城市群”,把蓬萊確定為中間區位城市進行重點規劃和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分為三個階段逐步實施:2003―2005年為打實基礎階段。針對問題尋找對策、制定規劃。2005―2010年為發展整合階段,全面執行規劃、完善各項制度,重點放在八市一體化整合。2010―2020年為發展成型階段。GDP總量達到30000―32000億元,人均GDP6000―7000美元,城鎮化率70%,半島地區基本實現現代化,屆時,將對全省的經濟起到明顯帶動作用。不久的將來這一目標實現,作為中間區位城市的蓬萊,人均GDP必定要超6000―7000美元。《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戰略研究》認為,由于與韓日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對外方面,將實施以韓日為主要方向的經濟國際化戰略,構筑半島城市群面向韓日的“跨國城市走廊”。如此一來,蓬萊將進入國際化視野。
(二)國家規劃:青島和大連這兩個大城市分列在蓬萊南北,成三點一線的格局,共同對蓬萊產生強大輻射作用。蓬萊作為環渤海咽喉地帶的海陸交通樞紐,特別是連接膠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蓬大航線,被稱為“黃金水道”。我們如果站在東北亞經濟發展的全局來看,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國東北地區最重要的交通區位線同江-哈爾濱-大連線通過旅順-蓬萊這條跨海交通區位線、與山東半島向南延伸的沿海陸路交通區位線順暢連接的要求就會越來越強烈,從而更加凸顯了蓬萊―旅順之間的跨海交通的必要性。
這一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隧工程,將成為一項深刻影響蓬萊城市未來走向的工程,一旦建成通車,蓬萊作為橋頭堡,將告別交通末端,進入海陸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的新時代,將徹底把蓬萊從一個邊緣性的城市真正地放到了區域性中心樞紐城市的戰略發展位置上。到那時,蓬萊的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影響力,都將會大大增強,蓬萊仙境將成為升級版,經濟騰飛指日可待!
城市管理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城市建筑》以年輕充滿激情的姿態,嚴謹堅持學術性的態度,報道國內外設計項目,已完成地域性建筑創作、辦公建筑、博覽建筑、醫療建筑、教育建筑、體育建筑、城市設計、建筑與技術、建筑與景觀等多個專題,發行覆蓋全國及部分海外地區。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