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編輯流程,提高了編輯工作效率,選題策劃智能化、編輯加工智能化、全媒體矩陣營銷使得人工編輯逐步被智能編輯取代。但是滲透于編輯流程中的智能化工具也存在諸多問題,因此編輯人員應該堅持學習,不斷提升編輯力,尤其是創新力。
【關鍵詞】人工智能 編輯力 創新力
傳媒行業的出現始于技術,而技術也正從方方面面改變著傳媒業,從口語傳播時代一直到今天的AI技術,足以證明技術不僅是傳媒行業存在的依托,也一直在影響著傳媒行業。現階段,愈加純熟的人工智能技術為編輯流程的各個環節都積累了足夠多的數據,為提高編輯工作效率增添了新的途徑。編輯力在這場變革中逐漸顯現,編輯力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
一、關于人工智能及AI智能編輯
人工智能是“利用數字計算機或者數字計算機控制的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感知環境、獲取知識并使用知識獲得最佳結果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涉及計算機科學、數學、生物學、語言學、心理學、哲學等眾多學科。
AI智能編輯是指就編輯而言的智能活動即智能編輯,主要包括感知、理解、辨識、記憶、推理、計算、聯想、預期、策劃等智力勞動。AI智能編輯以強大的算法技術資源為撰寫基礎,以語言學習為特色,以智能化開發為手段,致力于打造撰稿“智能”創新產品,增強主流媒體的影響力。
二、智能編輯貫穿于編輯工作
1.選題策劃智能化。目前,智能機器已經實現了從對標題、作者、類別等簡單類目進行量化到對稿件文本信息進行量化的飛躍,為選題策劃提供參考科學依據。妙筆智能科技的撰稿機器人“妙筆”在對百家號等其他媒體賬號文章進行編輯時,會先抓取當天熱搜話題,通過數據分析形成“熱搜話題加‘評論’”的文章標題,而且跟隨話題的熱度賬號文章熱度也相對較高,獲得的推薦量也很可觀,賬號文章的行文內容基本不會偏離標題主旨。
2.編輯加工智能化。人工智能技術的參與對編輯加工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撰稿機器人“妙筆”在編輯加工方面也是不容小覷。編輯人員在“妙筆”系統的操作后臺可以看到,編輯操作部分的文字或圖片,會隨著文本內容的生成,出現相應的修改意見。
3.全媒體矩陣營銷。現代媒體行業中營銷是編輯流程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外它是打造企業品牌、傳播流量、推銷產品的策劃者,對內它是推動信息生產、企業運轉的掌控者。智能機器人打造的全媒體矩陣比起傳統的人工鋪蓋有更大的效率優勢以及監控優勢。這樣的全媒體營銷大大減少了傳統編輯的工作量,同時也縮減了相關的參與人員。
三、智能編輯的局限性
1.選題策劃的創新性不足。目前業內智能機器人的選題策劃依據于一定的算法規則,只能按照規則生成文章,稿件創新性存在一定的缺陷。智能撰稿機器人的寫作模式一般流于形式,這樣規律性的選題策劃重復生產就會形成大量的信息垃圾,造成信息冗余,“精品”難以呈現。
2.編輯加工的內容質量不能保證。智能撰稿機器人雖然可以進行校對,提出相應的修改建議,但是編輯加工的漏洞依然存在。機器可以模擬人的寫作方式,但是目前依然無法解讀人的意思。
3.作者與讀者的關系紐帶缺乏協調性。編輯工作的其中一個目的是將作者文本內所蘊含的信息以有效形式傳遞給讀者,讀者將本身的見解看法反饋給編輯,編輯再與作者溝通達成共識,使得文本內容更加精彩。然而智能撰稿機器人出現之后,作者與讀者的溝通交流處于空缺狀態。中間數據分析的程序還是需要人工編輯的分析。缺少了人工編輯的干預,撰稿機器人無法對讀者的反饋信息進行獲取,導致出現大量的冗余信息和閑置的媒體賬號,浪費社會資源。
四、創新力是人工智能時代編輯力的最終目標
人工智能時代,編輯能力的提升歸根結底是創新力的提升。創新力是所有編輯能力的最終目標,是從容面對不可知方向的執掌方式,是一切從無到有的原始根基。
1.敏銳的信息洞察能力。人工智能時代,超量的信息撲面而來,大數據技術幫助編輯快速有效獲取想要的信息,但是信息能否利用需要編輯思考,編輯要在智能撰稿機器測試時判斷出抓取到的信息是否有效或者信息具有可傳播的價值。智能撰稿機器人的模塊化寫作形式造成了某些程度上的選題陳舊,而敏銳的信息洞察能力可以幫助編輯緊跟社會熱點的發展,使得選題在執行初始就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和新鮮度。
2.標新立異的思維模式。編輯作為“雜家”在輔助文稿以優質的內容呈現時,少不了新穎的思維模式,編輯的邏輯就是作品最終呈現的邏輯順序,標新立異的思維模式可以是變通的、獨特的、流暢的。NLG的快速發展使得文稿自然語言生成有了變通性,智能撰稿機器人的面世需要人工編輯的不斷測試和驗證,智能撰稿機器人的寫稿、改稿水平其實也代表著人工編輯的編輯水平。智能化測試編輯工作過程正好也是創新思維的活動過程,每一個流程的編輯工作都是對創新思維的再次挑戰。
3.獨特的編輯風格。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讓編輯風格單一化、形式化,而要想編輯的文章有特點就需要編輯人員有獨特的編輯風格和個性鮮明的構思,有了這種編輯創新力并將其滲透于編輯流程中才能塑造出別具一格的角色特征,才能站在市場的制高點,獲得編輯發言權,讓流于形式的智能稿件淹沒于信息垃圾中,進而創造出優質文化產品甚至是文化精品。
五、結語
人工智能時代,提高人工編輯的創新能力需要編輯人員持續不斷地學習,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便利發揮編輯創新能力,打造出優質的內容產品,將自己打磨成符合新時代編輯素質要求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作者單位:吉林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參考文獻】
[1]范軍,陳川.AI出版: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出版行業的融合創新[J].中國編輯,2019(05):64-71;
[2]鞠天相.智能編輯時代的機遇與挑戰[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7-11-15(004);
[3]王關義,梁明月.數字技術環境中出版產業素質升級對策[J].中國出版,2013(24):28-30.
推薦閱讀: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論文發表期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