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變革和發(fā)展,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教師提高了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意識,特別是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語法、詞匯量都有較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一種新興且高效的思維工具,其圖文并茂、脈絡框架清晰的優(yōu)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基于此,本文將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進行深入探究。
葛睿, 求學 發(fā)表時間:2021-08-09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
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不同,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師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目標也更加明確。而且初中英語閱讀學習內容多、難度大,這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學習壓力。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學習中,學生常出現(xiàn)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解不開難題,難以提升自身閱讀能力的問題。但是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更有效地記錄筆記、梳理相關重點難點,以及做到有效地復習和預習。思維導圖將抽象的知識通過豐富多彩的圖文信息表示出來,進而開拓學生的閱讀思維、激發(fā)靈感,有利于學生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知識點的掌握與運用,提高學習效率和閱讀能力[1]。
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引用思維導圖的意義
思維導圖最早起源于英國,是一種記憶工具,又被稱為心智圖、靈感圖、腦圖,也是一種引導思維激發(fā)靈感的有效方法,現(xiàn)階段經過教育學者的改革和完善變成課堂中的高效教學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方式把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表現(xiàn)出來,它形象地模擬人腦神經元的放射狀網絡構成促進人類左右大腦的協(xié)調發(fā)展,將抽象事物形象化,起到加深記憶、激發(fā)靈感的作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原因就是教學方式存在滯后性;教師缺乏以學生為本和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意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引入思維導圖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滲透閱讀技巧和閱讀方式。思維導圖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差異來適當調整運用形式,使學生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策略
(一)以教材內容為基礎設計思維導圖
有效運用思維導圖的基礎就是從初中英語教材的文本出發(fā),教師要充分結合具體的初中英語教材的文本內容來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設計。依據初中英語教材的文本內容,教師在設計思維導圖時要遵循文本內容的思維邏輯和規(guī)律,將文本內容中的單詞、語法等重點內容進行整理和概括,并結合學生喜歡的圖示結構繪制思維導圖,這樣的思維導圖既能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又能幫助學生厘清文本內容的脈絡和框架,加深對重點知識的印象。另外,教師在拓展思維導圖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圍繞初中英語教材的文本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綜合設計,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2]。
(二)指導學生主動設計思維導圖,加強學生的記憶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學習的工具,學生只有主動設計并利用思維導圖才能達到想要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尤為重要。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會沿用傳統(tǒng)的、簡單的文字記錄去做課堂筆記,文字記錄的形式單一,大篇幅的文字記錄更是枯燥乏味,所以學生難以養(yǎng)成主動做課堂筆記的習慣,更不用說會在課后利用課堂筆記進行復習。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繪制并利用思維導圖來記錄課堂知識,以繪制的形式代替文字記錄更容易激發(fā)學生做課堂筆記的興趣,進而養(yǎng)成主動繪制一些實用且又易于理解的課堂筆記的習慣[3]。思維導圖中顏色鮮明的圖畫更容易吸引學生的眼球,令學生賞心悅目,這更能督促學生在課后對已經學過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知識進行復習。
例如,教師在講解9A《Colours》這一課時,因為這節(jié)課程講解的主要內容是與顏色相關的知識,所以這節(jié)課程十分適合用來當作教師指導學生主動設計思維導圖的素材。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一些課上會使用的畫筆,如 “red”(紅色)、“blue”(藍色)、“green”(綠色)等顏色的畫筆,在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學習時,將文章的整體結構和內容在學生們的思維中理順;其次,給學生一個思維導圖框架,讓學生自行在思維導圖框架中填入適合自身學習特點的知識,積累顏色單詞的時候可以按照自身的喜好用對應的彩色畫筆代替中性筆;最后,在完成整節(jié)英語閱讀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分享和交流,每位同學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征都不同,每位同學設計的思維導圖也就都不相同,所以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另外,教師指導學生主動設計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厘清整篇文章的知識點脈絡,對文章進行高度概括,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進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開展學習小組共同利用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閱讀的文章語法、句式和單詞都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對閱讀問題的設計十分靈活,有時會出現(xiàn)學生難以獨立解決的閱讀難題。現(xiàn)階段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開展學習小組創(chuàng)造了機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課堂上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閱讀,借助思維導圖,再通過交流和討論能夠快速得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思維導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學生根據思維導圖能對英語文章進行快速地分析、判斷和歸納總結,還能快速掌握關于文章的重要信息和關鍵點,并且學習小組在繪制思維導圖時也提高了組員的學習效率和增強了組員之間的合作意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8B《Travelling》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因為這篇文章的文本內容比較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容易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所以學生在學習小組的討論交流過程中一定會引出許多新穎的話題。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習小組整理歸納每位學生所說的知識要點,并根據文本來設計多元化的思維導圖。學習小組的討論交流不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還豐富了思維導圖的框架,使整個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變得更流暢。而且,經過學習小組研究后繪制的多元化思維導圖,還會指導學生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充分體現(xiàn)出學習小組和思維導圖在交流探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對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和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效運用思維導圖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要積極利用思維導圖這一思想工具的優(yōu)勢,從教材文本、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人愛好入手,幫助學生更好地厘清文章脈絡,快速找到文章的重點,掌握閱讀步驟、閱讀技巧和閱讀方法,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