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在世界對外貿易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何培養符合國家發展需要的應用性外貿人才是廣大地方高校面臨的重大課題。本研究以地方高校為例,從項目研究的背景入手,以外貿從業能力的基本要求為立足點,結合實踐討探地方高校在外貿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本文源自現代商貿工業 發表時間:2021-03-12 《現代商貿工業》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中國商辦工業雜志社主管主辦,湖北省商業經濟學會、武漢大學地方政府管理與公共事務研究中心協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大型政策指導與理論研究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經濟管理類核心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42-1687/T,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2-3198。1988年創刊,大16開本,半月刊。
關鍵詞:應用型;地方高校;英語專業;外貿;從業能力
自改革開放以來,外貿人才培養對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除了外經貿類專門性高校外,應用型地方高校實際上成了外貿從業人才培養的主要來源,英語專業在外貿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吳巖明確指出,“高等外語教育要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發展”(2019)。如何培養既符合國家需要的外貿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同時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實際需求的外貿人才是應用型高校的重要研究課題。本研究以湖北汽車工業學院為例探討英語專業外貿從業人才培養的思路與實踐。
1研究背景與意義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理念的不斷更新,以OBE理念為指導,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弘揚人的主動精神、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培育人的健全人格、發展人的創新潛能為根本特征,突出培養專業技能強,創新意識和創新意識強的人才已成為廣大高校的共識。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英語專業多年來始終堅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努力探索新形勢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發展之路。作為一所地方高校,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急需的人才是我們的義務。當前,外貿業務方興未艾,學校所在的十堰地區外貿企業日益增多,然而人才缺口很大。在傳統英語專業人才需求減少的嚴峻形勢下,如何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懂英語同時外貿從業能力強的高級人才是擺在我校英語專業面前的重要課題。
我校英語專業長期以來試圖走“英語+汽車+外貿”特色辦學之路,然而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本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有待加強,服務地方的能力不足。目前,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學校一方面需要打造適于培養英語基礎扎實,提升外貿從業能力的平臺,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多具備外貿背景的專業師資。有鑒于此,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培養本專業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因材施教,進一步強化本專業學生外貿從業實踐能力顯得尤為必要。
2外貿從業能力
外貿從業能力一般指從事外貿行業相關崗位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也是開展外貿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廣義上,外貿人才則應具備以下核心從業能力:“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李婉婉,2016)。上述能力中,英語語言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國標》中對英語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基本要求,國際貿易專業實踐能力則是英語專業學生相關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體現,也是部分院校英語專業特色方向性課程實踐能力的基本要求。狹義上,外貿從業能力可以指外貿實踐操作能力。
根據每年兩次的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相關要求,外貿從業能力主要是由以下三個方面構成的綜合能力:外貿知識學習能力、外貿業務能力、外貿跟單能力。其中,外貿業務能力主要側重:進出口與預算能力、外貿業務成交能力、外貿跟單能力、外貿流程操作能力等。由此可見,外貿能力是以國際貿易實踐能力為主的能力。
3英語專業外貿從業能力研究
3.1OBE理念
OBE理念是以產出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該理念重視學生學習的獲得感,以應用能力為人才培養效果,持續改進為最終檢驗標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至關重要。考慮到本校英語專業特色汽車外貿方向,要適當突出培養學生的外貿從業能力就要以OBE理念作為為重要理論指導。
OBE在本校英語專業中的產出主要指:英語語言文化交際能力產出,英語語言文學應用能力產出,汽車文化應用能力產出以及外貿從業能力產出。
3.2外貿從業能力培養方案的研究
培養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我校英語專業要構建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核心的課程體系,著力突出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就必須重視對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思想指導下,按照特定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以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管理制度和評估方式,實施人才教育的過程的總和。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會教育需求的多樣化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才培養模式問題逐漸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議題。時至今日,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依然是我校英語專業建設的研究重點。
在綜合全國部分院校英語專業實踐辦學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我校辦學定位和特色,以及學校的區位特點,項目課題組對實行多年的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適當的改革探索。首先,在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能力目標中明確將外貿能力尤其是外貿實踐能力作為重要的特色目標。人才培養方案打破傳統的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課程設置體系,建立相對獨立地實踐教學體系、打造學生“第二課堂”,以激發式主動實踐教學為手段,打造以突出學生跨境電商外貿從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即:以課程體系建設為“一個主體”,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能力,構建實踐體系和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三位一體模式。
4外貿從業能力實踐
4.1重新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整合課程,適當優化課程體系
本專業相關教師和課題組成員,一起多次開展教研活動,在申報校級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建設基礎上,進一步梳理英語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進行專業的調研、學習、培訓和交流活動,對人才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進行了初步的再定位和再優化。明確將培養本專業學生外貿能力作為特色培養目標。
4.1.1培養目標的再討論和確立
以校內本科專業教學審核評估為契機,充分學習吸收新的人才培養理念,與學校特色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為目標,繼續加強校企合作,將理論學習、實踐操作和項目實訓緊密結合起來,以培養應用型和創新性人才為主要目標。
4.1.2優化課程體系建設
在課程體系設置和優化上,根據應用型和創新性人才培養目標,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優化原有課程體系,去除理論性過強的課程教學,增加與校企實訓相關的課程體系。在前幾輪教學運行的基礎上,重點整合外貿課程,模塊化設置課程體系。
適當調整教學計劃,制定了部分課程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學分替代的方案;加強實踐課程體系,提高實踐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新的課程體系下,大一、大二階段,主要夯實專業基礎,培養健全人格。通過課堂教學手段,由專業課教師和本科生導師制導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在大二、大三階段主要確定就業目標,提升創新能力。鼓勵學生開展以賽促學以培養學生外貿從業能力為主的學科競賽、創業創新競賽。逐步形成了以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互聯網+”創業創新大賽等專業賽事的系列賽事群。
4.2實施理實一體的課程改革,以外貿大賽促學
教學改革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本專業促進學生外貿從業能力的重要舉措就是開展外貿實務系列課程的改革。外貿實務理論教學以“案例驅動”式為主,以具體的實踐案例貫穿教學。實踐教學突出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構建“課內實踐+課外實踐+企業實訓”理實一體化的實踐體系,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課外實踐以學生為主導,以外貿類賽事訓練促進學生外貿從業能力提升。同時對課程考核方式適當調整,加大形成性評估的比例。
傳統教學中,學生極易出現理論和實操相脫節的情況。在理論教學方面,學生所掌握的繁多理論知識容易出現堆積和混淆的情況,集中學習較高難度的貿易理論,學生對老師講授的依賴性較高,知識更多依靠死記硬背,而非將貿易流程中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導致本課程的期末考試卷面成績不甚理想。在實踐方面,使用傳統的SIMTRADE教學模式,對系統的依賴性較高,對教學軟件進行及時更新。同時,為鼓勵學生參加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需要學生在一個完善的模擬實踐流程中進行合理地案例設計,才能使學生在模擬實踐教學中得到充分鍛煉,培養出能磋商、通慣例、善操作的復合型外貿人才。
因此,在外貿實務教學中,通過建設課程視頻,并引進更加貼合外貿實情的POCIB模擬平臺,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學習和探索,深入思考外貿政策,認真誠信、協調合作,鍛煉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同時,通過對外貿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以期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以滿足社會對外貿人才的高需求。
2018年至2020年期間,我校英語專業學生先后連續3年參加POCIB全國外貿從業能力大賽。該項賽事被列為本專業主要學科競賽類項目。在比賽當中,學生各方面的外貿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日后順利步上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指導學生競賽的過程中,指導教師不僅收獲了直接的指導經驗,更能增加課程教學的實踐性,為搭建我院英語專業多元立體的實踐教學體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研究表明此項賽事一方面“有效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職業素養、就業競爭力,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明顯促進了學生“提升單據填制和審核能力、熟悉各種貿易流程和掌握各種交易、結算和運輸方式”(查貴勇,2019)的能力。
4.3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是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條件。培養雙師型教師是確保應用型外貿人才的關鍵。研究表明,當下在高校普遍存在“雙師型”教師“來源單一”,“缺乏企業鍛煉機會”(孫婷,2017)等問題。有鑒于此,有研究者指出“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中,‘雙師型’教師尤為重要,教師業務技能水平的提高會直接促進學生業務水平的提高……以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的各高校應強化以賽促教、賽教互促意識”(查貴勇,2019)。
我校英語專業普遍缺少“雙師型”教師。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才能確保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質量。為此,學院先后通過派出專業任課教師參加全國性POCIB外貿從業能力師資培訓班獲得培訓師資格證書以及青年教師到外貿企業開展為期一年的崗位實踐鍛煉等形式培育掌握較強外貿實操能力的教師,為培養學生外貿從業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5研究成果的應用與推廣
為充分發揮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高級外貿人才的需要,學校與市級多家單位協商,申請成立由市、校、企聯合共建的高級外貿人才培訓培育基地,為外貿從業人才培訓及項目培育提供保障。此外,通過“我選湖北”大學生到外貿企業進行專業社會實踐以及每年定期開展外貿人才雙選會等形式輸送外貿從業人才。
此外,充分發揮高校在產學研中的重要作用,大力開展教學研究項目立項申報,積極爭取各種資源。本研究先后申請獲批校級外貿理論和實踐教學研究項目2項,國家級產學研合作項目1項,市級軟科學科研項目1項,校級跨境電商創業創新訓練項目1項,推薦省級創業創新培育項目2項。通過項目研究立項探索推廣本專業在外貿從業人才培養的有益做法。
6結語
外貿從業能力是外貿人才培養的核心能力要求之一。以外貿從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以理實一體化外貿課程改革為突破點,以雙師型師資培養為保障,以學生參加外貿賽事為檢驗手段是體現本專業特色,突出學生外貿從業能力的重要實踐方式。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是應用型地方高校突出培養外貿從業能力,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的保證。此外,不斷密切校企政三方聯系,以教科研、產學研合作提升學校整體水平,培養更高水平的外貿從業人才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