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刊名: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英文名: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單位:南京大學
主辦單位:南京大學
出版地:江蘇省南京市
主編:張異賓
ISSN:1007-7278
CN:32-1084/C
周期:雙月刊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單價:15.00元/期
定價:90.00元
郵發代號:28-24
創刊時間:1955年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雜志基礎信息: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雜志(雙月刊)于1955年創刊,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本刊人文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反映南京大學師生在社會科學各領域的科研成果,刊登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語言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讀者對象為社會科學工作者、文科院校師生。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雜志欄目設置: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思潮、實踐的現象學研究、當代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文化問題研究、民國研究、現代性與文學、學術隨筆、編讀往來。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雜志收錄情況:
1、期刊收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8年版)、中國知網、萬方、維普。
2、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3、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5、獲獎情況: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報告(2014年)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雜志訂閱方式:
主編:張異賓
地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
郵政編碼:210093
電話:025-83592704
郵箱:ndxb@nju.edu.cn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社相關期刊- 高等繼續教育學報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教育學報江西藍天學院學報江西科技學院學報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集寧師范學院學報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惠州大學學報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社投稿信息1.作者簡介:姓名、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學位。
2.基金項目(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3.中文摘要:直接摘錄文章中核心語句寫成,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不允許出現“本文”等主觀性文字,篇幅為200-400字。
4.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基本對應。
5.中文關鍵詞:選取3-5個反映文章最主要內容的術語。
6.英文關鍵詞:與中文關鍵詞完全對應。
7、作者最便捷的聯系方式:電話、電郵。
8、本刊歡迎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不必另寄紙本原稿。如通過郵寄紙本稿件投稿,請作者務必自留底稿。由于本刊人手有限,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鑒諒。
9、本刊實行同行專家雙向匿名審稿。請勿一稿多投。凡投稿兩個月未接本刊錄用通知者,即可自行處理。
10、本刊已加入若干期刊數據庫網站,為讀者提供網上閱讀服務,如作者對此有異議,務請在投稿時說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社編輯部征稿環境權益救濟困境之突破——兼議新《環境保護法》中的“公益訴訟”制度先秦禮學與文體批評從修辭到體制:扇對與八股文文化消費的影響因素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論《公羊傳》權變思想中的“反經合道”觀音菩薩鎏金銅立像[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傳世品]辯證發展觀在古代中國的覺醒——道儒兩家以“反”為主題的理論探索歷史唯物主義與馬克思正義觀的三個轉向論“小官貪腐”問題的體制與機制根源——以鄉村治理制度為中心美國與北約的“第三維”——以現代社會挑戰委員會的建立為中心我國城市國際關注度的總體結構與特征——基于互聯網搜索引擎和社交媒體的大數據分析環境行政問責:基于法治要義的規范分析我國刑法中單位犯罪制度的困境與出路——以單位理論為視角的反思南京大學出版社精品推薦中國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基于技術進步與規模經濟融合的視角論新階段的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批判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問題反思(筆談)馬克思主義理論整體性問題的發生學解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創新需要問題意識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的總體性框架馬克思主義原理學科整體性問題之現狀受賄罪構成要素在司法中的擴張與虛置以情節為中心重構賄賂罪罪刑體系——兼評《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賄賂罪定罪量刑標準的修訂災害應急預案供給與啟動的法律效用提升——以“余姚水災”中三個應急預案效用總疊加為視角從古地圖看黃巖島的歸屬——對菲律賓2014年地圖展的反駁史實與想象:“嘉隆王插旗”說質疑論古優的來歷及其分化論曹植以小說入詩的方式與意義馬基雅維里的兩張面孔——兼評當代西方共和主義的思想史敘事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ykx_6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