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基礎信息: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的前身為《高等教育論壇》(季刊)。該刊于1986年創辦,由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費孝通先生題詞,汪永銓教授擔任主編。在16年辦刊歷程中,《高等教育論壇》登載高等教育學術論文和關于高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應用研究論文近兩千篇,刊載的一些論文曾獲得國際教育科研成果獎勵,一些論文被轉載和反復引證,受到讀者和同行的好評,對繁榮我國高等教育研究、促進高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80年以來,北京大學逐步重建了教育學科。隨著教育學科在北京大學的恢復和發展、壯大,為繁榮教育科學、促進世界一流大學創建做出更大的貢獻,學校積極申請、籌備出版《北京大學教育評論》。海內外的教育界同行也殷切地希望北京大學公開出版一份高水平的教育刊物。2003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致函教育部,批準創辦《北京大學教育評論》(季刊)。
為提高刊物質量,北京大學聘請厲以寧教授、王善邁教授、勞凱聲教授、張力教授、袁振國教授、龍協濤教授等23位校內外專家學者擔任《北京大學教育評論》編輯委員,聘請顧明遠教授、瞿葆奎教授、潘懋元教授、杜祖貽教授、程介明教授、PhilipG.Altbach教授等20位海內外知名學者擔任名譽編委。現任編輯委員會主任為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教育學院院長閔維方教授。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辦刊宗旨: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季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由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學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旨在貫徹“雙百”方針,繁榮教育科學研究,為教育學學科建設及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刊名由著名教育家、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先生遺墨集字而成。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欄目設置:
欄目特色:立足中國教育現實,著眼國際學術前沿;理論聯系實際,眾多學科參與。
主要板塊: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經濟與財政、教育管理與政策、高等教育、基礎教育、教育改革與發展、國際與比較教育、教育技術、教育史論等。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設立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經濟與財政、教育管理與政策、高等教育、基礎教育、教育改革與發展、國際與比較教育、教育技術、教育史論等板塊,堅持立足中國教育現實、著眼國際學術前沿、理論聯系實際、眾多學科參與的欄目特色,目標是在近年內辦成一份高水平、有特色、國際化、規范化的教育類學術期刊。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1-9468,CN:11-4848/G4,地址:北京大學教育學院212室,郵政編碼:100871。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教育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社投稿信息1、投稿時請將稿件電子版(以WORD形式)發送至本刊投稿郵箱,在稿件中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單位、電話、電子郵箱、樣刊投遞地址和郵政編碼,如需署筆名請注明;并提供作者簡介、中文摘要和關鍵詞、參考文獻等內容,具體規范要求如下。
2、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籍貫、職稱、學位、簡歷以及研究方向(任選)。
3、中文摘要:篇幅為100~300字;關鍵詞:每篇文章可選3~8個。
4、參考文獻:
(1)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出版社:初版地,初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報紙名,初版日期(版次).
(4)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5、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經發表,即付稿酬。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給付。本刊已被國內多家數據庫收錄,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編入,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作適當處理。
6、對以電子郵件方式投稿者,本刊均以電子郵件方式將處理結果告訴作者,請及時查收電子郵箱;對以信函方式投稿者,仍以信函方式通知作者。對未采用稿件不退原稿,請作者自留底稿;對采用的稿件,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將作必要的修改、刪節或摘編,如不同意請說明。
7、凡向本刊投稿者,均作自愿接受上述約定。
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雜志社編輯部征稿私有化與美國高等教育財政的新趨勢擴招后中國高等院校的貸款融資行為與財務運作特征教育收益視角下研究生資助的專業差異中國現行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評估我國高校的捐贈收入及捐贈人行為研究我國高等教育財政體制改革與大學基金會的興起政府、市場與大學財政改革: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學財政改革的作為教育研究和教育實踐中的證據和價值全球治理與教育變革:跨國與國際教育政策過程研究的重要性“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獎計劃”十五周年慶典大會及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理解教育政策的意義——質性取向在政策研究中的定位教育部“中國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揭曉高校畢業生求職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中國西部農村小學效率研究從效率視角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分層的審視——基于對昆明市公辦高中的教育生產函數研究同伴特征與初中學生成績的多水平分析教育中的民主概念:一種批判性考察公立學校200年:問題與變革篇際互文性分析對教育研究的借鑒意義:解讀身份認同的新路徑中國研究型大學國際化調查及評估指標構建大學管理重心定位的理論分析當高等教育遇到經濟危機:對營利性高校的實證研究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jykx_1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