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區管理論文
1 資料與方法
1.1管理效果評定標準
我們從家屬滿意度、社區居民滿意度兩個方面對管理效果進行評定。其中,對家屬滿意度進行評定的方法為 :我中心自擬家屬滿意度調查表,對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屬對社區管理模式、服務態度及管理效果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滿分為 100 分,患者家屬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我們對社區居民滿意度進行評定的方法為 :我中心隨機抽取在我社區長期居住的 100 例居民,向其發放我中心自擬的社區居民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其對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模式及管理效果等的滿意度情況,滿分為 100 分,居民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對管理工作的滿意度越高。
1.2 統計學方法
我們使用 SPSS13.0 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采用 χ2 檢驗,用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012 年~ 2013 年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的比較
在 2013 年,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不良情況的發生率明顯低于 2012 年,二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
2.2 2012 年~ 2013 年患者家屬及社區居民對管理效果滿意度的比較
在 2013 年,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屬及社區居民對我社區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的滿意度顯著高于 2012 年,二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詳表 2 2012 年~ 2013 年患者家屬及社區居民對管理效果滿3 討論近年來,在生活壓力提高,周圍環境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精神類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大量的臨床研究結果已經證實,精神類疾病患者大多具有意志、情感及認知等方面的障礙,若不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療與管理,其可對自身及社會產生嚴重的危害。部分相關的研究人員認為,采用社區管理的模式對這類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及管理既可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又可減輕患者家庭及社會的負擔。主動性社區管理(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ACT)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社區精神疾病治療與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的服務對象主要是病情反復發作、社會功能嚴重受損的重性精神病患者。據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進行主動性社區管理可使管理者準確地掌握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實際情況,并及時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從而有效預防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此外,該管理模式可根據患者及其家屬的實際需求提供服務,因而可切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在本次研究中,我中心在 2012 年采用傳統的被動管理模式對社區內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了管理 ;在 2013 年采用主動性社區管理模式對社區內的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了管理。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2013 年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不良情況的發生率明顯低于 2012 年,二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2013 年我社區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屬及社區居民對我中心所采用的管理模式的滿意度顯著高于 2012 年,二者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曾念彬等人的研究結果相符。綜上所述,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主動性社區管理可顯著地降低其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提高其家屬及社區居民的滿意度,這對于維持良好的社區環境,進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方法值得在廣大社區進行進一步的推廣。
作者:鄭宏強 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東善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本文html鏈接: http://m.jsdzr.cn/qkh/42994.html